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情景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 张有福
[导读] 结合当前新的课程目标改革所提出的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注重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人格正面成长,已经逐步成为了的小学阶段德育与美育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摘要:结合当前新的课程目标改革所提出的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教育目标,注重通过情景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与人格正面成长,已经逐步成为了的小学阶段德育与美育教育方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小学美术具体教学开展过程中采取情景教学法完成教育开展,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实现对于学生创新想象能力的培育与活跃故事思维的启发,促使其在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中完成美术知识积累和审美意识具备。本文介绍了情景教学法的具体实践举措,以期推动小学美术教学水平提升。
        关键词:应用策略;情景教学;小学美术
        情景教学在美术学科内的具体应用指的是,教师在美术学科日常教学开展过程中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利用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常见情境,在学生视觉,触觉以及听觉等感光方面加以重塑和体现,并在情景展示过程中将美术专业知识加以融入,最终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模式。通过故事的编排与讲述则是教师实现美术情境营造的关键手段,教师通过此类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推动学生真正通过寓教于乐的途径实现针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深刻掌握。因此,本文依据人美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上册教材“造型?表现”环节“假如我是巨人”教学内容为例,通过针对《格列佛游记》故事进行开发,实现对于情景教学法的应用分析。
        1. 结合生动故事情节,激发学生探究热情
        教师借助格列佛游记相关故事情节的应用,能够有效实现对于学生美术知识探究热情的激发。教师可以首先完成格列佛和航船制止模型的制作,并结合多媒体工具所投影出的各类背景相结合,实现动感画面的展示,为学生们实现梦幻场景的营造。其次教师可以切实依据学生的兴趣方向,通过绘画手段在针对格列佛航行的情景进行不断完善中,完成格列佛相关经历和故事的改编,如教师可以给格列佛周边增加小人形象,铺垫格列佛在小人国故事的展开,从而推动学生立足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景,沿着教师的引导线索逐步激发探索热情,奠定正式美术课程的开展基础。
        2. 积极促进师生互动,培育学生问题意识
        教师在问题情景的创设过程中,必须遵循目标明确,适宜学生的原则,教学情景中的教学问题必须方向指向性清晰,知识针对性强烈,且能够有效适应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水平,才能够切实发挥问题本身的教学进度推进作用,实现对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育。教师在阐述格列佛到达小人国的情况后,可以通过迷惑性的语气提问学生是怎样发现格列佛到达小人国的,调动学生对于本课重点的思考积极性,进而引导学生通过小人国居民与格列佛体型的大小对比,实现学生对于此类美术表现手法的了解和掌握,通过激发与拓展学生的故事性思维,帮助学生将想象融入美术设计,实现学生美术创造力的提升。


        3. 恰当利用真实情景,提升学生审美能力
        教师在情景教学手段运用过程中,应当切实避免所创设情景缺乏真情实感的注入而导致教学功能丧失的缺陷发生。教师在开展情景创设时,需要切实考虑小学生对于美术素养具备的内在需求将解决学生美术学习问题作为目标,引导真实美术教学情境的搭建。教师可以首先在现实中制作一个造型百变的纸质格列佛木偶,然后通过PS等信息技术的采纳,制作该纸偶在小人国的不同经历画面,并通过画面的展示开展对于学生美术知识的讲解,如教师可以运用格列佛抵御外敌画面使学生了解交战双方的体型对比,使学生了解大小对比美术表现手法,或是借助小人国居民杂剧格列佛身上嬉戏交流画面的展现,推动学生掌握身体局部的绘画手法和背景景物的衬托方式。
        4. 注重课堂实物演示,降低学生认知难度
        促使学生在课堂实际教学情景中形成亲身体验经验,能够推动其更为形象直观地形成针对新鲜事物具体内容的理解。例如在美术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传阅形式为学生展示格列佛纸偶,并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力的充分发挥,通过针对格列佛不同动作的摆放和改变,完成格列佛历险故事的构思和讲述,从而通过想象画面与人偶动作的具体结合,解决学生在人物形态绘画方面所遇到的问题和难点,此时,教师则能够向学生提出:如果将你与格列佛替换,你会在小人国有怎样的体验呢?的教学问题,指导学生进行交流,最终通过绘画展现自己的想象情景。
        除此之外,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过程中同样应当注意针对学生的创作条件预设,作品鼓励评价以及课堂成果总结。同样也是通过情景教学创设流程的优化与完善,实现学生美术素养培育重要举措。
        综上所述,在人们的普遍认知中美术等同于绘画的观念根深蒂固,这也有力说明了绘画作为美术表现形式在美术学科课程开展中占据着关键地位。结合当前小学美术绘画课的实际开展情况,教师刻板教学的传统课堂模式普遍具有着束缚学生想象发挥,局限学生思维拓展的教学缺陷,而情景教学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则不仅能够克服这一教学困境,还能够有力推动教师通过心灵沟通手段实现对于学生的情感传递,语言交流,氛围感染和知识传授,实现对于学生美术素养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育。
        参考文献;
        [1]王忠玲.小学美术教育游戏情景教学研究[J].才智,2019(35):112.
        [2]李永萍.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208-209.
        [3]王娅娅.再谈小学美术教学中情境教学的运用[J].学周刊,2019(12):146.
        [4]李卓广.应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51):15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