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促使学生在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能够持续学习,广东省大力推动线上教学,文章通过调查疫情期间广州市部分中学线上教学情况,总结线上课堂教学经验,为下一阶段更好地进行线上教学和促进本学期线上线下教学更好的衔接、保障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线上教学,居家学习,中学,优化建议
一、引言
为帮助学生在“疫情防控延期开学”期间进行有效学习,根据《广东省教育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自2020年3月2日开始,广州市各中学先后开展线上教学。各校教师采用录播、直播、答疑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各类线上教学平台对学生进行居家学习指导,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效。
二、近一个月线上教学现状调查
开展线上教学一个月以来,各校教师利用各大教学平台化身“直播高手”、“网课达人”,倾心打造精彩课堂。为了解线上教学的现状,总结经验教训,我们面向部分高中学生进行了一次线上学习情况的调查,共派发了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了812份,回收率为81.2%。调查结果及分析如下:
(一)网络总体顺畅,学生们对“直播课堂”的接受度较高
针对“线上学习时网络顺畅度很好”这个问题,20.6%的学生非常同意,61.3%的学生基本同意,这说明线上教学的网络条件得到了基本保障,但仍有7.6%的学生认为网络顺畅度不高(如图1),如何解决这部分学生的问题,也将影响后续的教学开展。调查结果显示,相比纯粹的网络或电视视频课,78.9%的学生认为“直播课堂”的线上教学效果更好。“直播课堂”通过实时弹幕、语音文字交互等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实现了学生与老师的线上互动,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能让老师实时地接收到学生的反馈并作出调整,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喜爱。
(二)学习兴趣和课程参与度差强人意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数据分析,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程参与度差强人意。其中,关于“线上教学是否更能激发你的学习兴趣”,选择“非常同意”和“基本同意”的比例为10.7%和36.5%(如图3);关于课堂发言情况的调查,“认为班上的同学上课非常活跃”,有15.4%的学生表示“非常同意”,41%的学生选择“基本同意”(如图4)。这说明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将近一半的学生能逐渐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从盲目地被动学习转向有目的地主动学习,但也为下阶段任课老师如何精心备课,活跃课堂气氛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图3:线上教学更能激发你的学习兴趣
(三)作业量适中,其中数学作业花费时间最多
学生们普遍反馈任课教师布置的作业量适中, 10.3%的学生两个小时内能完成作业,34.4%的学生3小时内能完成作业,38.1%的学生4小时内能完成作业,需要5个小时以上完成作业的学生仅占4.4%(如图5)。其中,92.2%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花费时间最多(如图6)。任课教师应继续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反馈,合理调整和优化作业布置,尤其注重提高学生在薄弱科目上的学习效率,以促进线上线下的衔接,真正保障教学质量实质等效。
图5:平均每天做作业的时间

(四)大部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有待提高
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要求较高,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学能力比较弱或者非常弱,认为自己自学能力一般的占45.8%,非常强的和比较强的仅占4.93%和35.7%(如图7)。有超过1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自律能力比较弱或者非常弱,选择自律能力一般占45.94%,非常强的有2.46%,比较强的有21.88%(如图8)。这说明大部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有待提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度依赖教师的监管,而线上教学对学生的自学自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正是造成两极分化的重要因素。
图7:自学能力
(五)大部分学生在家学习时间不比在校少,但教学效果不佳
认为在家的学习时间比在学校长和差不多的学生分别占了15.36%和37.39%,(如图9),超过了人数的一半。但是,当问及在家学习的效果时,41.16%的学生认为比在学校差一些,18.99%的学生认为差很多(如图10)。这说明线上教学的效果还难以得到很好的保障。
图9:在家学习期间,每天的学习时间
(六)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和建议
学生们反馈的线上教学的不足和建议集中在:网络不稳定,答疑反馈少,课堂效率低,学习效果不好,无法专注容易走神,眼睛受不了,资料零散发布,课前预习量大,建议录播或回放等。
图11:目前线上教学的不足之处和建议
三、线上教学的优化建议
基于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结合教学实践中的相关经验,我们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一)整合优质教学资源,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学校应对教师进行线上教学平台和工具的使用培训,教师也应在线上教学实践中主动熟悉教学平台,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整合多种线上教学模式,切实提高线上课堂效率。考虑线上课堂的时长和效率,建议降低或拆分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掌握情况适当放慢教学进度。课中多关注学生学习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方法,丰富教学内容;课后加强答疑辅导,确保教学目标的落实。
对于录播课堂,应避免满堂播放视频,长时间无互动的观看容易使学生专注度降低和眼睛疲劳。针对学生“容易走神”的现象,建议压缩视频课堂容量,以15分钟为上限提前录制或精选针对重难点讲解的“知识胶囊”,教师在线上课堂播放并即时加以点评答疑。
对于直播课堂,课堂开展形式应以简单、有效为原则。考虑线上教学的抽象性和延时性,建议以最多30分钟为有效指导时间设计课堂,其中10-15分钟为教师针对教学目标中的重难点问题或学生预习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指导,15-20分钟为互动和答疑时间。课中应提高互动频率,多停下来关注学生学情。课后应分享电子课件、电子讲义或电子板书,建议保存课堂回放以便学生根据自身需要重复观看,避免部分学生因网络问题错过学习。
教师提供微课、课件等线上教学资源辅助学生学习时,应注意平台和资源的统一化管理,以降低学生跨平台学习和下载资料所产生的额外时间成本。
(二)优化学习任务管理策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进度和任务内容的设置宜以备课组为单位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统一安排,避免因教师对线上教学适应程度的不同而产生教学进度、难度和任务量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可布置不同难度要求的分层学习任务;充分利用线上学习查阅资料和即时互动的便利性,适当布置拓展思考类、课题研究类的学习任务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完成。如数学科目可布置基础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三个梯度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学力差异设置必做题和选做题,以减轻学生负担。
任课教师应给出每日任务清单,建议每科勿多于两个任务,以降低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的难度和时间。尽量使用学生现有的纸质资料,减少学生使用电子屏幕时间。教师应提醒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对任务完成情况及时进行总结反馈,并收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在课堂上有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讲解。
(三)完善信息反馈机制,保障教学质量
教师应随时关注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情况,以便及时调整线上教学指导策略;各科备课长负责组织集体备课工作,拟定线上教学计划和作业练习安排,跟踪教学目标的落实情况;班主任负责落实学生线上学习的动员组织工作,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和心理需求,强化与任课教师、学生和家长的沟通互动,根据情况不断优化线上教学模式。
正式开学后应根据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对薄弱知识内容进行重点讲解和巩固加强,以确保线上线下有效衔接、平稳过渡。可考虑在常规教学中适当借鉴和整合线上教学的模式与方法,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优化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金勇.把握资源开放机遇,推动从学生学习到教师学习.中国电化教育,2020(3)
[2]焦建利等.疫情防控背景下“停课不停学”在线教学案例研究.中国电化教育,2020(3)
[3]宋灵青等.精准在线教学+居家学习模式:疫情时期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途径.中国电化教育,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