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本科高校服务育人实践探析——以潍坊科技学院为例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王锡泉
[导读] 随着我国服务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实践,
        摘要:随着我国服务育人理念的不断深化和实践,民办本科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出现了一系列的新状况,如何做好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服务学生的成长成才,是各民办本科高校面临的一个急需改革的方向。结合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实际,针对学生的特点,把全方位关心、爱护学生作为目标,才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关键词:民办本科高校;服务育人;实践
       
        作为民办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育人非常重要。与“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不同,服务育人主要指的是学校相关的管理人员以热情的态度、良好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因此,为了培养高质量的人才,为了让学生具备更良好的素质,民办本科高校应当构建服务育人体系,并认真落实、践行,从而凸显服务育人的重要性。
        通常来讲,民办本科高校的服务育人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一,服务育人是一种具体有形的育人行为,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其二,服务育人作为民办本科高校的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校园环境,从而形成严谨的治学环境,提升学生学习的环境氛围。
        一、潍坊科技学院服务育人实践现状
        大学生服务中心(原名大学生事务部)是服务潍坊科技学院广大学生的主要部门之一,其整合了学工处(含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团委、教务处、成教学院、卡务中心等部门有关学生事务的职能,为学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
        成立大学生服务中心,可以主动了解学生需求,由被动解决问题转变成主动掌握信息并及时提供服务。大学生服务中心设在图书馆一楼,位于整个学校的中心位置,是教学区和学生生活区连线的必经之地,方便了学生办理业务。 中心“一站式”的服务,改变了学生办事不知何处去或多处跑的情况,学生只需走进中心即可咨询、办理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事务性手续。通过中心工作人员与学生的接触,也能及时了解学生动态,及时解决学生困难,维护学生的权益。
大学生服务中心拓展了学校的服务渠道,促进了与同学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与沟通。为了了解学生的合理诉求,切实维护学生的权益,加强师生交流,充分发挥各部门的服务职能,大学生服务中心于每周三下午开展“职能部门与学生面对面”的活动。通过职能部门做客面对面活动,可以现场给各二级学院的学生代表详细解答问题,充分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会后各学生代表再回到院系召开反馈会议进行传达。本活动的开展拉进了师生距离,增强了师生情感,各部门老师及时有效的帮助同学们解答了合理的需求与疑惑,让大学生对职能部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巩固和深化学校服务育人工作成果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潍坊科技学院服务育人实践不足
        尽管学校认识到了服务育人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着服务不细致、不充分的困境。

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服务育人的运行和监管机制的构建仍不完善,在实际的操作中存在着执行力与奖惩力不足的状况。学校在服务育人体系中应当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学习、生活、心理、就业等多方面的服务,对学生的成长成才给予整个过程的关注,但由于学校自身发展状况的制约,有的职能部门还没有形成“以生为本”的理念,从而在各部门协作上也无法形成合力。
        二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在服务育人的层面上缺乏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对学生的现实问题,解决的办法时常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可能无法满足学生人性化和多元化的需求,从而制约了服务育人理念的全面落实。
        三、潍坊科技学院服务育人实践改进
        (一)树立正确的服务育人理念
        当前本科高校的改革不断细化,招生竞争日趋激烈,尤其是民办本科高校更是如此。多数学生本就对民办本科高校低看一眼,若学校不从环境和服务上“另辟蹊径”,开创自己的特色,很难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服务全面,特色鲜明,本就是高校应有的职能之一。对于学生来说,身教大于言教,从入学到毕业,从宿舍到教学楼,从餐厅到大学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员的言行无不在产生着影响,对学生的行为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服务人员虽不上讲台,但是其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是“不上讲台的教师”,所以,要重视服务人员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影响作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服务观念,做到有耐心、保安全、明细致,实实在在地为学生服务,为学生提供人性化、精细性的服务。
        (二)建立科学的服务育人体系
        一是提升服务人员的服务育人意识。服务育人体系主要通过服务人员来完成,其服务育人意识的高低是决定服务育人效果的主要因素。因此,要从根源上提升服务育人的成效,必须加强服务人员的服务意识,针对性的进行此方面的培训,使其能够在服务育人工作的进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强化自身的服务意识,二者相辅相成、共成一体。服务人员不单单要做好本职工作,还应当向教师看齐,要对自己的一言一行提出更高的要求,言行一致,通过潜移默化来影响到学生,从而起到服务育人的作用。
        二是提高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当前科技手段应用广泛,各种程序特别是手机端APP层出不穷,给学生带来便捷服务体验的同时,也对服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加强对服务人员的业务培训,能够在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服务质量的提升。
        三是要从心理和行为层面关心和爱护学生。关爱学生是每一位教职员工最起码的道德要求,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对学生理解和尊重,和他们做朋友,从内心自发地关心他们,让学生感受到关怀,最终使得服务育人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体现出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章蕾.民办高校服务育人工作实践的优化与创新[J].现代交际,2018(15).
[2]温文妮.以生为本 服务育人[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
[3]赵生光,金耀宇.民办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工作探讨——以燕京理工学院为例 [J].高校后勤研究,2017(4).
[4]张义俊.民办高校后勤协同育人的典型模式、经验及启示[J].现代职业教育,2017(30).
资助项目:潍坊科技学院2019年度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课题编号:W19SZ70Y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