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珍珠鸟的外形特点、活动范围,理解“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3、感受人与动物之间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品味文章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小朋友们,老师这儿有几张图片请你们来欣赏一下。(出示图片)。
能说说看过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吗?(学生谈感受)
2、刚才我们一同感受了小女孩与动物之间那令人震撼的亲密接触的一幕,这节课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走进冯骥才老先生写的《珍珠鸟》这篇课文,冯骥才老先生既是作家,又是一个画家。他也曾经养过鸟,这节课让我们去深入感受作家冯骥才和珍珠鸟之间那浓浓的情谊吧。
3、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画出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句子。
2、把自己画的句子读给同桌听。
三、品读课文1、2自然段,感受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
1、 教师:朋友送给了作者一对珍珠鸟,他给鸟儿们安了一个家。
2、 出示图片:垂蔓蒙盖下的鸟笼。正音“蔓”。
教师:瞧,这就是那对珍珠鸟的家,如果你就是那对小鸟,你想给自己的家起个什么名字呢?先请同学们读读课文1、2小节,然后来说说你起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3、 交流“给家起名字”,说说为什么起这个名字。
4、 教师:从作者为这对珍珠鸟安了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家,你体会到什么?(作者对这对珍珠鸟的喜爱)
第1、2自然段中哪句话最能表达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
5、 朗读1、2小节。
让我们带着作者的这份喜爱之情,一起读读1、2小节。
四、品读第三自然段,感受珍珠鸟的可爱及作者对它的喜爱。
1、 教师:三个月过去了,那绿蔓愈发繁茂了,突然有一天……
听录音(鸟叫声)
我猜想,是他们有了雏儿,小家伙长什么样呢?
2、 学生自由第三小节,画出小珍珠鸟的样子和作者关爱小珍珠鸟的词句。
3、 学生交流读出课文中描写小珍珠鸟的句子。
从这些语句中,你还读出了什么?(读出了作者对小珍珠鸟的喜爱、作者观察仔细、小珍珠鸟胆小好奇)
4、作者在对小珍珠鸟的外形描写中运用了怎样的写作顺序?
5、 教师:想看看这个小家伙的图片吗?
出示图片:小珍珠鸟
谁来跟它打个招呼?
你觉得这个小家伙怎么样?(可爱,美丽)
这么美丽、可爱的小家伙,你们喜欢吗?谁来把这句话读好了?指导读好句子。
6、 指导朗读第三小节。
作者跟我们一样,也是满心欢喜,带着这种感情齐读第三小节。
7、作者多喜欢这只珍珠鸟呀,他多次称它为“小家伙”,找找这些句子,读一读。
8、如果把“小家伙”改成“珍珠鸟”,读起来会有什么不同?自己试着读一读。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小结:作者对珍珠鸟的喜爱之情就在一个个“小家伙”中表现出来了。
五、品读4、5、6自然段,感受珍珠鸟对作者的信赖。
1、 理解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作者的。
教师:作者喜爱这只小家伙,那这珍珠鸟又是怎样逐步信赖作者的呢?读读课文4-6节,把能表现小珍珠鸟一步步信赖我的词语、句子画下来,并画出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同桌交流找到的词句)
(1)出示: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A、这段话中哪个成语最能表现出小家伙淘气的神态呢?理解“神气十足”。
“神气十足”是个什么样子?能做个姿势给大伙儿看看吗?珍珠鸟在神气十足地做什么?谁能把珍珠鸟神气十足的样子读出来。
B、理解运用:珍珠鸟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想象一下,一会儿它又去做什么了呢?
(2)过渡:珍珠鸟的活动,我都不管它,所以——出示:渐渐地它胆子大了,竟然落到了我的小桌上。它先是离我较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然后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瞧瞧我的反应。后来,它完全放心了,索性用那小红嘴,“嗒嗒”啄着我正在写字的笔尖。我用手抚一抚它细腻的绒毛,它也不怕,反而友好地啄两下我的手指。
读这段话的时候,老师建议你把自己当做这只小珍珠鸟,这样你会读得更好,体会也会更深。
小珍珠鸟们,现在老师就是你们的主人,谁愿意和我谈谈心呢?(一天,你竟然落到我的小桌子上,说说你来干什么?你怕我吗?为什么?你“嗒嗒”啄我的笔尖想干什么呢?我抚摸你的绒毛时,你感受到了什么?)
珍珠鸟像是一个调皮的小孩子,一步一步接近我,试探我的反映,在它淘气的背后,是作者无声的关爱和精心的呵护!。带着这种体会把这段话读给同桌听。
引读:在作者的悉心照顾和真诚关心下,珍珠鸟放心大胆地、一步步地接近作者、信赖作者,甚至和作者成了形影不离的好朋友。白天——傍晚——
直到父母的再三呼唤中,小家伙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我。可见他越来越信赖我。
2、理解信赖所创造出的美好境界。
出示:有一天,我伏案写作时,它居然落到我的肩上。我手中的笔不觉停了,生怕惊跑它。不一会儿,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上睡着了,它睡得好熟哇!不停地咂嘴,大概在做梦呢!
A、当你看到这幅温馨的画面时,有什么感受?
B、指导朗读。
C、小家伙睡得这么熟,它的梦一定也很美很美。
六、总结课文,理解“信赖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1、出示: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1)再读这句话,换一种说法。
对比两个句子: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信赖,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反问句加强了语气,加深了读者印象。)
2、理解信赖。
大家对信赖有了自己的理解,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七、拓展延伸
1、本文中,冯骥才老先生描绘了一幅人与小鸟之间互相信赖的幸福画面,课前老师给大家欣赏的一组图片也让我知道人类与其他动物也存在这样的真情。
(出示图片)
小女孩与猛兽亲若一家,人与自然是可以融为一体的,不仅是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又何尝不是如此?
(出示人与人和谐相处的图片)
看完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
是啊,怪不得冯骥才老先生说: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
小练笔:试着仿照作者的内心感受,写一句有关信赖方面你自己的格言。(学生动笔,写后交流)
2、课文阅读推荐:《我的野生动物朋友》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小蒂皮在非洲与各种野生动物朋友生活在一起的动人故事和亲身感受,值得一读。
八、总结全文
同学们,只要我们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相互信赖,老师相信人与动物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让我们在座的每一位老师,每一位同学呼喊出这让世界变得美好的一句话吧!(出示: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