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实施之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明显提升,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语文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它的知识体系庞大且内容复杂,如果教师只着重于课堂的教育,那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需要针对问题对现有的教学方式及课堂结构进行改变,积极对混合式学习背景下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进行探索,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不断改进,让学生在语文的学习中能够感到快乐并能更深入真实的理解语文。
关键词:混合式学习模式,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
混合式学习通过把线上学习和线下学习相结合,创造出更有活力的教学课堂。学生通过线上任务完成预习,在课堂上通过面对面教学深入理解阅读内容,优势互补。小学教育是人一生最基础的教育培养,而通过阅读进行自我教育也是学生必修的一课,两者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都有促进作用,所以语文课改要对阅读教学进行一场改头换面的改革。
一、利用互联网扩大教学资源的范围
线上应用的出现和发展,使小学教育拥有了更丰富的资源,当学生利用线上教学资源自主学习时,学生对阅读和学习兴趣大增,才能更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教师也可以将线上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剪辑成教学视频,学生可以根据教学视频来预习和复习。
例如: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之前,教师要提早给学生们安排好课前预习的任务。首先,在网上找到与课文有关的动画和视频剪辑一下,然后配有相关段落的朗读,中间标注出课文中需要掌握的生字。同时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让学生自己从教材中熟悉和理解一下教学要求。最终学生在线上教学资源的辅助下完成了一次有效的预习,并让学生的学习兴致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以见得,在混合式教学中,线上资源的利用不单单是辅助,更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组织丰富的实践活动
在对小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是只要的部分,学生已经借助线上教学资源进行了自主学习,对内容的巩固则需要在课堂上完成。所以教师备课时,要根据自主学习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模式。同时要抓住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根据他们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丰富的实践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主动的参与活动,从而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继续从《田忌赛马》来看,同学们经过课前预习已经基本理解了大致内容,为了使学生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教师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田忌,孙膑,齐威王及三种等级的马,体会如何以自己的长处去战胜别人的短处,不断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记忆。这只是教学活动方案设计的一种类型,教师还可以有其他创新性的教学模式设计。
三、课后及时课堂总结,增强教学效果
课堂内容的及时总结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梳理所学知识,长久以来形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未来发展有益。所以教师在上完课后应尽量抽出时间对一节课的内容做出简短的评价和总结。带领学生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能使教学效果更加显著,同时也能使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印象更深刻。
例如:在学完《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后,把重点字词做了总结,并且让学生阅读和记忆优美的句子,从而积累了一定的素材,也能对文章内容理解得更加透彻。
四、支持阅读,培养创造思维
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多阅读,为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方面入手,推荐优秀书籍或者线上学习资源,让学生练习续写或仿写文章,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同时也能锻炼学生表达的能力。
例如:以《小狐狸和小乌鸦》为例,本文描述了的是在老乌鸦中了老狐狸的奸计将嘴里的肉弄丢后,小乌鸦吸取了教训,随时提防小狐狸说的奉承话中可能有的诡计,但还是没有逃过小狐狸的破口大骂,它被激怒丢掉了口中的肉,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后面乌鸦想如何惩罚狐狸的故事情节展开想象,进行续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写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在肉上涂抹一些药,假装中计顺势把嘴里的肉丢掉,让狐狸吃肉后生病;还有乌鸦可以用肉将狐狸引到陷阱里,等等。通过对学生的思考引导,不断优化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
想要学生创新能力有效发展,教师需要从旧的教学模式种脱离出来,充分发挥学科优势,为学生尽可能多的提供参与机会,教学过程中增加一些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不断提升孩子的创造能力.
五、总结
不能否认,高质量的课堂能够使学生更充分地展示自我,发先自我,同时再加入混合式学习教学方式,结合线上教学资源合理运用,不断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他们对学习的内在兴趣,一定能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还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在教学过程中提倡教师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思考结果,不断养成在实践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桂兰.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J].未来英才,2017(17).
[2]常婷.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31):54-55.
[3]陈丽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软件:电子版,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