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路径探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包继灿
[导读] 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各界的广泛关注。
        摘要:随着新型教学理念的不断发展和积极应用,教育领域的相关问题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各界的广泛关注。各个学校的教学方式都在原有的基础上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初中是学生建立各种思维方式的关键时期,也是学生锻炼各种综合能力的重要阶段,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深感肩上的重责大任,及时进行教学方式的革新,将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有机融合,为学生创设出一个精彩纷呈的体育课堂,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寻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体育锻方式。本文对现阶段初中体育教师的授课方式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并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方案,旨在帮助更多体育教师能够重塑自己的体育课堂环境。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育课堂;创新路径
        体育运动能够让学生获得强健的体魄,学生的某些精神意志也能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全方位地提升,让学生能够在不知不觉中训练出不畏艰难的优秀品格。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极为重要的。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观念的影响,很多学生并不能够了解到体育运动对于自己人生的价值,很多体育教师对于自己所授课的课程也并不重视。为了一改这样的教学观念,体育教师需要进行教学理念的革新,积极利用崭新的教学手段让学生领悟到体育运动的价值,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热爱体育课程。并将自己的这热爱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一、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训练计划
        很多的体育教师虽然具备多年教学经验。但他们的教学理念没有变通之处。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制定短跑训练的计划,为学生安排了大量的体能训练,导致学生的身体吃不消而产生不适感,体制很弱的学生甚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因此,体育教师在进行训练计划制定的时候要考虑到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不能让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运动。在进行训练计划之前教师一定要认真询问学生的身体情况,及时和学生进行沟通。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短跑测试检验班级学生整体运动水平,然后再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帮助学生稳步提高身体素质。教师切忌急于求成而一次性为学生安排大量的训练计划,导致学生的身体受到损伤。基于以上情况,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要严格管理学生,让学生在每堂体育课中都可以得到锻炼。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进行长期的身体训练和培养。教师绝不能让学生在身体状态不好的情况下再进行训练,这样既不能帮助学生提高体育成绩,也不能切实帮助学生强化身体机能,严重的情况下会对学生的身体造成严重的损伤,从而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学习,是一种得不偿失的行为。
        二、教师应采用多样化训练提高学生身体素养
        教师在训练学生的时候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学生的训练。教师可以先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让学生的身体先进入到运动状态,之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100米的跑步训练,让学生的运动神经彻底兴奋起来。然后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折返跑,这类训练能够切实训练学生的爆发力,再进行几组折返跑之后学生的身体转态进入了最佳状态。学生的肌肉弹性最强,运动的欲望也最佳。此时教师再安排学生进行400米的跑步训练。400米的跑步需要更多的耐力,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一定的训练指导。教师可以告诉学生在跑到200米左右的时候稍微放松跑步的频率,这样可以很好地保存一些体能,并将所有的能量在最后100米冲刺的时候全部释放出来。

此时学生的体力消耗很大,教师应该组织学生进行50米的慢跑,让学生的肌肉进行充分地放松,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短暂的休息。在休息的时候学生可以进行简单的身体拉伸,或者进行水分的补充。待学生休息完毕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蛙跳训练。蛙跳的主要目的是锻炼学生的双腿爆发力,让学生的小腿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之后再安排学生进行100米的跑步训练。这样一套流程下来,学生的课程内容比较充实,同时又不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感。教师在进行体能训练的时候一定要采用多种训练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否则长时间的单一训练方式很容易造成学生肌肉的拉伤和心理上产生强烈的倦怠感。因此教师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去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不能只局限于同一种训练方式同时,教师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态。学生产生明显的体力下降的情况时,教师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休息。这样劳逸结合的方式进行短跑训练才是最具有效率的。
        三、教师应组织体育比赛磨砺学生的精神意志
        运动比赛的设置可以让一些具备运动才华的学生彰显自己的实力,也能够让一些原本对体育不感兴趣的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在运动潜能。更重要的是,在比赛中,学生能够借此机会形成良性的竞争关系,并且能够在比赛中获得各种情感体验。在比赛中失败的学生也能够逐渐坚强起来,教师需要经过悉心的引导让学生恒在面对失败的时候学会总结经验,而不只是在挫败中自我抱怨。这样的思想教育工作是难以在其他学科中充分体现的,学生只有在经历过挫败感后才能够拥有进行心理建设的机会。这种坚强的意志力能在学生今后的文化课学习中发挥重大的作用,让学生可以遇到挫折后利用这种坚强的意志突破难关。这便是体育运动的魅力所在。学生能够在此过程中迅速成长起来,受到精神上的磨砺。所以,教师需要定期组织学生参与到运动运动中。这样,每个学生才能够及时在困境当中成熟起来。同时,学生也能够运动比赛中深刻认识成功并不是一朝一夕实现的,学生可以知晓每件事情的成功都需要背负各种艰难险阻和无限的付出。运动比赛能够让学生体会这种心灵的洗礼,学生的心智也能够因此逐渐强大起来。
        结束语:综上所述,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不可能在短期的体育训练中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这是一个长期积累经验和锻炼体能的过程,体育教师切忌为学生安排大量的训练内容,这种超负荷的体育训练是没有意义的,甚至会让学生的身体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教师应该注重每一堂课的教学过程,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身体状态,让学生在每一堂体育课中都可以得到有效的训练,积极使用新型的体育训练方式,让学生能够在新的体育课程中获得体能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付强. 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路径探析[N]. 贵州民族报,2020-06-11(B03).
        [2]王成贤.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路径研究[J].科技风,2020(14):92.
        [3]杨健.初中体育教学的创新路径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15):39-4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