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组织初探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陈丽芬
[导读] 幼儿在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中,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或是大带小、小学大,逐渐学会交流与合作,形成大胆自信、坚强勇敢的良好品质。
        户外混龄体育活动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一种,指充分利用幼儿园户外活动空间,创设不同的运动区域,提供相应的运动器械,打破年龄、班级界限,以混龄的形式让不同年龄段、不同班级的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区自主参与运动。幼儿在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中,与同伴之间互相帮助或是大带小、小学大,逐渐学会交流与合作,形成大胆自信、坚强勇敢的良好品质。
        一、全面规划,合理创设运动区域
        户外混龄运动区的创设既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遵循幼儿运动规律,又要考虑幼儿园场地实际情况,做到全面规划,科学合理。
        1.运动区域设置的趣味性。户外混龄体育活动区的创设,一定要体现游戏为幼儿园基本活动的精神,即要好玩、有趣。如情景游戏区----特种兵训练营。运动区的活动以特种兵训练为主线,创设钻爬平衡区、跳触投掷区、体能训练区等,幼儿扮演特种兵练习爬、滚、跳、投等多种动作。这样的情景游戏区增加了运动的趣味性,更能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也有助于养成幼儿坚持不懈的良好品质。
        2.运动区域设置的多元性。户外混龄运动区的设置要多元化,能促进幼儿多种动作目标的发展。第一,大运动量区域和小运动量区域;整个户外运动区,一定要设置有如跑步、负重运输、体能训练等运动量大的运动区,同时也应设置有如直线走、赶小猪等设活动量小的运动区,以满足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运动量。第二,不同动作发展的运动区域;既要有发展幼儿基本动作如平衡、钻爬、跑跳、投掷等活动区,又要有力量、耐力等方面训练的如云梯、攀爬等促进幼儿身体素质发展的运动区;第三,难度小和难度大的运动区域;既要有幼儿能够比较容易获得成功体验如爬、曲线走、钻山洞的运动区,又要具有一定挑战性比较难的如软梯、爬杆、翻越轮胎山等运动区。
        3.运动区域设置的相对固定性。首先是活动区域设置位置的相对固定。运动区活动位置的相对固定,不仅是场地位置的相对固定,还应包含各个区运动器械使用、收藏位置的固定,既方便幼儿记住每个运动区域的位置,活动时尽快进入自己喜欢的区域进行运动,又便于活动开始及过程中幼儿自主取放器械。其次,各活动区域负责的老师相对固定。每个运动区由相对固的老师负责既便于老师对整个场地布局的把握和活动的指导,又便于老师对活动区规则的修订、幼儿运动情况的了解及运动器械检查、运动过程安全的预判。
        二、安全有趣 ,科学投放体育器械
        器械投放方面,首先要考虑的是安全性。每个活动区的每个运动器械投放之前,一定要从使用方法、牢固性、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全面评估它的安全性,预见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幼儿创设安全的运动支撑,确保幼儿运动安全;每次活动结束,都要有专人进行检查登记,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其次,科学投放器械要兼顾不同年龄阶段幼儿的需要。

如平衡区,可以提供高低不同、宽窄不同的平衡木、梅花桩、独木桥、高跷、蹦床等,还有沙包、大小不一的水桶等辅助材料,便于不同年龄、不同水平幼儿自由自主选择运动材料和方式,满足他们不同的需要,促进幼儿在不同水平得到发展。自选器械区,可以投放适合大班幼儿使用的陀螺、跳竹竿等,也有投放适合小班幼儿使用的赶小猪,适合小中大班幼儿一起合作使用的抬花轿等。
        最后,投放能器械能促进幼儿在运动中合作。如在综合挑战区,我们投放轮胎、大小高低不同的木梯、长短宽窄不一的木板、高低不同的跨栏,并创设轮胎山等障碍。我们发现在这个区成了全园最热门的区,齐聚三个年段的孩子,大的孩子帮助小的孩子一起游戏,充分体现混龄活动的意义。
        三、强化规则,有序开展体育运动
        混龄户外体育活动,是属于全园性的活动。活动场地大,区域多;又打破年龄、班级界限,幼儿与幼儿之间、老师与幼儿之间都不熟悉,所以建立良好的活动常规对于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就显得特别的重要。
        1.制定规则,建立常规。每个活动区投入使用之前,可以组织中大班幼儿和老师一起讨论、制定每个活动区的规则:包括器械取放及使用的要求、体育活动中的行为要求、文明礼仪如进区时向该区老师问好,离区时和老师主动道别等等,形成统一的、全园性的运动常规。然后以班级为单位,通过各种形式让所有幼儿了解各运动区的规则要求并提醒幼儿在运动过程中坚持遵守规则,以保证运动的安全、有序,发展幼儿的规则意识。
        2.及时提醒,强化常规。混龄体育活动开展期间,各区负责老师要及时提醒入区参加活动的幼儿遵守规则,特别是发现因幼儿违反活动常规存在安全隐患时,要及时要求幼儿改正错误行为,保证活动安全有序的开展。如在交通运输区,经常会出出现汽车没按指定位置停放,或者不按交通标示行驶,导致交通意外频频出现,此时,负责该运动区的老师,就要及时提醒、指导幼儿坚持按交通标识形势和停放,遵守区域规则要求,形成习惯以保证活动的有序开展。
        3.反思调整,完善常规。在混龄体育活动的组织过程中,老师要善于发现并及时收集和反馈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在活动中发现哪些不合理的规则,就要及时沟通、反馈、调整,以完善活动常规体系;或者发现哪个班级幼儿普遍不遵守活动规则或规则意识比较薄弱,要及时与班级老师反馈、沟通,请班级老师寻找原因加强教育与提醒,强化幼儿的规则意识,更好的促进混龄体育活动的开展。
        探索户外混龄体育活动的组织与指导策略,完善户外混龄体育活动体系,让户外混龄体育活动这一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特殊组织形式,最大化发挥其活动价值,提高幼儿户外运动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季湄 冯晓霞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葛晓英 《混龄班幼儿教育活动实例》  福建人民出版社
[3] 王淑琴 郭丽璟 王英英  《幼儿体育教学活动》  浙江大学出版社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