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当前随着国家国力的强盛,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变化,家长们越来越看重孩子在小学的教育问题,小学的学习是孩子接受启蒙思想的重要阶段,对孩子未来的个性发展和习惯养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各个小学都有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小学思想品德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联系的,对学生行为和语言的引导性是很强的,因此就要求教师在进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进行三观的基础性养成。因此小学思想品德内容变得生活化是帮助小学生进行三观养成的基础,那么如何实现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当前教师要重视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
人们的思想道德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所以小学思想道德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教学时要结合生活实际,同时打破传统式教学的枯燥说理,不断进行小学思想道德教学方式上的创新,提高小学生在思想道德学习上的兴趣,要转换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尊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扩展性思维当前在小学阶段已经把小学思想品德学科作为了重点学科,可想而知小学思想道德对小学生的重要性,小学思想道德的内容大部分都来自生活,所以小学思想道德课程的教学内容,大多是为了引导小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的言谈举止,以及让小学生学会基本的是非观念。
一、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小学思想道德的学习中巧妙采用小学思想道德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小学思想道德水平,明确基本的是非观念,在小学思想道德水平生活化的学习中,可以引起小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会让小学生养成善于观察生活的能力,通过观察生活引发小学生在思想道德上的思考。在小学生遇到困惑时就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小学生解决困惑,明确正确的言谈举止,因此巧妙的使用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可以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升学生思维
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具有多样化的特征,可以让课堂学习变得精彩,因此要想让小学思想道德课堂变得多彩,就需要小学思想道德教师进行良好的引导,从一开始抓住学生们的眼球,因此在进行小学思想道德教学时教师要创新教学计划的结构,激发学生在小学思想道德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思维。
(三)提升思想道德课堂的教学质量
在小学思想道德教学上采用生活化,符合当前的时代发展趋势。小学生的行为表现受兴趣的驱使,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符合贴合小学生的生活,让小学生在进行新知识的学习中减少学习的距离感,有益于小学生在小学思想道德课程上的全情投入,有助于提高小学生在小学思想道德课程的学习质量,从另一个层面来讲帮助了小学思想道德教师提高了教学质量,也减轻了小学思想道德教师的教学压力[2]。
二、小学思想道德生活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立足生活,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材
在进行小学道德教学生活化时,小学道德教师要给小学生增加生活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们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学习小学思想道德的热情,随着学习热情的不断提高可以增加小学生在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的参与感。在学生进行实际生活体验地同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体验时投入感情,同时小学生要有善于发现生活的眼睛,小学思想道德教师可以适当开展实践辩论赛,让学生们自己在生活中找到感兴趣的问题,教师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整理,同时将学生们分组,两组同学用同一个话题展开相关的辩论讨论,辩论赛的形式可以让学生真正的走入生活,发现问题,还可以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观点,方便教师全面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及时做出教学调整[3]。
(二)教学目标和生活有机联系
小学思想道德教师在开展生活化教学时要有教学目标,不能将小学思想品德的学习变得碎片化,因此要将教学目标和生活进行有机练习,帮助学生树立思想品德知识体系,从而促进三观的养成和逻辑性思维。
例如这节课教师,要给学生们讲关于尊重老人的相关知识时,可以给学生先提出问题:观察生活找一找你身边哪些时尊重老人的行为?哪些是不尊重老人的行为?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生活,在课上进行教学前,教师可以让同学们说一说他们观察到的结果,有的同学可能会说扶老奶奶过马路是尊重老人的行为;有的同学会说老人的东西掉了我们帮他捡起来是尊重老人的行为,教师在听完所有学生观察到尊重老人的行为时,要给学生们肯定,增加学生们的自信心,促进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此时教师可以再让学生们说一说,观察到的不尊重老人的行为,针对不尊重老人的行为,教师可以问同学们为什么这些人不尊重老人,同时学生们要不要向他们学习,立足本身应该怎么做。通过教师通过采用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懂得在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到重点,形成主题。在诱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时,让学生们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教材,让他们自己去根据问题找答案,也让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会了思想品德,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也让教学目标与生活结合得更加紧密[4]。
(三)基于课堂,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内进行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时,可以采用设立生活情境的方式,例如在学习生活中的安全问题时,那么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们发现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如:离开家时水龙头要关好、电源要拔掉、门窗要关好等。通过完成教材上的学习后,教师为加深学生在安全知识方面的巩固,可以进行设立相关的生活情境,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需要的道具(若道具对学生有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可以用绘画、手工等方式进行制作),按照情境设定进行道具的摆放,让学生们一个接一个的进入情境中解决相关的安全问题,通过学生们动手实践,可以增加小学生们地体验感和参与感,从而让小学生们热爱生活,乐于解决生活问题。基于小学思想品德课堂的生活化实践练习,不仅促进了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也提高了小学生实际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进行小学生思想道德的教学时,也要善于与家长进行沟通,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喜欢被别人表扬和肯定,因此小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实践时,家长要多鼓励和肯定自己的孩子,以此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展开生活化的评价模式
在小学思想道德生活化教学时,要根据教学计划,从学生和家长层面分别展开小学思想道德生活化的评价模式,根据家长和学生对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的评价,教师就会精准得知当前的教学发展路线是不是正确的,同时也能看到在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时的优点与不足,方便教师在教学上的完善与改进。以此增加小学思想道德教师的教学实践经验,促进小学思想道德教师的教学水平[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思想道德的学习来自生活,但思想素质的养成要高于生活,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是对小学生自身思想的提炼,让思想道德成为小学生今后发展的优势,小学思想道德教学生活化将社会当前状况和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小学生在寓教于乐中促进了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生活化的运用在小学思想道德教学上的一次新的尝试与突破。
参考文献:
[1]何培华.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教研论丛,2020(01):82.
[2]殷丽霞.浅议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思想品德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9(50):77.
[3]俞铁军.小学思想品德课程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38):86-87.
[4]陈军霞.基于生活化的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35):53+56.
[5]邱新有.探索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路径[J].决策探索(下),2019(0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