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启蒙性的教育,所以老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能够更好的融入到课堂上来,并且能够把课堂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对小学生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不适合使用传统教学中的纯理论的方法,一直使用纯理论的教学方式会让课堂变得枯燥,很容易导致学生出现走神的情况。老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情况,制定更适合的教学任务,也要积极的改进教学模式,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认识到数学与生活是相关联的,从而提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策略
引言:社会在不断的进步,科技也在不断的发展,数学方面的理论成果日渐增加,激发起越来越多人对理论知识的渴求。这就造成许多老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更加偏向对理论知识的传授,但是数学是源于生活的,作为小学二年级数学老师在课堂上要课外注意教学模式,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产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性,激发起学生们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来促进他们成绩的提高。可以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让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去汲取知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乐于对数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学习。
一、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应试教育一直是老师的教学目标,这样的教学观念会让学生产生学习就是为了考试的思想,这样的教学观念显然是和素质教育的初衷相违背。在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本中有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从一个生活中的问题来进行知识的传授的,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时要对教材中的事例进行把握,在生活中寻找数学的存在,引导学生对此进行思考。例如有许多数学问题是需要学生通过日常的观察,但是很多老师并不注重这个过程不给学生一定的观察时间。这样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主动性,也让数学与生活脱轨,让学生不能够把数学和生活相结合,进而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格外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与课程内容相结合,积极的改进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而帮助学生的在数学能力上能够得到提高。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找到最合适的教学模式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让学生不断的提高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和学习质量,从而保证教学效果。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
1.小组合作方式的教学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的意思就是把班级的全体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组内讨论学习,或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讨论与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小组式的学习方法能否达到老师预想的目标与要求,这就要看组内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对于学习的主动性,这离不开老师的正确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组内进行积极讨论。
例如在进行二年级上册第7章《观察物体》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班级学校等场所进行观察,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观察角度不同,不仅能够丰富观察结果,也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养成一个全面认识事物的习惯。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合理的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手法,有助于学生养成一个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及养成一个多角度更全方面的思维方式。
2.创设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情景
数学课堂上通过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和模式,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式。老师可以在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之前,先设计一个适宜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们对学习兴趣,也能够引起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用一些趣味游戏作为课程的开始,也可以涉及一些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能够把生活经验运用在课堂上,让学生在一个和谐融洽的氛围里感受到数学是来自生活也是应用于生活的学科。例如在第1章节《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一个西瓜地上午摘了38个下午摘了46个让学生计算一天总共摘了多少个。通过创造一个生活中的情景,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抽象和形式化的数学问题,也能够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精选课堂练习题,进行有效联系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课堂练习题的选择,需要老师多用心思,因为学生通常会对童话里的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老师在选择课堂练习题时,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争取让练习题的形式更加新颖有趣,通过增加练习题的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方法,能够很好的激发起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通过借助这种手段,不仅能够减少学生对做题的抵触情绪,还能够达到更好的联系效果。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初步认识》时,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素材,进行实际的操作,通过折、剪、拼的手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的形式来完成课堂练习。通过对一道练习题的解答过程,让学生在解答的过程中感受到新的解答方式,因此选择一道好的课堂练习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去理解新知识,也能够很大程度上的保证教学效果。
结束语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注重教学的方式方法,及时的发现教育模式的缺点,采取能够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这就要求老师在选择教学策略时要注重实践性和策略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选择学生分组学习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创造一个更加有效和有趣的教学情境,课堂练习题的选择上,老师也要注重练习题的趣味性,要采取多角度的教学方式来激发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凯华.论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4):159.
[2]吴传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实践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4(12):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