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的教育艺术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房悦
[导读] 本文基于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提升班主任教育艺术的措施。
        摘要:初中阶段,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提升教育艺术,有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升。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注重班级管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积极引导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习任务。本文基于初中班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提升班主任教育艺术的措施。
        关键词:初中;班级管理工作;教育艺术;措施
        在目前的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由于班主任管理经验的欠缺以及受到传统管理模式的影响,导致无法建立完善的班级管理体系,严重影响学生的初中学习生活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初中班主任应当努力提升自身的教育艺术,加强班级管理,在班级内部逐渐建立起完善的管理体系,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知识吸收提供保障[1]。
        1.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具体表现为,第一,班级管理模式较为单一,班主任过分重视在学生心中的地位,对于学生过于严厉,不尊重学生的想法。学生对于班主任具有畏惧感,不愿意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导致班级管理效果不佳。第二,学生个性突出,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叛逆心理,学生的自我表现力较强,心理状态极不稳定,既希望通过自身的行为获取教师的肯定,同时对于教学老师的批评容易产生抵抗情绪。针对这一问题,班主任必须寻求合适的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疏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2.提高初中班级管理教育艺术的措施
        2.1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主任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管理作用,为了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班主任要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制度,对管理工作和教育工作进行协调。首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和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考查,如学生是否迟到早退、学生是否扰乱课堂秩序等,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其次,班主任要对班级文化、班风制度等进行宣传,使学生能够领悟班级文化精神,积极配合教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此外,教师要将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使学生养成遵守制度的良好习惯。例如,在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每天背诵一首古诗文,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经过长时间的背诵,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能够自觉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背诵。可见,科学管理制度的建立为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实施提供了保障,提高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2.2有效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为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班主任应合理利用班干部在班级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一支具有管理能力的班级队伍,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首先,教师可以建立公平的班干部选举制度,在选择班干部的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管理能力、在班级中的人际关系、学生的投票结果等因素综合考虑班干部人选,使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其次,教师在管理工作中要平等对待每位同学,不能通过成绩好坏来评定学生行为的正确与否,使学生体会到班主任对待学生公平的态度,从而积极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此外,班主任可以要求班干部协助自己开展班级管理工作,通过班干部对班级的具体情况进行了解,及时发现班级内出现的问题,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纠正。例如,班主任可以安排班干部轮流担任值日班长,对班级内情况进行记录,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方向。可见,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具有重要作用,是班主任开展班级工作的有力助手。
        2.3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初中阶段对于学生身心的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还不成熟,性情容易激动,每位学生都具有其独特的特点。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管理方式不恰当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叛逆心理。所以,班主任要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同时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不能使用言语、体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打骂侮辱,维护学生的尊严。其次,班主任要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以朋友的角度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近况和心理发展情况,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使学生体会到班主任的帮助和关爱,从而积极自主与班主任进行交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提供了条件。此外,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要积极对学生进行鼓励,肯定学生的行为,发现学生的优点,使学生能够乐观健康的成长,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推动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2]。
        2.4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是开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措施,能够使学生健康乐观的成长。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要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班级游戏,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使学生之间能够建立友好的关系。例如,班主任可以联合其它班级组织拔河比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会到团结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增加学生的班级归属感。此外,开展多元化的班级活动能够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班主任能够深入学生之中,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具体发展情况及时调整班级管理方法,有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发挥着重要作用,班级管理工作的合理开展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所以,班主任针对学生的特点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发挥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作用,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同时创造良好的班级环境,建立班主任和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使班主任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发展情况,有针对性的调整管理方法,有效开展初中班级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刘育红.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217.
        [2]范新宇,周宝峰.如何在中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J].文教资料,2020(10):129-130+16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