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标准》将‘课外阅读’推至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在课程设计思路的阐释汇总,首先提出的便是:‘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 在教学建议中,要特别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有这些表述,不难看出课程标准对课外阅读的重视。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对单篇课文的精读,而在阅读整本书的指导上比较欠缺。因此,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正是当前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
而部编版教材在低年级教材中有这样一个特点:一二年级教材在第一单元的园地中都专门设了“快乐读书吧”专栏,一年级教材每个单元园地中都设有“和大人一起读”的亲子活动。二年级教材每个单元园地中都有“我爱阅读”的自主活动。统编版教材在一二年级极其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接下来,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谈一谈自己的策略。
一、立足课内,拓展课外。
“要重视课内外阅读的相互促进,不如补充与单元主题一致的课文,比如由课内一篇课文的阅读带动多篇文本的阅读等。”课外阅读是课内阅读的延伸,反过来又是对课内阅读的补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对课内阅读文本的理解。
在教授二下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我是一只小虫子》时,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对这篇课文的词语进行过多的分析,而是从图书馆借了一本《酷虫学校》①,这是十本中的 一本。刚好有》《我是一只小虫子》这篇课文中的两位人物:屎壳郎和天牛大婶。在学生疑惑天牛大婶到底长什么样子时,我顺势投影了》《酷虫学校》中的相关图片及文字介绍,当然,这并不能完全吸引学生的阅读眼球。于是我决定在课堂快结束的前十分钟亲自为孩子们朗读其中的第五章《幸运的粪蛋 ,屎壳郎的粪球制作工艺》,我的一人分饰多角,语气的千变万化,夸张的动作演绎,加上 这本书诙谐有趣的语言,一下子就抓住了全班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他们全神贯注地听着,跟着老师的手指一起往下看走。到最后不自觉地跟着演读起来。到了下课,也不愿意离开,一定要老师把没有讲完的情节讲完。离开时,还看到有孩子在抄书名,有学生询问在哪里借的书,还有学生说要购买一系列的书回来阅读。个别学生直接问我借阅这本《酷虫学校》①。在后来的阅读登记卡中,有个别家长在每周点评中提到:学生购买了此书,并且乐于其中,时常因有趣的故事情节在那里发笑。
二、建立班级图书角,营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
1、建立班级图书角
一个班级图书角的建立体现着一个班级的阅读文化和师生对阅读的重视与否。在这个学期,我号召学生从家中捐3——4本图书,因为是二年级,所以书籍内容最好是以系列类为主,例如《不一样的卡梅拉》系列,《有故事的汉字》系列等,班级也利用班费购买了一些与单元主题相关的书籍进行补充。当时我用了一节课的时间与孩子们商讨班级图书角建设的策略。在那次的头脑风暴中,我们提出疑惑并找到对策。
(1)怎样解决有些学生不愿意捐书的问题?
有些学生不愿意捐书,很多都是因为担心书籍丢失。于是我们决定学生所捐书籍全部拍照保存。书籍按内容、厚薄度、长短度进行摆放。并用阿拉伯数字进行编号。薄的书编到遇十位以上的,就把数字分成上下部分来写,编号完毕后,再给这些书拍个集体照。把侧页书名小的书再单独拍个照,然后归类做成PPT格式进行保存,方便以后查缺补漏时进行核对。定期清查图书,如有丢失,借者照着赔偿一本原样新书,假若实在不知去向,就请家委用班费购买相同书籍,以作补偿,解决学生的忧虑。
(2)图书借阅流程如何制定?
鼓励学生自己设计一张大小合适的借书卡,在捐书的时候,由老师盖上班级印章,此卡方可有借阅作用。然后老师打印出师生共同设计的借阅簿,再在自荐学生中挑选四名有责任心,细心的学生当借阅小组长。班级学生按学号分为四组,例如1——10一组,11——20一组,21——30一组,31——42一组·,四名组长每人负责登记一组学生的借阅情况。每天早读和午读定位借阅归还时间。组员借到书后自觉拿着借书卡到组长处进行登记书籍编号。组长登记编号同时收下组员的借书卡,组员看到组长编码登记无误后,方可离开。还书时,组员把书放在组长座位上,看到组长销号,方可拿回阅读卡离开。 老师再选一名图书管理员每天固定时间点将组长放在图书角旁的书按编号插回原位。
1.如何爱护书籍?
鼓励孩子们一起制定借阅公约,例如:
①轻拿轻放,不乱扔,不脚踩。
②不乱涂,不乱画,不折痕,不转借。
③如有破损,及时找老师修复。
2.定好班级阅读时间
图书角建立后,要保证学生每天在校的固定阅读时间,这样才能让孩子形成阅读的共同意识。而且学生集体做同一件事情的时候,大家的积极性都是很高,很享受其中的,而且大部分人可以带动个别学生。
①每天早晨,学生交作业便可自行借阅读书进行阅读,这段时间大概有十五分钟左右。
②课堂上,学生学完课文,写完生字,剩下的时间可自行阅读。
三、开展“快乐读书吧” 活动
除了“要重视课内外阅读的相互促进”和打造良好的班级阅读氛围之外,“还应该在班级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于是笔者开展了“快乐读书吧”活动,这个活动由校内班级主题阅读活动和校外亲子阅读活动共同组成。
在校内,每周开展班级主题阅读活动。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主要以老师读绘本为主。绘本文字量少,画面感丰富,故事内容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所以孩子们一边欣赏图片,一边听老师娓娓道来,整体阅读比较轻松休闲。老师在要讲一本绘本之前,要自己先了解绘本内容上和图画内容的特点,在讲绘本时,可以根据语言特点或情节特点,画面内容等设一些小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思维上的碰撞。亦可结合课文中的儿歌或古诗,让孩子加入动作进行简单朗诵。
二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和其他能力有了一定的发展,班级主题阅读活动应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学生主题阅读活动形式各多种多样:读、讲、推荐书目、演、编、亲子互动等。班级主题阅读活动可围绕单元主题展开,例如二下快乐读书吧中的《父与子》,老师推荐了无字版的让学生阅读,然后让学生课后自由组团,指导学生分好角色:旁白、父亲和儿子,如果其中有一些其他的静物或动物,也可让能力稍微弱点的孩子扮演,或说一句简单的台词,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有角色可演,愿演,乐演。最后,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进行阅读活动的展示。
当然,课外阅读如果仅仅局限于课堂,依赖于课堂,在课后不能持之以恒,那最终也走不长远。所以家长是推动课外阅读的主要助力。首先,要改变家长对亲子阅读的态度,提高他们对亲子阅读的重视程度。一直以来阅读的重要性和近年高考在语文方面的改革方向就是最好的宣传素材,我们利用每次的家长会进行重点强调,有优秀的推文,就转发到班级群里,最好是文字截图,划重点。 接着指导家长可以从哪几个方面来进行亲子阅读活动。
1、亲子共同布置家庭图书角。
2、每天固定时间,家人一起阅读,并读给对方听,形成仪式感。
3、每周至少一次陪孩子去图书馆借书。
4、父母和孩子可就其中感兴趣的情节进行表演,增添乐趣。
要指出的是“亲子阅读”是要家长陪着、带着孩子一起阅读,但不要替孩子阅读。家长要在参与中培养孩子的兴趣,让阅读成为渐渐成为一种习惯,让孩子在阅读中获得愉悦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