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城者,攻其心;攻英语者,攻词汇----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及进攻策略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潘光蕾
[导读] 高中课程,最让人头疼的除了高中数学,就属高中英语词汇了。而对这一点,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教了一批又一批高中生的中学英语教师了。
        摘要:高中课程,最让人头疼的除了高中数学,就属高中英语词汇了。而对这一点,感触最深的莫过于教了一批又一批高中生的中学英语教师了。英语词汇,对于相当一部分同学,好比抹了黄连的红烧肉,真的想吃掉,可也着实让人难以下咽。故而就自觉地放弃了英语这个一百五十分的大科,任其自生自灭。对于这块难啃的骨头,我们烟台爱华双语学校高中英语组,在国家特级教师陈云珠校长的带领下,真真切切地把这块骨头带着学生细细地透透地啃了一次。究竟我们是怎么啃的呢?滋味如何呢?在解释这之前,我们有必要先谈谈词汇在英语学习中的地位和我们学校的生源状况。结合着二者的情况,能更好地诠释我们啃骨头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英语;英语词汇;策略
         (一)词汇之对英语好比血肉之对木乃伊---没有足够的词汇,英语学习寸步难行。
1.和喵星人对话---憋不死也得愁死
        三十分的高考听力,除了理解和辨析能力,几乎全靠词汇的支撑。毫无疑问,听力需要的正是学生对信息的提取能力。而提取信息的前提,完全建立在一定的词汇量的基础上。而一旦没有足够的词汇做支撑,即使一天练十套听力题,也毫无意义可言。因为对某些学生而言,听着主播读的英语,跟听喵星人毫无区别。心里干着急,却是一句听不懂。俗话说的“像听天书”,说的就是一部分学生的这种真实感受了。也就是说,只有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有可能成功地在听力语音中提取有效信息。词汇,是提高听力能力的必要前提。
2.盯着一份“甲骨文”试卷,你能答对几道题?
        我为什么要提到“甲骨文”呢?众所周知,甲骨文是咱们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种文字。不是专家,没有相当文学造诣和考古知识的人,辨认起来那是相当的困难。而对于词汇掌握不好的同学而言,做阅读题时,那一个个映入眼帘的单词,就好比一个个甲骨文字。即使认识几个“a,is,I,he”,读起来也好比龟壳上那一串串陌生的符号夹杂了几个“abc或者123”,依然让人困惑不已。想要做对题,就更是天方夜谭了。由此可见,词汇在阅读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3.哑巴吃黄连,赶巧不会写
        中国有句俗语,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我倒觉得后半句可以稍微改写一下。觉得苦,可以吐出来呀。说不出,他至少可以写出来呀,只要他会写字。而我们的同学,一旦词汇掌握的不好,那就不仅仅是觉得苦那么简单了,在高考作文中吃的亏真的好比失荆州的刘备,简直痛心疾首。我们深知:从2020年,我们山东省的英语高考题中的作文,由原来的一篇(25分),变成了现在的两篇(40分)。作文占了总分的近三分之一。由此可以看出作文在整个高考当中的比重了。如果说听力听不懂,文章看不明白,尚且还可以蒙个选项,碰碰运气,而面对作文,需要输出词汇时,对于那些可怜的孩子而言,真的还不及哑巴吃黄连那股滋味。
(二) “给我一颗小树苗,我可以培养成参天大树”。可如果给我的,是一颗草种呢?
        我们学校--烟台爱华双语学校,是二零一六年夏天刚刚成立的一所全封闭式私立学校。固然我们的师资力量十分雄厚,硬件设备也相当给力,然而对于多数的家长而言,谁也不愿意将孩子一生中至关重要的三年高中生涯,交给一个刚刚成立的新学校。我们的高一生源,大家就可想而知了,都是那些考不上公立高中的孩子。大家可想而知,我们面对的,是多么“强大”的阵营,是多么有挑战性的“队伍”。几乎所有的英语老师都望而却步,眉头紧锁:这,可怎么教呀?还好,我们有英语的领航人---陈云珠校长。(原烟台一中校长助理,国家特级优秀教师)下面我就详细地跟大家分享一下我们“杀敌”的具体方案:
         1.满桌肉品摆在面前,他说“对不起,我吃素”。

我将如何?
