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职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依然是传统的说教式教学方法,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现实需求,急需做出具有针对性的改变与创新。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法是目前比较流行的内科护理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教学成效。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的含义,然后对其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引用策略进行了讨论,以供参考。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高职;内科护理;教学策略
引言:内科护理是高职医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起到关键作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是一种针对职业技能教育而诞生的创新型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实践性与活动性教学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富实践经验,培养其创造能力与应变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行动导向教学法含义及特征
“行动导向教学法”的主要形式是行动导向驱动,指的是在教学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强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1]。需要从一个特定的“项目”或者“任务”出发,由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在行动导向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大的“项目”按照一定规则和规律分解为若干个小“项目”,根据学生学情和教学进度有层次地布置行动导向,有条不紊的完成教学任务。
二、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应用意义
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可以有效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即学即用,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丰富护理知识,提高护理技能。同时,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教学应用可以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具体、真实,增添课堂教学趣味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参与性。行动导向教学需要贯穿始终,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良好的知识框架,并将项目讨论、项目分析、项目操作顺利联系起来,着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完成项目后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信心,为后续的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2]。
三、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高职内科护理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计教学内容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核心在于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和不同难度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其主动探究的欲望,促进教学发展。因此,高职内科护理学任课教师需要结合教育大纲,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将行动导向项目与教材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首先,任课教师需要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几个不同的层次,并以此为基础调整与改进教学项目,合理地设置行动导向教学项目难度,既要保证学生通过系统学习与探究能够获得有价值的知识,又要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通过彼此之间的配合和合作,共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为了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获得更好的教学的成效,任课教师需要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和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现有的教育资源,例如互联网资源、医院病例资源等,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良好的教学情境,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感受真实的医院护理场景,提高学生对临床护理的认识与理解,加深对教材知识点的记忆,提高其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鼓励其积极地参与到行动导向教学活动中,养成先进的学习思维,提高其内科护理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3]。例如,任课教师在讲解癫痫病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时,可以设定行动导向项目目标,由学生扮演癫痫患者,在课堂上模拟癫痫病患者发作的真实场景,然后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护理知识以及对癫痫病的认识与了解,分别进行现场护理操作,并由教师进行操作指导与评价,提高其护理实操能力,并认识到内科护理的实际应用价值,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护理知识结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行动导向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教学过程,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在设置和开展行动导向教学活动的时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加强师生互动,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从而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在教学过程中发出不同的声音,从多个角度与看待教学问题,思考教学内容,从而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起到巩固知识的作用。例如在讲解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时,因为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无法治愈,只能通过日常的药物、饮食等控制血糖,护理要求交多[4]。因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学生自行选择方向进行护理分析与讨论,制定出一套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的护理方案,并在课堂上进行阐述与讲解,说明护理的具体操作过程以及能够达到的效果,进而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性。
(四)积极开展教学反思
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但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与探究欲望,而且可以有效融合多种教学理念与方式,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推动内科护理教学有序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在开展具体的行动导向教学活动时,教师需要灵活地运行各种教学工具,例如多媒体设备、手机、电脑等,通过视频播放以及案例分析等方式,采取学生更加容易接受的方法积极开展教学反思活动,对比自己的实际操作和正确的演示存在哪些不同,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哪方面比较薄弱等,在头脑中形成清晰印象,在今后的学习中加以强化,逐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教师需要将行动导向教学的过程和结果纳入学生综合考核中,包括活动参与积极性、活动表现、知识储备以及实际操作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进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结论
总之,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高职内科护理教学需要立足于学生学情,充分发挥出任课教学的组织作用和引导作用,优化配置教学资源,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灵活开展教学活动,进而提高教学效率,丰富学生内科护理经验,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其专业素养提升,将其培养为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医护人员。
参考文献:
[1]石文静.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高职内科护理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8(09):93-94.
[2]彭琼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等职业教育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科学:全文版:00110-00110.
[3]尹璇.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下的内科护理教学策略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 2019,028(010):133.
[4]杨秀妹.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基础护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考试周刊, 2019,(03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