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课对教师教学的指导作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邹光伟
[导读] 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时间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在课堂,
        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时间在课堂,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在课堂,落实《四川省中小学减负“十严十不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关键在课堂,这是众所周知之事。如何提升教师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减少无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我们每一位具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新时代教师为之不懈的探索。
        布卢姆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掌握程度=学习投入的时间/学习需要的时间 。现在学生能投入的学习时间基本上已经达到饱和,我们所能作的:一是在学生总投入学习时间不变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创设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增加学生的有效投入时间。二是教师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减少无效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减少学生需要的学习时间。譬如:不同老师针对同层次学生教学同一个知识点,有的老师5分钟就让学生掌握了,有的老师用了8分钟学生才能掌握。这里试从评课(课堂教学评价)对教师教学指导作用的角度探求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和措施。
        评课就是评价课堂教学。它是将影响课堂教学因素的各个方面综合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有利于从其教学行为中获得许多有益的教学信息反馈。其目的是旨在分析教学行为的得失,总结执教者先进经验、有效方法,供执教者加以继承发扬和他人学习借鉴;诊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存在问题的环节,客观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为提升教师教学行为,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正确的决策,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提供直接的依据。评课有利于教师更准确地把握教学环节的重难点,促进教师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实施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及有效性,提高教学技能技巧。教学有效性评价的内容一般都涉及到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效果、学生活动、教师素质等方面。有效性高的教学应该是:教学思想体现立德树人,教书育人,面向全体 ,尊重人格,尊重差异,课堂民主。教学内容反映是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容量适当;教师把握、挖掘教材,提供信息准确;知识呈现方式有利于学生记忆、理解、掌握和应用。教学设计能结合课程要求和针对学生学情;有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措施和方法;体现启发性、互动性、合作性、探究性;能恰当地设计运用信息教育技术、实验、教具等辅助教学;能恰当地设计课堂知识巩固练习。教学组织表现是教学秩序良好,师生关系融洽,课堂管理有助于激励调动学生学习激情;对学生课堂学习行为及时给予激励性反馈、评价,及时矫正学生课堂不良行为。教学效果呈现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学习参与程度高;教师有效教学行为高,无效教学行为少;学生课堂练习达成度较高。教学活动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充分、有效,一堂课学生活动一般不低于20分钟。教师素质显现是声情并茂,语言表达准确、精炼;板书规范,提纲挈领;对课堂生成性问题,体现出良好的应变处置能力。 这些方面做得越好,其课堂教学有效性也越高, 掌握同等量的知识,学生学习需要的时间会大为缩短。
        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认知、教学观念和教学感受,对自己每一节课都在进行着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不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努力改善课堂教学中的投入-产出比。

但有时又恰恰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别人对自己的缺点看得清清楚楚,自己却不甚了然,有时甚至拿着缺点当优势。为什么相同层次的学生、相同的教学内容、相同的教学时间,不同的老师,教学效果可能存在很大差异?这就是一个例证。有效教学行为与无效教学行为是相对应的。何为无效(低效)教学行为?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和兴趣,缺乏参与或不能参与或未有效参与或不愿参与,未能体现学生为学习主体的教学活动,均为无效或低效教学行为。其表现往往是:以讲代练,以讲代思,以讲代读;或教师上课随意发挥,偏离主题;或上课一味让学生读书、练习,教师未能及时给予指导、点拨,看似学生高度参与,实为学生低效参与,甚至无效参与;或教学内容呈现过难,不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致使学生无法参;或教学内容呈现过浅,学生无趣参与;或自说自话,忽略学生的感受;或产生堤内损失堤外补的想法,增加学生课余作业负担;等等。所以,有教师说,教材是教师要读的一本书,面对不断变化的学生情况更是教师要不断钻研的另一本书。
        同行的评价,学生的评价,对提升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是大有裨益的。  
        同行的观点可以集思广益,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可以避免自己错误的教学尝试,可以少走弯路,少踩“地雷”。同行的评价可能更容易发现教学的薄弱环节,抓住问题的症结所在;可能更容易分析出执教者的长处和短处,优势和不足,因为它包含着同行的教学体验和教学对比。同行之间的评课应该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坦率诚恳的原则和激励性原则;应该注意的是,评课时只做“锦绣文章”,只唱赞歌,不讲缺点的好人主义现象,对缺点和不足避重就轻,这会失去评课的初衷。
        课堂教学的目的最终是学生对知识的达成和掌握,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好养成。学生是教师教学行为的直接感受者、体验者,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反映更真切、准确,更切中要害;教师直接征求学生对教学的意见和建议,这不仅是师生的一次教学对话,更是一次情感对话、心灵沟通,也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这不仅有利于教师发现自己的教学缺点或不足,促进教学行为的改善,提高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有利于师生更好的达成教学配合和默契。学校行为组织的诊断性教学评价,也值得很好的参考,但由于种种原因,个别学生的评价可能会失真。
        通过客观、公正、科学地评课,对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它能充分发现教师教学的优势和不足,找到不足的问题症结所在,以利于发扬优点,改进缺点,充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能有效地促进教师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师良好教学风格的早日形成,并能促进教师之间相互交流,共同提升。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实施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今天,在各学校积极开展以研促教、以学促教的今天,更需要进一步重视并开展好课堂教学评价活动,将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以评促教,不断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不断改进教师的课堂教学习惯,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做出教育人应有的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