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郭硕果
[导读] 当今社会需要全方面的人才,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要贯彻全面教育的基本要求。
        摘要:当今社会需要全方面的人才,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也要贯彻全面教育的基本要求。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应试教育重点也从只看重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转移到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而美术作为一门艺术课程也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重视,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审美的意识、理念和水平,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小学美术;改革与创新;
        引言:
        对于刚刚步入学校大门的小学生而言,美术、音乐这些艺术学科比起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来讲更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它摆脱了枯燥无味的知识,让小学生们可以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在学学美术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力与审美能力。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也要不断创新与发展,不要拘泥于现在的墨守成规,要让小学生的创造力自由的发挥,在美术作品中尽情的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想象,让学生快乐的度过每一节美术课。
        一、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里的所有基础性教育的学科之间都是相互关联的与相互促进的,而美术这门艺术课通过对学生进行基本美术知识的教学,让学生自由的创新与想象,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与想象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与审美理念,最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二、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和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受我国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和家长更多的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对于美术、音乐等艺术学科更多的是忽略的态度。与此同时,传统的美术教学中多数教师存在着以教案内容灌输为主,临摹教师作品为主,这样的教学成果只能是一成不变的概念化的作品复制。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不仅不能得到发展,还会因此受到束缚,学生绘画出的作品也失去了原有的童真童趣。
        三、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学改革创新的可行性策略分析
        1、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任何学习都是从培养兴趣开始的,兴趣能够更好的激发出学生对学习的热情,从而让小学生喜欢上这门科目并乐于学习这门科目。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要创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比如在讲《印印玩玩》时可以把游戏贯穿到整体的教学中,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去观察和寻找,然后再进行美术作品的创作,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在讲《小狐狸》一课中,可以让小学生通过扮演游戏去观察狐狸的外形征,同时配以多媒体视频的播放让学生加深对狐狸的印象,再让学生动手去制作。


        2、通过充分肯定及新教材的优势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每个小学生的思维都是天马行空的,他们好胜心很强,都希望自己的画能得到教师的肯定,教师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一定要注重求异因素,不要因为有的学生画的跟其他学生不一样就批评指责,这样做只会打击小学生对美术的热情,让他们不愿意再画画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例如,在画《心中的太阳》《星星和月亮》时,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不拘泥于固定的形状和颜色,自由的表现心中感受到的,培养和开拓学生的想象与创造能力。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材比传统的教材内容更加丰富新颖,而且非常注意学生的体验教育。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带领学生去郊外,去街上,让学生亲身的感受大自然和生活中一切。教师通过引导和激发小学生的想象力,让每名学生的创造力都能够得到充分的表现,从而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不断的发展。
        3、运用鼓励性的评价,巩固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任何人都是需要不断肯定和鼓励的,鼓励性的评价可以让小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快乐,小学生在得到肯定后,创作热情和创作勇气被更好的激发出来,从而更自信的去完成下一阶段的美术创作。有些学生的作品可能与在整体构思上或者实际作品与现实不符,教师也不要急于去批评,这样做只会打击小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不再敢动笔,不想再画画。教师应该充分的了解学生的创作意图,耐心地和学生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鼓励他们进行再创作并适当适时的给予鼓励性的点评,让学生在鼓励中建立自信心。
        4、以德育促美育
        美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还能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操。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多留意身边美好的事物,培养他们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以及用画笔表达自己的愿望。教师要将知识技能的传播与德育教育融入到一起,让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的同时塑造和提升自我的道德情操。
        结束语: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小学美术教育也需要不断的改革与创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根据每个小学生的不同特征因材施教。在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小学生的创造本能与热情得到保护与发展。教师在传播美术知识的同时引导和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最终帮助小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审美理念与审美水平。
        参考文献:
        [1]尤祺.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J].美术教育研究,2020(01):148-149.
        [2]王梅.新课程理念下小学美术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J].课程教育研究,2019(46):2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