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教材立意,读懂教材,用好教材 ——浅谈《道德与法治》栏目活动的使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刘远芬
[导读]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理念是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的
        【摘要】《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理念是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的:七年级关注个人与集体生活,八年级关注社会与公共生活,九年级关注我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课程设置突出了立德树人的使命。因此,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全面、正确的领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学科依据、课程理念、把握教材立意,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落实学科要求,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关键词】教材;栏目活动;使用
       
        《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理念是围绕这样的主题展开的:七年级关注个人与集体生活,八年级关注社会与公共生活,九年级关注我与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课程设置突出了立德树人的使命。因此,作为我们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全面、正确的领会教材的指导思想、学科依据、课程理念、把握教材立意,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去落实学科要求,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读懂教材,是开展教学的前提;用好教材,是实现育人的重要路径。我们《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就是栏目活动丰富多彩。每一册教材的栏目活动都设置了这几种类型:运用你的经验、相关链接、探究与分享、阅读与感悟、方法与技能、拓展空间。这些栏目活动的功能有:一是正文的辅助、论证、体验或延伸;二是承载课程内容;三是承载“道德知识”的习得、延伸。因此,用好教材设置的栏目活动,能让我们的课堂既充实又高效。下面结合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浅谈栏目活动的使用。
        栏目一:运用你的经验。属于经验导入型活动。一般在每一课的第一课时第一栏目就设置了这一栏目活动。(当然在课程中有需要也有设置,为数不多。)这一栏目的题材选取聚焦学生生活,选取贴近学生的身边事。能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交流的兴趣,注重学生的个体感受,提倡进行真实对话,从而避免单调、形式化。在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强,效果直观高效。这一栏目可以在课堂上引导进行,也可以提前让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或小组合作完成。如:八年级上册第二课P10的“运用你的经验”设置的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两个问题的设置是:1.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2.如果没有互联网,人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学生对这些贴近生活的问题很有兴趣,而且谈自身的个体感受,学生参与的兴致、分享的愿望也较为强烈。利用这一活动能很好的导入网络改变世界的新课学习。第三课P22、第五课P46的栏目活动同样也可以作为导入新课的案例;第六课P64的活动则可以让学生在课前独立完成;第九课P96、第十课P103的活动可以让小组在课前合作完成。
        栏目二:相关链接。属于知识支架型活动。这一栏目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思考和分析问题的支点,或相关知识的补充。因此,往往只呈现相关的内容,不设置提问,我们在课堂上可以灵活运用。如:八年级上册教材P7社会化,P25一米线,P48一般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等,都可以提醒学生作为知识补充的一种,去学习了解。我们在参加教材培训学习时,相关的专家也建议“相关链接”等的栏目,作为背景和拓展,虽然承载课程内容,但不要作为考点。因此,对这一栏目的利用我们点到即止就可,不必过分强调。
        栏目三:探究与分享。这一栏目的类型就比较多种多样,而且在教材栏目中占的分量非常大,一课有多个活动。

一是思维拓展型。这一类型的活动内容设计关注生活中的冲突、存在有争议的矛盾、面临的困境等,问题设计具有思辨性。如:P33, P35,P44的探究与分享就属于此类,此类型的活动是辨析题训练的好素材。二是体验反思型。这一类型的活动设计的问题具有开放性,需要引导学生与自身生活经验进行对比,展开深入对话、交流,激发学生个体的生命体验、感受。如:P23,P58,P65等等。三是情境讨论型。根据提供的情境,引导学生理解、读懂问题的指向,针对情境和问题进行自由的交流、探讨,并发表个人意见。如:P38,P76等。四是行为导向型。这一类型的活动侧重对学生行为和能力的锻炼,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反复思考、内化、付诸实践才能完成。五是综合型。以上所述几种活动的组合形式。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一定要读懂活动的指向性,根据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由于探究与分享活动数量众多,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一栏目活动的设置是我们课堂训练学生主观题答题能力的主阵地,科学、有选择的使用好对提高学生的应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在课堂上要大胆的用,放心的用,毕竟能通过我们教材编写团队的严厉把关再进入课堂的素材更具代表性、科学性、时代性。但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要切忌:不要为了完成栏目活动而去“走过场”,或怕漏了某个栏目活动,让课堂变得匆匆忙忙。
        栏目四:阅读与感悟。属于经验拓展型活动。这一栏目只呈现材料,不设问题。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主体性、个体化的感悟。也可以转化为其他类型的活动。如:P24,P36,P56等,建议该栏目一般留给学生课后完成。
        栏目五:方法与技能。属于应用策略型活动。我们教师可以利用教材提供的方法策略引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或者选择开展更多有效的行动策略的探究。这一栏目活动有利于学生达到知行统一,有时还能发挥青少年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去影响家人、身边人,从而让我们道法的课堂更具影响力。如:八年级上册教材P15方法与技能:“遇到以下情况,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骗”。就可以让学生课后去跟家人共同学习,从而明白网络信息是良莠不齐的,要理性对待。这样一来,既让我们的课堂向生活做了延伸,又收获到了家长支持的力量,让我们的道法课堂更具影响力。教材P18,P61等,都可以这样操作。
        栏目六:拓展空间。属于课外拓展型活动。该栏目的设置的问题较为开放性,涉及的领域广,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支持,学生完成有一定的难度。建议该栏目一般留给学生课后完成,或选取个别进行课后辅导。
        教材反映国家意志,体现学科思想、观点、方法,蕴含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我们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秉着:正确性、准确性、规范性的原则去使用教材。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课堂的需要创造性的去整合课程资源,打造高效的课堂模式,达成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
       
        参考文献:
【1】.学术期刊《中外交流》,《新变化引领新探索——统编,道德与法治教材浅析与教学》2017年36期;
【2】.朱小蔓,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2017年7月第一版;
        【3】.戴慧,读懂教材,用好教材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使命——统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教材使用建议2018年6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