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题《质量守恒定律》为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的第一课时内容。
从懵懵懂懂走进化学世界,尝试着制取并认识空气中的氧气,到用微观视角认识原子、分子并能宏观分析物质的组成元素,再到准确的书写各种物质的化学式,化学学科的知识体系越发有了模样。知识的储备让量变有了质变,建立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思想势不可挡。质量守恒定律架起了一座通向广阔天地的桥梁,在那头化学方程式多如繁星。
分析2015-2019年成都市的化学中考题发现,《质量守恒定律》以至少一个3分的选择题,一道涉及化学方程式6分的计算题,至少4个化学方程式共8分的书写,考查分值总共高达17分。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内容的理解情况。
基于以上分析,将核心问题中“学科问题”确定为“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
二【学生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一脚踩进了绚丽多彩的化学世界大门,这里有像生命一样发出耀眼白光的化学反应,惊艳一方;这里有如空气一般捉摸不透的微观世界,耐人寻迹;这里有似大海般宽广的物质世界,代代更迭。他们的兴趣正浓,积极性正高,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加全面。经过前四单元的学习,从刚开始进入实验室里的忙手忙脚,到如今的从容不迫,实验动手能力的提升可谓一日千里。正是放手大干,展现化学实验能力的最佳时机。而本课题《质量守恒定律》正是历代科学家依据大量的定量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不能以一二实验以蔽之。故而学生可以循着科学家们曾经奋斗的脚步,做实验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感受科学家们的科学成果。
综上所析,将核心问题中“学生活动”确定为“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三【目标分析】
结果性目标:①分组做实验感受质量守恒定律,分析两种不同结果的必然原因。
②在宏观实验体验过程中,分析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质量、数目不变,因此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的事实。
体验性目标:构建宏观事实和微观实质的联系,提高化学学科的科学素养。
四【媒体分析】
媒体名称及功能:①PPT:出示学生填写内容的更多拓展部分;②黑板:板书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反思提升部分;③学案:出示梳理,归纳的部分知识及运用反馈部分;④希沃:展示学生学案。
五【核心问题】
实验感受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其微观实质。
六【教学环节】
(一)提出问题
教师活动:板书标题和核心问题,查看学生学案上化学式的书写情况。
学生活动:回顾化学式的书写,认识两个新的化学反应(铁钉与硫酸铜的反应、盐酸与碳酸钠的反应)。
设计意图:明确核心问题,确定课堂方向。
(二)解决问题
教师活动1:板书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学生活动1:熟悉教材,朗读并书写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教师活动2: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反应质量的关系。
学生活动2:认识两个新的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质量之间的关系。
1~2设计意图:先给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不必在这里纠缠,进而教师直接实验演示证明,再次确定定律。
教师活动3:按教材内容准备7组实验,分别是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学生活动3:了解分组实验的实验步骤。
教师活动4:细致敦促每组6人的分工内容,要求8分钟完成分组实验。学生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灵活指导实验能力较弱的学生。
学生活动4:了解任务,完成实验。
教师活动5:提示学生完成学案中有关上述实验的内容。
学生活动5:完成学案。
3~5设计意图:学生实验验证,感受科学家曾经的心路历程。发现问题,交流讨论,完善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要求。
教师活动6:引导学生思考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不相等的原因。要求完成教材98页第3题的内容。
学生活动6:积极思考,交流讨论质量不等的原因,完成练习。
教师活动7:PPT展示改进装置。板书密闭装置。
学生活动7:积极思考更多有关装置的相关改进的内容。
教师活动8:演示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活动8:观察演示实验的实验现象,深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6~8设计意图:理解两种不同结果的必然原因
(三)反思提升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去思考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PPT播放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宏观验证,微观认识。
分析宏观实验上质量守恒,是因为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致。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去思考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PPT播放水分子分解的微观反应示意图。宏观验证,微观认识。分析宏观实验上质量守恒,是因为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所致。
学生活动:观看flash,触发思维,理解定律的实质。
设计意图:应用所学知识,努力思考,交流讨论,厘出结论。
(四)运用反馈
教师活动1:学案展示近几年中考相关试题。
学生活动1:学生完成学案。
教师活动2:解析试题,了解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活动2:试题更正,反馈提升。
设计意图:学练相结合,运用中提升能力。
七【评价预设】
解决问题环节:
1.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白磷燃烧的实验现象描述呈现在学案上必然有很多的不准确或不完整。在希沃展示过程中指出问题,更正点评,比如白磷燃烧会放热,就会使气球膨胀,而反应中有氧气的消耗,气球就会变瘪。
2.碳酸钠粉末与盐酸反应实验中天平失去平衡,交流讨论该装置的改进时,学生回答的用词可能不够专业,这时教师适当的引导,指出质量减少的原因就是气体的逸散,为了避免气体逸散,就该用密闭的装置进行实验。
反思提升环节:思考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的原因?学生在交流讨论时可能找不到方向,这时通过观看微观反应示意图,比如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水的电解,学生可能会说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原子的定义、分子的定义……,无论哪种都应该给予赞许,激励他们继续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
运用反馈环节:教材上的习题较为基础,学生反馈应是积极乐观的,这时可以表扬他们。所选中考题如有问题,对发出疑问的学生应该及时的解疑,也可以鼓励学生请问同学或老师。
八【板书设计】
核心问题:实验感受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其微观实质。
九【教学流程】
————————————————————————————提出问题
————————————————————————————解决问题
————————————————————————————反思提升
————————————————————————————运用反馈
附:电话13541109739
联系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荟锦路33号2栋8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