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的地理教学——基于“微课+钉钉”的在线教学模式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李阳
[导读] 为了应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蔓延和相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本文浅析了现有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线教学的具体教学建议。以“钉钉直播+微课录制”结合的在线教学为例提供了新型教学模式参考。
        摘要:为了应对新冠病毒(COVID-19)的蔓延和相应教育部“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本文浅析了现有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线教学的具体教学建议。以“钉钉直播+微课录制”结合的在线教学为例提供了新型教学模式参考。

关键词:地理在线教学;微课;钉钉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给人们的生活、经济、教育带来重要的影响和挑战。全国教育系统应势而动,为防止疫情扩散,全国各级院校积极响应国家倡导的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活动。为了应对疫情,许多在线课程平台和直播平台也都免费对教师开放,教育系统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本文从当前在线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误区分析入手,基于钉钉直播与微课录制相结合的在线教学模式为例,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线上教学参考。

1 在线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疫情期间,大部分学校都采取了网上直播上课的方式。老师们放飞自我,使出十八般武艺,成为一名网络主播。其实,网络直播已经成为现在学习的一种主流方式。但随着网络学习大众化,不少关于学习与教学的问题暴露出来。
1.1学生在线学习的问题
1)学习态度的问题:漫长的假期过后,许多孩子仍处于假期舒适的氛围当中,尤其是低年级和非毕业班的孩子,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确定学习目标、自我控制的能力,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难以快速回到学习状态,缺乏积极性导致学习效率低。
2)学习能力的问题:中小学生信息素养和数字化学习能力较低,不同的学生接受能力和自制力也大不相同。线上大班教学不具备传统课堂师生面对面的优势,学生遇到问题时难以及时和教师产生互动,调查发现,部分学生反映教师上课速度快,跟不上。也有学生觉得一节课的容量过大,无法消化,效率低。同时,学生的心智仍在成长中,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学生隔着屏幕走神、打游戏或是玩手机的动作教师难以立刻察觉并纠正。
1.2教师在线教学的问题
1)教师未做好迎接新型授课方式的准备,缺乏对新型网络工具使用的经验,导致直播时手忙脚乱,浪费大量时间,教学效率低下。
2)教师态缺乏对线上教学的正确认识,认为线上教学只是短期疫情教学。不知长期来讲,随着5G时代的来临,教学模式的变革是大势所趋。
3)教师线上教学手段单一,认为在线教学就是“直播课堂”或者播放纪录片,难以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学生缺乏互动,陷入形式主义。教师体会不到教学的乐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无从谈起。
1.3在线教学媒介的问题
   目前直播教学方式有视频会议直播(腾讯会议、ZOOM、全时云会议、TalkLine等)、社交软件直播(QQ、微信、钉钉、抖音等)、课程平台直播(腾讯课堂、云班课、课堂派、雨课堂等)、非直播教学方式有网络在线课程(MOOC、SPOC等)。由于突增的使用量,在线教育软件也遭遇困境。各大直播软件客户端频频崩溃、师生操作不熟练、网络延迟、声音不清晰等,制约了在线教育的发展。
1.4在线教学的对策
    学校要尽可能实现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升教师自身对新技能的学习、掌握能力,合理选择在线教学工具,并注重互动教学和教学的课前准备。疫情期间在线教学同样应该以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化工具重构课程的组织形式,建设线上优课,善用直播教学经验和技巧,增强在线教学的交互性。

2使用“微课录制+钉钉提问答疑”模式的原因
        首先,微课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速度快,可以调整速度。学生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自主学习,根据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自主开展研讨。学生听不懂,可以回听重播。需要什么样的课程,可以进行选择。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微课的时间较短,多围绕一个重点知识点展开,减轻学生的学习心理负担,让学生学习没有压力。学生可以按照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选择看的内容,从而实现因材施教。
        其次,考虑到线上教学软件目前的不稳定性,使用录制好的微课能够最大程度保证教师教学的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再而,利用课前录制视频的方式,在学习任务单中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教师录制的视频,还可以增添学习拓展的视频推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兴趣选择性观看,拓宽学生的地理视野,锻炼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
最后,完成观看任务后再开展线上教学,配合钉钉的线上课程进行提问、答疑,微课程与课堂教学起到互补的作用,可以寓教于乐,检验学生的线下学习成果,让微课更有人情味,弥补微课的不足,让线上教学效率更高效。

