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品德教育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陈玉珍
[导读]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思想品德教育是当前最重要的课题,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音乐教育最核心的目标是“美育”,在以审美为核心,以音乐为本的教育教学中,必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培养音乐审美素养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良好品德教育,在以美育人的合力下,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对学生渗透品德教育。本文从钻研教材,挖掘品德教育素材、因势利导,树立良好品德意识、抓住音乐要素,激发良好品德教育、传承音乐文化,深化良好品德教育等四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品德教育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中指出:要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要以德为首,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和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总目标明确指出: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在音乐学习和参与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在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教师应把思想品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达到审美教育和育人教育双重教育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价值观、人生观。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以“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内容为例,谈谈如何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落实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在音乐氛围中获得审美体验,达到“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目标。
一、钻研教材,挖掘品德教育素材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多德育教育的歌曲,有爱祖国、爱家乡、爱长辈等等。教师应认真钻研教材,紧密结合教材中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以音乐课堂为阵地,深入剖析音乐作品,利用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良好品德教育的渗透,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情感教育。在教材中有些具有明显的思想教育目的作品。?如:第一册第三课《祖国您好》、第六册第第一课《爱祖国》、第七册第一课《歌唱祖国》等,都是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又比如:第四册第四课《美丽家园》、第六册第八课《家乡的赞歌》、第七册第二课《家乡美》等,都是以爱家乡为主题,通过感受各地域音乐文化,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再比如:第五册第五课《妈妈的歌》、第六册第七课《老师您好》等,都是以爱长辈、爱老师为主题,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对长辈的热爱之情。除了这些显性的德育教材外,还有一些隐性的德育教材,比如第四册第二课《难忘的歌、》第七册第《龙里格龙》、第十一册第四课《京腔京韵》等,这些都是以民族音乐为主题,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传承民族音乐文化。那么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如何把音乐知识的传授,音乐能力的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有效的融在一起呢?这就要求我们音乐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挖掘教材内容,将思想道德品德教育寓于音乐课堂教学全过程,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模式来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进行演唱、演奏、表演,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如:歌曲《妈妈的心》是一首以第一人称,表达了幸福生活的儿童热爱祖国妈妈的一片深情。在教学时,笔者运用激趣导入的形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妈妈想到祖国妈妈,通过微课视频介绍祖国山河的变化,学生在视听中了解祖国的强大。接着教师通过有感情的朗诵歌词,用真挚的情感把学生带入意境中,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学生被老师的情感所感染,在学唱时一个个感情非常的投入,深情饱满,从歌声中,可以听出学生那种发自内心对祖国妈妈的热爱。通过挖掘教材中的德育要素恰到好处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学生在熟悉掌握作品的同时,更加的热爱音乐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二、因势利导,树立良好品德意识
    “人音版”小学音乐教科书中有部分作品名称和内容上都具有品德教育。 比如:第六册第一课《爱祖国》的内容有歌曲《我们走进十月阳光》《卢沟谣》《祖国祖国我们爱你》《只怕不抵抗》和管弦乐《红旗颂》等,这些内容都非常明显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因势利导的将热爱祖国教育很好的融入到教学内容中,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怀。比如教唱《祖国祖国我们爱你》,这是一首活泼、欢快的歌曲。歌词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展现了小朋友的丰富想象力和用画笔表达爱祖国的纯真心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想象,引导学生热爱祖国之情。例如:
        师:请小朋友观看视频,听听歌曲中唱了什么?(视听结合《祖国像妈妈一样》)
        师:祖国像妈妈一样哺育中华儿女,在每个人心中,她是伟大的、是神圣不可侵犯。你想对祖国妈妈说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通过视听结合教学,引导学生用优美的歌声、真挚的情感唱出对祖国妈妈的爱。


        师:你想用什么行动来表示你对祖国妈妈的爱?
        这时,学生展开想象,纷纷表示要用实际行动,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报效祖国。
        又如在教唱《只怕不抵抗》,这是一首反映抗日战争时期的儿童歌曲。歌曲为三段体结构,以进行曲的节奏描绘了儿童团们不畏强暴,英勇杀敌的战斗精神。通过学唱,引导学生人小志大,不畏强暴。同时也向学生提出: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少年儿童应该怎么做。以此来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保卫祖国。在教学中,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学生们从内心感受爱国主义情怀。
三、抓住音乐要素,激发良好品德教育
        小学音乐课程的价值在于:为学生提供审美体验,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人际交往、情感沟通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歌唱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歌唱促进学生用音乐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抓住音乐基本要素(情绪、速度、节奏、音色、力度等)所塑造的音乐形象,引导学生进入歌曲的意境,在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中抒发自己美好的思想情感。例如教学歌曲《国歌》,笔者首先让学生感受歌曲的音乐风格,接着让学生了解作曲家、歌词意义、时代背景,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当学生对歌曲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再从音乐要素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歌曲。例如
        师:这首歌曲的音乐体裁是什么?
        生:进行曲式。
        师:让你有什么感觉?
        生:振奋人心、勇敢向前。
        师:说得真好!歌曲所表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振奋人心、勇往直前、前赴后继。
        师:歌曲中带有“〉”记号的三个“前进”的运用,表现了什么?
        生:表现当时中国面临着危机,中华儿女百折不饶、勇往直前的精神。
        教师通过从音乐基本要素情绪、力度、节奏、音乐体裁,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激发他们向先辈学习,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时代责任感。学生在演唱时都流露出一种自豪、真挚的情感,用坚定有力的歌声来表达自己的决心。通过教师的教学,学生在情感体验过程中,受到音乐的感染、熏陶和教育,从而树立爱国主义情感。
四、传承音乐文化,深化良好品德教育
        音乐是一门听觉的艺术,通过音乐教学传播“正能量”,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增强爱国主义思想及对优秀音乐传承文化的热爱。欣赏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和感受能力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丰富情感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古今中外音乐作品的聆听,开阔学生音乐视野,提高鉴赏能力,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通过对我国民族音乐、民歌的欣赏,使学生更加热爱民族音乐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如在教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爱祖国》。这单元的歌曲都以“爱祖国”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欣赏《卢沟谣》《红旗颂》这两首作品时,笔者结合今年建国七十周年,通过创设情景、音画结合向学生介绍祖国七十年来的变化。学生在视听中感受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之情。在欣赏《卢沟谣》时,笔者事先收集有关卢沟桥及“七七事变”等历史资料,以微课形式呈现卢沟桥地区的千年历史画卷。学生通过观看,了解了歌曲的背景,理解歌曲的涵义,有种身临其境,感受歌曲的情绪和场面。在聆听《红旗颂》时,老师利用音画结合,通过配乐朗诵的导入,把学生引入作品中。接着通过分段、对比聆听,让学生感受作品的旋律变化,从中体验歌曲的情绪,在体验中获得情感的升华。爱国主义是教育一个永恒主题,教师在教学中要因势利导,在潜移默化的教学中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祖国的强伟,民族的复兴。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教育的主要阶段,也是树立正确人生观的重要阶段。但是,学生的品德教育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坚持不懈、全学科进行渗透。作为音乐教师,我们要始终树立德育意识,“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音乐教育的重要目标,认真钻研音乐教材,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中的德育因素,以音乐课堂为阵地,把思想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润物细无声”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2] 义务教育教科书.音乐(全套),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简介
姓名: 陈玉珍,单位:厦门市翔鹭小学,出生年月:1970.2 ,性别:女,职称:小中高,
通讯地址:福建省厦门市金山街道金益六里山水新座5号楼。
邮箱:864426634@qq.com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