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只有保障小学生的阅读质量,才能够有效地深入开展语文教学。也就是说,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要以加强小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开展。只有小学高年级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得到一定提高,他们的语文整体水平才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从一定层面来说,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是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从各个方面全面提升小学生阅读素养。阅读教学前提是要尊重每个小学生的阅读基础,教师在实行教学时,既要做到因材施教,更要做到一视同仁。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语文教学的弊端一部分来自教学观念的落后,一部分则来源于教学方法的不当。这些弊端体现在教学理念上,主要表现为一些教师认识不到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课堂上,教师的讲课时间占据了一整节课,学生几乎没有可以用来阅读的时间。学生阅读时间少,直接影响了他们阅读素养的培养。而在阅读方法这一方面,教师则忽略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影响了学生自主阅读好习惯的养成。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1、注重阅读兴趣的激发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必须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一定的培养,再进行下一步的教学任务。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工具来帮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爱好。例如,《北京的春天》这篇课文主要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民族节日“春节”的一些习俗。但是,小学生人生经历甚少,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时,小学生往往难以理解一些传统的习俗。并且,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学生也难以联想到这些具体的场景。这样一来,则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来给学生展示一些北京过节的视频资料,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课本中所描述的有关北京春节的节日氛围。在观看完视频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观看视频后的感受,来带动学生学习《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的兴趣。
2、注重阅读氛围的营造
科学研究表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阅读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前,可以先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再来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任务。比如,在阅读《草原》这篇文章时,由于这篇文章中有许多关于情景的描写,教师光凭文字讲解是很难让学生领会其中的意境的。教师可以以情景剧的方式让学生以《草原》这篇文章为剧本编排一出情景剧。这样一来,不仅加强了学生间的交流协作,还让学生充分的理解了《草原》这篇文章所要传达的意思。
3、注重阅读技巧的指导
小学生阅读技巧的缺失,往往导致他们在阅读文章时难以从整体上把握和认识文章内容。另外,小学生在阅读时,往往喜欢一个字一个字的去阅读,这样的“细读”是达不到提高小学生阅读水平的目标的。相反,这样的“细读”严重的影响了小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果。所以说,教师在给学生传授阅读技巧时,一定要帮助学生区分细读、粗读、精读等几个概念。并定期给学生开展精读练习和粗读练习,让学生能够充分理解什么文章适合精读,哪些段落又适合粗读。例如,教师在让学生阅读《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可以适当的将全班学生分为两个小组,让一组学生进行粗读联系,另一组学生进行精读练习。教师可以给两组学生设置不同的阅读时间。对于一些进行粗读练习的学生,教师可以规定他们在五分钟内浏览全文并回答一些的问题。教师可以适当延长精读练习学生的阅读时间,让他们在阅读文章后描述《卖火柴的小女孩》死前的心理活动。
4、注重阅读视野的拓展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应该仅限于课文内容的阅读,教师应该带领学生阅读更多适合小学生的课外文章。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基础。所以,在提升他们阅读能力的水平上,教师还应该要适当地拓展他们的阅读内容。例如,学生通过阅读《少年闰土》这篇课文,可以了解到一个聪明勇敢、机智快乐的闰土。当然,从这篇文章中,学生还可以学到闰土的捕鸟技巧。整篇课文作者都在描述一个积极向上的小闰土。在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课下阅读《故乡》这篇原文,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来阅读,让学生看到一个完全不一样的闰土。在课上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为什么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有着非常大的反差?这种反差是如何造成的?然后,教师则可以给学生深入讲解鲁迅写这篇文章的意义。这样一来,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去自己寻找答案,这样一来,学生的阅读兴趣会被激发并得到一定的培养。
结束语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阅读水平是小学语文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不仅要帮助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还要全面提升他们的阅读水平。如,培养他们的语感、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总的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一定要注意其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法的革新,不断创新阅读形式,帮助提升小学生整体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魏瑞霞.谈小学语文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预习策略[J].学周刊,2020(08):57-58.
[2]陈巧燕.阅读策略教学让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焕发光彩[J].黑河教育,2020(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