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铸就小茶匠” --浅谈陶茶文化对现代幼儿培养的重要性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9期   作者:李紫霞
[导读] 陶艺和茶艺是中国文化之萃,
        【摘要】陶艺和茶艺是中国文化之萃,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已经深深孕育着华夏五千多年的中华人民。当今时代,开展幼儿陶艺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是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念。陶艺环境下拓展茶艺教育有着密切关系,在幼儿素质教育的领域里,陶瓷文化和茶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在幼儿教育中引入陶艺和茶艺教育,是一条提升幼儿艺术修养,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现代化社会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素质教育下产生的"社会产品"应该是使孩子们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多元化人才。本文试以中国陶艺文化和茶文化对幼儿在成长的道路上塑造文明礼仪的人格有着一定的重要性。
        【关键词】陶艺教育  茶艺  幼儿礼仪  重要性

一、陶艺教育走向幼儿教育论坛的必然性
        中国作为陶瓷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半个世纪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让这门艺术在我们的孩子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只有让幼儿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维系着文明的进程。
        陶艺充满了纯天然的气息和生命力,对孩子亲近、回归自然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在陶艺教学中我们应当发展幼儿使用原始材料的本能,在陶艺活动中回归本真,寻找自己,发展自己,塑造一个个全新的幼儿心理世界。
        玩泥巴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开始,他们尽情感受泥性的柔软、成型的随意:切、割、捏、撮、盘、印、拍、压、撕、戳、刻、划,各种方法,再加上工具的运用,尽兴地宣泄自己的情感,手中的泥会变得千姿百态,无形之中全方位地锻炼了身体,培养了孩子形成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化为良好的品质。
        我国教育部十分重视陶艺教育渗入到幼儿学习中,陶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幼儿直观地、生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幼儿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幼儿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幼儿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
        爱因斯坦曾说过“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艺术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开启幼儿的智慧是陶艺教育的益智功能,陶艺作为三围空间艺术,是最能激发幼儿空间形象思维的一种艺术形式,幼儿还可以通过陶艺制作的一系列较复杂的过程,培养做事的条理性,潜移默化中强化了幼儿的逻辑思维。
二、茶艺文化渗入幼儿园教育教学的实践性
        茶艺作为一种文化,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德育作用,展示了我国丰富的茶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在德育为先的教育背景下,具有中国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内容对于3~6岁的幼儿来说,不仅能够了解国粹,还能够培养幼儿爱祖国的情绪,我们在设计游戏时可以加入一些民族特色的内容,让它们与时尚相融合,碰撞出更亮丽的火花。
        在幼儿全面教育中引入中国传统茶文化,可以给幼儿带来更为丰富的审美体验,使幼儿在中国茶文化的教学之中发现美、感受美、评价美和创造美,从无意识的感知到有意识的模仿,给幼儿带来更多的审美体验。如:茶文化中的茶诗、茶词在音乐、图画的搭配教学中,可以使幼儿产生极为直观的审美体验领略到中国茶文化的艺术魅力,进而增进对茶文化的感知和审美观。

  
三、陶艺和茶艺教育多元化意义
(1)二者兼为启蒙教育
        幼儿教育重在对幼儿进行科学和艺术的启蒙教育,陶艺、茶艺启蒙教育给幼儿以真的启迪、善的熏陶、美的享受。泥、水、茶、火是人类走向文明的开端,加上釉料的洗礼更是变化莫测,其中蕴含着物理、化学的基础知识,幼儿对柔软的泥土变成硬邦邦的陶器过程产生了兴趣。而泡茶礼仪是幼儿礼仪启蒙教育的开端,在好奇与探讨中培养孩子科学探索精神,在实践与感受中塑造幼儿良好的人格,是启蒙科学的导火线,是科学与艺术形成有效的结合,同时推动艺术的发展。
(2)有利于塑造审美观,培养稳重的性格
        学前教育阶段,对于个人成长而言,如同孩童学走路的起点时期,在这一阶段中幼儿的很多方面都还未形成,如果能够抓住这一关键时期引导幼儿形成良好的方面,有利于促进整体的进步与发展。陶艺文化和茶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比如说制陶烧陶赏陶、优美的茶诗、有趣的茶话、好看的茶艺等等,在学前教育中渗透陶茶文化,不仅能够带给幼儿丰富的审美体验,而且也能够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在学前教育中渗透陶艺和茶文化,让幼儿在接触茶礼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审美观,同时养成稳重的性格,有利于为日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利于提高认知能力,激发学习兴趣。
  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学习生涯的起点,在这一阶段中激发幼儿对学习的兴趣,能为幼儿的学习活动创造一个良好的前提。为了在学前教育阶段培养幼儿良好的认知能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陶茶文化中的许多文化因素既充满乐趣又动态十足,比如青花瓷表演、采茶歌、茶艺表演等,因此,在学前教育中渗透陶茶文化,充分运用陶茶文化中的相关因素,将听觉体验和视觉体验有效结合在一起,以此来发挥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提高幼儿的认知能力等作用。
(4)继承发扬,根系文明。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不仅要铭记历史,而且也要继承与发扬历史中衍生出的历史文化,陶茶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与古代哲学和人文文化紧密相连,在学前教育中渗入陶茶文化,促使幼儿从小接受陶茶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幼儿对陶茶文化的继承意识,在丰富幼儿情感体验的基础上加强幼儿对中国茶文化的情感认知,从而对幼儿的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5)幼儿陶茶文化教学与各学科的整合。
        著名美学家滕守尧曾指出的:“现代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艺术可以在各学科中发挥核心辐射的作用,艺术必须融合或辐射到各个学科中,各个学科的教学过程也因为艺术的辐射而变得更有趣味”。
    陶茶文化的教学作为一种教育的载体具有整合性。首先,陶艺教学和美术教学中的手工制作、雕塑、幼儿绘画等相整合,茶艺教学与幼儿语言社会中的礼仪品格培养相整合。当幼儿把平面的绘画内容用陶艺的形式立体地呈现出来时,就已意识到其实绘画与陶艺是相辅相成的;其次,陶茶文化于艺术、语言、社会等领域自然地、有机联系地整合,以陶茶文化教育为载体,发挥陶茶文化的核心辐射作用;再次,利用其它学科的教学活动给幼儿带来的情绪体验进行陶艺创作和茶艺表演,如,语言活动中学的一个童话故事,体能活动中学的一个锻炼动作,音乐活动中的一段优美旋律等等,给幼儿带来的心灵震撼都可用陶艺和茶艺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陶艺教育和茶艺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它与其他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幼儿在陶茶文化教育活动过程中,将获得有关认知能力,有效地迁移到新的认知情景中。 
        “陶艺铸就小茶匠”是当今幼儿教育论坛上的一个良好教育契机,陶艺和茶艺二者相互融合,共同渗透到其它教学领域中,培养幼儿成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创造的多元化人才。


参考文献:
[1]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资源——陶艺 [J].  孔起英  庄新宇

[2]儿童茶艺指导用书  幼教版  [J]. 大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