3 基于“微课录制+钉钉提问答疑”的在线教学模式
3.1学习任务清单的制作

表1:学习任务清单案例
3.2微课录制工具和方法
1)微课录制流程
微课若想在短时间内虏获学生的芳心,就需要给学生视觉上的盛盛筵,听觉上的享受。一节成功的微课满足了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微课制作的过程好像一个爬楼梯登顶的过程,需要有计划有安排。我们要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进行多轮的开发,微课程的开发是多轮的,螺旋的,上升的。















图1:微课制作四部曲

2)微课录制常出现的问题和策略


表2 微课录制常见问题与解决措施
3)微课录制软件推荐
Camtasia是入门级微课制作软件,基本可以满足初学者的需求。

表3 Camtasia使用教程
4)微课资源渠道

表4 部分微课资源渠道
5)升级体验——把微课交给学生
甚至可以教授学生录制微课的方法、提供学生相关的资料或者搜索资料的途径,让学生小组分工自主录制课程,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经过学生共同投票,可以选出最佳创意奖、最佳合作奖等,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运用新媒体技术的能力。在课程实施中,教师只是一个促进者,引导学生走入地理学习的真实世界,动员学生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

3.3钉钉在线课程的使用
1)在钉钉官网下载安装钉钉APP。钉钉有分为手机端和电脑端。
2)组建班级群,可以通过“QQ邀请”或者“二维码”邀请等方式邀请学生加入。可以提前发布通知。
图2 手机建群示意图
4)进行课程直播和教学互动。既可以选择手机端操作,也可以使用电脑端操作。教师选择自己任教的班级,发起直播。如果有其他班级一起上课,可以通过多群联播的方式一起加入。发起直播后,编辑自己的直播主题,选择屏幕分享模式,打开保存直播和连麦的开关。打开准备好的课件,可以选择是否露脸,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声音大小。可以发布群公告,可以实时查看学生到课情况,可以通过连麦功能,在连麦列表选择学生进行发言,而且全体学生都可以共享发言同学的声音和视频图像。
5)老师在直播结束后,能够通过小工具发布作业,促进学生课后的复习与巩固。













图3:微课+钉钉课堂学习模式


3.1直播课堂注意事项
1)有条件的教师可以配置麦克风、高清摄像头等直播设备。
2)适当的对环境布光,背景整洁,营造良好的直播环境。
3)注重语言艺术,时长运用表情、手势等调动气氛,让学生体验到教师的积极与热情。
4)注重个人形象,打扮得体,避免穿着过于家居,会给学生不够严肃的印象。可以适当化妆。避免不相关的打哈欠、摸头等动作行为。
5)注重互动教学,增强在线学习的交互性。让学生知道教师随时都可能通过线上提问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屏幕前发言,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反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6)钉钉有白板功能,在直播中点击【白板】点击【画笔】,就可以在白板中写字,使用白板了。复习课时可以使用白板进行思维导图的构建。

图4:钉钉白板功能示意图
7)任何教学模式,都需要学生-家长-教师的三方配合,需要教师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推动家长成为合格的“助教”,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8)在直播教学时,可以尝试与学生进行针对疫情期间重大社会问题的探讨,尤其是与地理紧密相关的内容,如病毒的传播路径、人口迁移、医院的选址等等,启发学生关注社会,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把“立德树人”落到实处。

4 结语
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线上课堂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和挑战,然而办法总比问题多,困难是可以战胜的。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并非水火不容,在疫情之后,二者也可以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虽然疫情改变了学习的方式,但阻挡不了我们成长的脚步,相信全国师生在这段难忘的时间里都会有新的进步与收获。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等春暖花开之际,我们不见不散。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关于2020春季学期延迟开学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7_416672. html,2020-01-27.
[2] 教育部.教育部:利用网络平台,“停课不停学”[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1/t20200129_416993. html,2020-01-29.
[3] 张敬涛,刘德亮等.中国教育信息化直面SARS的行动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03,(6):5-8.
[4] 祝智庭,彭红超.全媒体学习生态:应对大规模疫情时期上学难题的实用解方[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6.
[5] 焦建利,周晓清等.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20,(3):106-1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