        既然提到词汇这块带肉的骨头在英语各个习题模块中的地位如此之重要,我们首先得让学生看到足够的诱惑,让他们从心理愿意去吃、去尝试啃这块“带骨头的肉”。如果你摆出各种方法烹饪出来的肉品,什么炸丸子,炸里脊,红烧排骨,糖醋排骨,人家来一句“我喜欢吃素,对肉丝毫不敢兴趣”,那我们是不是就自动放弃呢?当然不是。我们要挖空心思想出一切办法来引诱他们,让他们看到这块“肉”的好处和魅力所在。比如跟他们说学好了英语,首先也是最直接的是有益于高考。其次,什么大学四六级呀,考研呀,都与我们的英语脱不了干系。另外看英文电影,去外企工作,出国旅游等,都是我们可以做工作的切入点。只有慢慢地激发出他们的“想吃的欲望”,我们下一步的工作才能事半功倍。
2.想吃到“肉”,就得有不怕苦的毅力
        孩子们刚刚因我们对肉的说辞所蠢蠢欲动时,我们必须乘胜追击,让他们晓得,红烧肉诱人,即使近在眼前,也绝非唾手可得,要吃到必须付出一定的努力方可。此时,我们继续对孩子们进行第二轮“洗脑”,什么“铁杵磨成针”,“水滴石穿”,什么“功夫不负有心人”,什么“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多管齐下,最终一个目的:要让他们知道,想学好英语,不是三分钟热血就搞定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我一直跟自己学生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学好英语的,没有笨人,只有懒人。就是要多多鼓励孩子们要坚持下去,切忌半途而废。
         3.寻找“敌人的弱点”,制定相应的策略
        所谓沙场不能做莽夫。首先得找出他们的不足在哪。通过检测,我们发现爱华学生的弱点主要是词汇差,语法更是一窍不通。陈校分析说,考虑到学生们薄弱的基础,不能死板教条地一开始就按部就班地讲高中的课本。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做好学生们初高中的衔接。而对于这些英语水平极差的学生,当务之急是帮他们把初中的知识巩固、梳理起来。于是,我们的战士们就想办法找到初中的课本,利用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愣是把初中的基础知识,语法结构等,都事无巨细得给学生们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让他们至少明白一些英语学习的基本素养。
        4.当北京人去广东经商却听不懂广东话时,只能努力去学
        大部分中国学生学的几乎都是哑巴式英语,就是只会认,读不准,更不敢说。尤其是有些同学在三十分的听力上经常出现不如意的情况:看看材料,单词我都认识,怎么就是听不出来呢?这就好比一个北京人到广东去做买卖谈生意,合同上的汉字都认识,可是广东话却听不懂,那怎么办?要想顺利地进行相关的商业活动,更好地沟通,只能努力去学当地的广东话。而我们陈校教导我们时经常就这样说:“一门语言,只有音读准了,说出来才漂亮。要学好,就得张嘴。要学好,就得读准。”所以我们在给孩子们梳理初中知识的同时,每天在鼓励学生进行词汇的背诵之前,还要纠正和训练学生的发音,前前后后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音标集中从头到尾挨个纠正,学生张口读单词时,也时时进行提醒。
        5.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客观地说,以上所有一切全是“战前准备”。接下来才是真正需要奋战的时刻。我们除了让学生背诵课本上的单词,会利用一切机会,把各个渠道搜集的新单词,都纳入学生记忆的名单。比如听力练习,一般学校仅仅让学生听完了就对对答案,错了的就再听一遍或者看看材料。而我们陈校长则指导我们把听力材料里出现的新单词和重点单词及用法,都给学生整理出来,详细讲解后让学生反复背诵。
        现在的英语学习不同以前,无论是词汇还是阅读和写作,都要结合着英语的学科素养: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如此一来,把英语学科素养融入到教学的每一步,再难的骨头,再诱人的“红烧肉”,孩子们都能囊入口中。
参考文献:
【1】孙海鹏. 词性教学在高中英语中的重要性及策略[J]. 中学生英语, 2019, 000(008):P.46-46.
【2】叶海燕. 高中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调查[D]. 东北师范大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