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迁移,让学生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库尔班妮萨·苏来曼
[导读] 教学片段:自学过后,教师直接提问:“整数中的四则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适用吗?请举例说明。”
        摘要:教学片段:自学过后,教师直接提问:“整数中的四则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适用吗?请举例说明。”时,学生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说起的现象。虽然老师进行提示引导,但学生仍感到费劲,难以回答。如果老师采用这样的措施,所提问题逐步的、铺垫的,先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一下所学的整数运算定律并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是否能较好利用它来构建新知——小数的运算定律与整数相同;也可以在课开始时,首先复习运算定律,而后展开新课,这样会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知识的形成。教师如何“讲”就成了这节课关键。
关键词: 小学数学;迁移能力 ;培养
        今天上了一节四年级的数学公开课,课堂内容整体感觉有些平淡,课的开头和过渡还可以,但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兴趣方面有些不足。现在仅从我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谈谈自己对一些问题的处理方法和看法。
        课中有一个这样的片段:自学过后,教师直接提问:“整数中的四则运算定律在小数的运算中适用吗?请举例说明。”时,学生有些茫然,不知从何说起的现象。虽然老师进行提示引导,但学生仍感到费劲,难以回答。
        有关整数的运算定律的知识是前面所学知识,学生有些遗忘,容易导致学习过程中发生困惑较多。在这种被动状态下,学生没有积极主动的行为和体验,即使老师一再启发得到了,但也不能举一反三,造成后面学习的困难。

如果老师采用这样的措施,所提问题逐步的、铺垫的,先以提问的形式回顾一下所学的整数运算定律并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学生是否能较好利用它来构建新知——小数的运算定律与整数相同;也可以在课开始时,首先复习运算定律,而后展开新课,这样会更容易让学生感受学习的快乐,感受知识的形成。
通过网上能力培训第一模块的学习,我再来看这堂课,我有了不少启示。在备课中过多关注教材,以本为本,轻视学情分析,上课时通过读、讲、练、做来提高课堂效果一定会很费劲,学生在读书(自学)中,应该有的放矢,在这个过程中,会看书的学生已经开始了一些思考,已经在收集自己相关的经验。教师如何“讲”就成了这节课关键,讲什么?问什么?促使学生有效学习的关键,就是要把握将学生不会的或是遗忘的,而不是教师认为的课的重点和难点,这样更容易为学生架起学生自我的经验与学习内容的对话。适量的的练,应该是在讲之后的应用,只有这样才可能出现相异构想,从而才会有有效的“议”,而“议”就能促进和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教学相长,应以学生的学为主导,因学定教,因学施教,教师不能拘泥于教案,要根据学生实际、课堂实际活用教案,教案是预案,在备课时多备可能性,注重学生是有动态差异的,教学环节及组织方式的确立尽可能把学生这个动态因素考虑进去。但只是构想和预设,再完美的预想与实际总有差异,在实际运用中一定要活用,这样的课堂才是促进学生学习的课堂。
所谓学无定法,教无定法,学好就是好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对课进行简单的预设,把备学生放在教案中,让课程能向自己的方向前进,但是这还不够,教师的课堂应变能力,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和突发问题的突破能力,也是教师把握课堂的能力展现。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依据课本,还要跳出课本,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也是教师成长的实践过程。



参考文献:
廖建江?-?小学生:教学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