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笔者基于调查,总结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与评价上存在的问题,并从作业的个性化设计、作业的形式、作业内容和作业评价四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的办法,从而利用课后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增强学习动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 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 语言能力 文化意识 思维品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近两年,一线教师努力将核心素养理念渗透到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等方面,然而针对课后作业的研究仍然较少。
实际上,课后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实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通过作业,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学习的意义和价值,感知语言的结构和用法,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学习方法和策略,养成反思的习惯。科学的作业设计与评价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其独立性和学习能力,实现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努力将作业设计与评价的理念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相统一。
笔者基于调查,总结了当前初中英语教师在作业设计与评价上存在的问题:
一、作业内容缺乏针对性。调查发现,大部分教师会直接把课本配套练习册作为作业的内容,笔者就曾看到有位老师布置的作业为《学习指要》第15-16页,第二课时内容。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与练习册上的内容是不完全一致的,如果机械地进行拿来主义将会导致习题与学生所学知识达不到紧密的关联性,难度也可能会超过学生能力的可接受范围,不利于知识的巩固。
二、课外作业缺乏层次性。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开展了分层教学,关注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差异和个性差异,然而,布置作业时却又出现了一刀切的现象,而事实上不同水平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对练习题的难度需求是不同的。
三、作业类型缺乏丰富性。笔者了解到目前的作业机械练习较多,枯燥单一,几乎都是以巩固语言知识点为主,如单词抄写、课文背诵或者语法练习题。虽然这类作业能使学生更好的应对考试,但是千篇一律的作业形式常常使学生对学习感到倦怠,学时只是被动地完成作业,很难有效使用所学语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在访谈中承认,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常规的习题训练和背诵任务,他们很少会涉及其他形式的作业,因为设计和实现这些任务费时又费力。
四、作业评价缺乏多元性。当前的作业评价,不论是从主体还是从方法来看都相对单一。首先评价的主体通常是教师,学生自评一般都会在月考时稍有涉及,但在常规作业中很少出现,且基本不会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小组互评或者同伴互评。其次,再评价方法上教师往往采用符号标记法,即只进行正误判断,为了反馈的及时性,教师有时也会采用在课上直接核对的方式呈现答案,但很少有评语式评价。教师关注的通常是作业的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参与度和完成率。
基于以上问题,笔者对初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与评价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
一、设计个性化作业,培养语言能力。英语语言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同的学生对四大能力的掌握程度是不同的,教师应因材施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4 Reading “He studies harder than he used to”可以设计套餐式作业套餐A: (1)阅读课文,选择课文中的关键句;(2)阅读课文,摘录并翻译含有used to 的句子。套餐B: 用used to写出Li Wen的过去的问题。套餐C:假如你是一名记者,采访Li Wen并写一篇关于他的报道,向校报投稿。学生根据自己的层次,选择套餐。这样的作业不仅培养了学生语言能力,也使作业成为学生个性发展的园地。
二、丰富作业形式,孕育文化意识。语言学习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的了解,作业设计与文化结合是一种较好的语言学习方式。在不影响教学进度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布置一些趣味性更高,生活气息更浓的作业,使作业的人文性及工具性和谐统一。比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4 Don’t eat in class后,给学生布置制定class rules的作业,先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出2-4条rules, 再小组讨论,然后通过全班表决,选定8-10条rules张贴在教室里共同遵守。这样的作业既运用了所学,又将英语融入生活;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加对文化多样性的理解,提高人文素养和跨文化意识。
三、创新作业内容提升思维品质。通常情况下,根据阅读材料设置的任务一般是单选题检测。但是,单一的训练客观题容易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可以换种方式增进学生的理解力,例如在学习了人教版初中英语九年级Unit 9 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后,根据学生普遍喜爱音乐的特点,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搜索My favorite singer/star的相关信息,并完成表格。
当学生对the reasons why you love him/her进行思考的时候,自然会对文本有一个比较深入的理解,有助于提升思维品质。
四、采用多元评价增强学习动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还特别提到了课程评价,“要尽可能做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形式和内容的多样化,评价目标的多维化。评价应反映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的主题地位,发挥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应健全多元评价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供一些自我评价,同伴互评和小组评价的机会,将作业变成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4 方位介词后,可以布置学生先画出自己的房间,在组内介绍自己的房间,以达到培养语言能力的目的。如,My books are on the desk. My schoolbag is on the chair.等。小组评价时,可以从图画和语言表达两个方面开展。多维度的评价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尊重,进而在完成作业成就感的激励下,大大增强继续学习英语知识的兴趣与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审视自己的作业,也学习和纠正其他人的作业,取长补短。这种模式不仅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了查漏补缺,培养了思辨能力,而且其沟通能力和交际意识也可以得到锻炼。
作业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起到的辅助作用也不言而喻。只有当学生真正把完成英语作业变成自觉行为时,英语课堂教学的延伸才能达到实效。然而传统的初中英语作业模式存在内容缺乏针对性,类型缺乏丰富性,评价缺乏多元性的问题,已无法适应新课标的培养要求。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与评价离不开英语核心素养的指导,教师要依照新课标的要求,优化作业设计与评价,努力使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维目标得以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 陈燕飞,初中英语新型课外作业设计的实践,English Teachers, 2018年第9期;
2. 姜晶,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优化策略,海外英语,2019年第2期;
3. 吴天命,初中英语课外作业设计艺术叹息,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