摘要: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原课间操基础上发展和演变形成的学校体育活动新形式,是学校体育活动的一部分,是落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的重要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具有促德、调智、健体、审美等功效,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缓解疲劳、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设计
导言:
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体育大课间计划,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的户外体育锻炼时间,对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体育大课间活动已常态化,但由于组织者的认识程度不同,导致开展活动的效果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活动的目的性不强,形式单一;内容单调,没有创新;教师被动,没有激情;害怕事故,流于形式;浪费时间,效果不佳!为了提高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笔者做了大胆的探索和实验,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将自己的一些感受和做法与同仁交流。
1 活动的目的要明确
学校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的目的是: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搭建平台,践行“做健康而有激情的教师,育追求优秀和卓越的学生”这一理念,教师在活动中容易发现学生的潜质和爱好,把学生的潜质和爱好培养成特长,再让特长发展为技能。学生有一技之长走出学校,为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成就事业积蓄能量。
2 活动的方法要得当
明确活动的目的后,就必须考虑大课间活动的组织形式了,学校在组织大课间活动时按照“先统一,后分组”的原则进行,培养学生“先做必须做的,然后做自己喜欢做的。”这种做事方法和做事风格,比如:学校设计的大课间活动,先是开展集体活动,10分钟左右的集体舞蹈,7分钟左右的广播操,这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完成的,注重整体性,旨在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团队意识,要求动作准确,紧跟节拍做整齐,把集体和团队的精气神展示出来。10分钟的集体舞蹈称之为“锦绣中华”,中间穿插有56个民族中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舞蹈,如:彝族的《阿细跳月》、苗族的《芦笙》、傣族的《阳光下的凤尾竹》等,让学生在娱乐的过程中体验各个民族的精神文化,懂得少数民族文化,就拿到了与这个少数民族和谐相处合作交流的金钥匙,因为与外界的交流更多的是通过文化交流的途径来实现的;7分钟的广播操是必须做的,并且要做标准。然后开展分组活动,分组活动力求多样化,充分发挥学校现有的设备和教师资源来开展活动,充分挖掘传统的一些项目,如:打陀螺、跳小黄牛、斗鸡等符合孩子年龄段又充满趣味性的老游戏节目;也尽量传承优秀的民间节目,如:腰鼓、舞狮子、颠毛驴、划旱船以及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舞蹈;还可以创新一些趣味体育活动等等,所有教师须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分别负责一项活动的组织,在活动中教师是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学生可以打破班级、性别、年龄的界限,只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随意参加兴趣小组活动,真正让学生每天活动一小时,开心快乐一整天。
这种组织方式中,集体项目增强了团队意识,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找到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发挥自己在集体中的作用,为集体增光!分组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很容易发现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把兴趣和爱好培养成为学生的特长;师生共同活动,加强彼此的交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因为,学生不是教出来的而是带出来的,“亲其师信其道”有了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会在你的引导下朝着目标发展;通过活动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消除学生心中的烦躁,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去学习;大课间活动是体育课的延伸,提升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展示学生的青春活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快乐成长。
3 活动的措施要得力
3.1 领导认识要到位
校长要明白没有活动就没有教育的道理,要明白学生到学校是来干什么的,自己的育人目标是什么,选择什么方法,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实现目标,只有目标明确,思路清晰,在实践的过程中才会有创新,有了创新才能出成果。
3.2 工作要务实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校长是一种责任,是一种使命,也是展示自己才能和智慧的平台!校长的才智发挥得好,既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也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造就了一代新人。发挥不好,所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比谋财害命更可恶!活动是锻炼人,造就人的,所以校长必须把好设计关,坚持活动是为育人而开展的,必须围绕育人目标去设计,而不是为了比赛或者是专门表演给别人看的,唯有长期坚持,方能做出成绩,形成特色!
3.3 措施要得力
现在公办学校的教师都不同程度存在懈怠的精神状态,原因是为了安全取消了很多活动,为了教学成绩只教书,教师的兴趣爱好得不到发挥,思想狭隘,工作懈怠,没有激情,没有活力,工作效率不高。所以每天开展户外体育阳光活动很有必要,在师生活动中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让学生快乐,学生也才会给教师愉快,在活动的平台上教师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感受到从教的快乐,从中感悟到教育的真谛。
3.3.1 制度保障。一是校长亲自把关群策群力制定好方案;二是根据教师的特长安排好分组活动;三是明确活动中教师的职责、任务和目标;四是对活动的开展情况及时评价;五是不断总结,及时更新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
3.3.2 时间保障。每天一小时的户外阳光活动须长期坚持,只要不是特殊天气和学校特殊工作原因,我们都不能找借口随意取消。
3.3.3 经费保障。根据活动需要,适当添置设备,保证活动的正常开展,让教师得心应手地组织活动。
3.3.4 师资保障。树立“现有的教师都是优秀的”理念,充分发动教师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出来组织好活动,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
4 结论
通过阳光体育活动的长期坚持开展,师生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校园充满激情与活力,健康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在日常的工作中、学习中、生活中,学校办学特色明显,以风清气正的校园文化引导和鼓舞师生努力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