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提升策略探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周海兴
[导读] 于历史而言,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以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人在进行着探索和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出了一条属于我国人们发展的道路。
        引言:于历史而言,记载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并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以往的社会发展过程中,许多人在进行着探索和创新,在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积极总结经验,不断探索出了一条属于我国人们发展的道路。了解历史,可以避免人们在发展的过程中走弯路,对于学生而言亦是如此。初中历史学习对于学生而言,较为枯燥,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抵触情绪或者厌烦情绪,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核心素养的培养工作,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还可以增强历史教学课堂的高效性,下文将进行具体阐述。
        一、核心素养概述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相应的品格以及能力,这些品格、能力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将核心素养融入其中,就能很好的培育学生的历史价值观以及学生学习历史的能力。初中历史属于文科,人文性比较强,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可以使学生学会利用辨证的方法分析历史问题和一些历史事件,这样能让学生更加深刻的学习和理解一些历史知识。在这过程中,学生的爱国意识逐渐觉醒,同时也可以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因此,在核心素养教学的前提下,加强对学生历史知识的教育,对于学生的全面、综合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此外,通过历史知识教育和核心素养的融合,能够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进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奠定好的基础。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提升途径
        1.凝聚集体智慧,探索优质的历史教学资源
        在核心素养培养的前提下,老师就要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历史教育。备课是老师必备的技能,也是老师在教授课堂知识之前必须要完成的任务。如果老师不提前备课,熟悉课本内容,就无法将知识要点很好的教给学生。所以,为了增强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初中历史老师就要做好备课工作,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优质的历史知识教育,而且还能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例如,为进一步推进校本课程改革,提高教师团队的合作,提高教学水平。某镇中学历史组在学科中心教研组的具体统筹下有序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活动开始,老师们以自身经验和学生实际,畅所欲言、共同探讨,并结合各学科教材内容编写出导学案初稿;随后,学校结合老师们编写的导学案进行具体的指导,对大家的困惑逐一进行答疑,并要求教师们要转变备课思维,重点备好知识要点和重难点,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点的熏陶,学好历史这门课程。集体备课活动,让老师们对导学案模式的构建有了新的认识,教学理念得到更新,使教师们受益匪浅。只有老师能够熟练的掌握历史内容,并且能够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才能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培育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2.核心素养前提下,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当下学生缺乏的并不是学习的时间,而是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身的思维空间。很多学生对学习会产生一种莫名的反感,给人的感觉就是学习和我没关系。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老师就要在历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让初中生意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性。所以,老师要提前给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预习新课,课堂教学开始后,选择几名学生上讲台前模仿老师讲述课程,和老师一样,也要设置一些提问环节、抢答题目环节等等,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牢固记忆历史知识点,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并且学生的思维敏捷灵活,还可以发散学生的智力。此外,老师也可以出一些即兴的问题,考验学生的反应处理能力。鼓励学生去讲台上讲解内容,能够锻炼个人的表达能力。要知道,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思考,但不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那么这个人会变得没有活力,即使成绩再优异,也总有缺陷在束缚着自我。因此,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踊跃的表达自我。
        3.在学习历史中融入现代化的教育方式
        近年来,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多媒体被广泛应用。因此,为了提高教学的高效性,老师就要密切关注利用多媒体教学这一方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学的方法十分单调,这就使课堂上的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所以说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影响下,课堂往往掌握在教师和少数表现的积极主动的学生手中。但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优化,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例如,当讲到有关秦汉时期的历史故事时,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在网络上找一些教学视频放给学生观看,或者可以给学生放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历史电影,让学生直观的了解历史知识。此外,老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角色表演出来,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历史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这种新形式的教学,能够提高教学的效率,培育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素养。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还要特别注重教学方式的改善,进而推动学生历史成绩的进步。
        结束语
        在核心素养的前提下,为了提高历史教学水平,老师首先就要转变教育观念和方法,给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同时,老师也要把具体的历史知识和核心素养教育融合在一起,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学习成绩,还能增强初中历史课堂的高效性。
        参考文献:
        [1]张峰.融合与共生: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历史主题式教学实践[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20(09):37-39.
        [2]杨晓倩.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20(11):48-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