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熊燕
[导读] 现如今,体育成为现在教学中重要内容,我们在教授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只有学生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身体,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摘 要:现如今,体育成为现在教学中重要内容,我们在教授学生课堂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只有学生有一个健康良好的身体,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开展有效的体育教学任务,能够让学生的精神变得更好,使他们可以用一个良好的状态参与到文化课学习中。本文主要阐述了初中体育教学的困境以及应对策略,并要求教师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给学生带来全新的体验。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初中时期是关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阶段,教师要在这个阶段抓好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锻炼学生的体能。体育锻炼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还可以帮助学生排除一些消极的心态和不健康的思想。因此,老师要注重体育教学,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变更,传统教学的刻板守旧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生动有趣的体育课堂。教师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还有学生体质的差异情况,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让学生爱上体育运动。
1 初中体育教学的困境
1.1教学内容陈旧、不够与时俱进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体育竞技方面,教学内容古板陈旧,没有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教学内容。在传统的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往往只是教给学生一些体育的竞技技巧,让学生自己去学习、去锻炼。等过一段时间后再来检查学生的练习成果,最后根据学生的锻炼情况给出体育成绩。这种方式的教学并不能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起到有益的作用,反而会让学生对体育运动敷衍了事。
         1.2课堂气氛严肃沉闷、乏味无趣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课堂表现,对学生的活动方式有较为严格的控制,学生不能做自己喜欢的游戏,不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运动。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不仅很难体会到体育课堂的乐趣反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变得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甚至厌恶上体育课。
        1.3教学指导层面太多守旧,教条主义明显
        在传统初中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存在太过刻板、守旧的问题。教学内容没有创新、教学的方式没有改变,一味地遵循老旧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对体育运动丧失了兴趣。长此以往,学生的体质状况会下降,影响学生的健康。
2 初中体育教学的策略
2.1以学生为中心,做到了教学观念的改变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的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个人体质状况与情感需求。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会让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想法、关心学生的身体状况,从而制定出适合学生自己的体育课堂。不同于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下学生机械的被动接受,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作为体育课堂的“主人”,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上体育课,让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爱上体育活动。


        2.2让学生走出室内课堂
        传统的体育教学较为注重学生的竞技技巧教学,而对于竞技技巧的教学,教师常通过让学生坐在教室里讲解书本的方式来教学生知识。新课标下的初中体育教学则鼓励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操场,让学生自己接触某一项运动,通过自己的尝试与练习,真正了解和接受这项体育运动。老师要在开始教学前充分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根据学生的体制不同来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出现意外的状况。例如教师可以建议让身体素质好的学生学习篮球、羽毛球等运动,对于身体素质差一点的学生则可以建议他们通过慢跑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2.3教学手段多样化、课堂内容信息化
        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方法来开展教学活动,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在操场上让学生自己去感受体育运动的方式来教学,还可以采用让学生在教室里观看体育视频的方式进行教学。例如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体育类比赛。在学生观看比赛的同时为学生讲解比赛的规则,这也是让学生增加体育知识的好方法。
        2.4创新体育课堂内容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下,教师的教学内容虽然比较简单易懂,但是这样的教学方式较为守旧,不能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兴趣爱好进行教学,这会让学生疲于体育活动,还会让学生丧失对体育的兴趣。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会出现学生在体育课上写作业、睡觉等情况,这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情况来制定独特的教学计划,充分发挥体育课程的特点,让学生爱上体育,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身体、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
        3 结束语
        当学生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体育教学方式是非常重要的,需要老师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帮助学生有效地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使他们能够有效避免因运动训练造成学生身体损伤的情况发生,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发展。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和无趣,需要老师积极创新体育教学模式,并以学生为主进行教学,从而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王上章.初中体育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探索[J].初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4):130.
        [2]陈德源.浅谈新课改下初中体育教师的观念更新[J].初中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6(14):95.
        [3]柯爱红.新课标背景下初中田径教学中的问题与完善措施[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