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吴娉月
[导读] 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详细阐述了未来一定时间内小学课堂中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并就信息时代的小学教学方法展开讨论且得出了几种具有实际意义的教学方法,对未来新信息时代的教学方法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开放性、普遍性、高效性、及时性等特点,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具有较大的开发价值。教育内容、信息技术教学工具为传统的数学学科研究模型调整了思路。在现代信息技术领域的教学强调了学生团队精神、时间空间概念以及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新课改背景下,国家愈加重视青少年综合能力的发展,信息素养也成为考察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指标。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该计划将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向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高度。
        1培养学习兴趣及良好的学习习惯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具有身心发展不完全,好动,精力旺盛等特点,且其中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成为了课堂教学最大的难点。那又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来,使低年龄段的孩子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更高、集中时间更长呢?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来将他们引导到学习中去,众所周知,传统的平面教学是枯燥且缺乏生趣的,而信息技术则可以帮助教师将书本上的知识以小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展示出来,例如《平面图形的认识》,单纯的让孩子们记忆图形,可能完全达不到想要的教学效果,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将索要讲授的知识内容以学生感兴趣的拟人化来表达出来,将图形人物化,不断的引导学生抛出“为什么”等一系列问题,之后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不断加深学生的记忆,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知行合一,打破传统教育的书面教育
传统的书面教育常常因为条件的局限性,将知识的传授停留在仅仅让学生“知”的层面,只是让学生了解了怎么做,而实际上最好的教学方法则是让学生不仅学会了知识点,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将知识点融入平常生活的情景里来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怎么做,所谓“知行合一”
一个知识点只有当学生可以在生活情景中灵活运用的时候,才算是完成了教师的教学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将这些做到完美是需要信息技术与教师配合的,互联网丰富的信息可以帮助教师模拟各种不同的生活情景,并将生活情景以小学生们感兴趣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们有很强烈的带入感,来完成将知识点停留在渐层记忆转换到深层记忆的过程,做到让学生“记则深,用则灵”。
        3在记忆教学上培养学生的探索发现精神
3.1图文结合,发散思维
相比较于一个知识点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向深处自主思考由这一个知识点发散出来的其他知识点,来将学生的被动学习转为主动探索。

而这个过程仅仅靠教师的口头教授是完全不够的,还需要图文结合,实物展示等过程,将信息技术运用于课堂可以帮助教师通过建模,幻灯片展示等来让学生投过现象来了解事物的本质,引导他们发散思维,想跟深层次去不断的探索。
3.2将抽象与实物结合,帮助学生发现更多
在数学的学习中,抽象与具体事物相结合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而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更多的是培养孩子的抽象思维,为中学的学习打下基础,每一个人的思维形成都首先是直观思维,然后才是抽象思维,所以小学生的学习就需要通过实物的直观展示来帮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初步的抽象模型,这一点在几何的学习中尤为重要,例如角的学习,教师们可以通过电脑,来筛选出符合教学需要的图形,并帮助教师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来引导学生思考更多关于角的知识,从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的角度出发,可以使教师更加轻松达到教学目标。
4用信息技术来突破教学重难点
4.1直观感受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
重难点往往是指一节课上需要着重掌握的知识点和难以掌握的知识点是一整堂课的中心。数学课堂上的重难点,如果仅仅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语言讲解,是很难让学生们去理解的,这时候就需要信息技术化的手段来帮助教师,把这些知识点转化成图文结合的方式,通过学生大脑对于图形特殊的理解能力来理解整个知识点,正常情况下,这种记忆方式比学生们仅仅靠老师语言传授来理解记忆某项东西要更加深刻。
4.2模拟场景,帮助掌握
小学数学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理解知识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可以灵活运用知识点,小学数学的知识点大多数都是由生活场景演变出来的,所以我们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从知识点上还原生活场景,让学生们在这些场景中可以体现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从而让老师可以更加准确的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3师生互动,活跃课堂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拥有活跃的课堂气氛是保持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方法之一,而信息技术手段的融入,可以丰富教学方法,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例如在做某些应用题的时候,可以通过建立具体的事件模型,来促进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也可以让老师从中了解到学生在哪一方面的知识掌握薄弱,从而做到有针对性的授课。同时,这种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计算应用能力。
3结束语
现如今,是一个技术发展快速的时代,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教育来说,需要教师们多方位角度的了解学生,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来了解每一个学生,在数学课堂学习上的,优势以及薄弱项,通过应用电脑的数据分析来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达到让学生们真正理解掌握知识点,做到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育教学可以给教育工作者带来新鲜感,同时也可以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给枯燥的学习增添直观、生动的体验,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杜君慧.小学信息技术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对策[J].科技资讯,2020,18(10):95+97.
        [2]畅肇沁.新时代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教学与管理,2019(36):30-32.
        [3]王静.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实践[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0(Z1):165-16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