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高效阅读指导方法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3月第9期   作者:程立琼
[导读] 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
        摘要:在小学阶段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阅读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识字量,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让他们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也能加深学生对教材中所学文章的理解程度,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非常重要。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策略;阅读兴趣
        引言
        不论是语文学科还是英语学科的教学活动,都少不了与阅读教学的联系。课堂改革中,明确了高效率课堂、高质量学习与高水平教学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明确了一切活动皆为学生的原则,阐明了教学活动以教师团队为重要引导者,争取提升学生群体的阅读实力,规避外界刺激与低效率,培养阅读思维,来实现培养优秀阅读学者的长远目标。
        1明确教师的引导作用,唤醒学生的阅读动力
        新课改的实施,强调学生是语文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且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地指出学生的主体性应在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中得到如此体现:第一,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第二,教师起引导和组织作用,为学生搭建学习舞台,帮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投身到语文阅读和探索活动中,由浅入深地感知和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基于此,本人在组织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时候,会激发学生阅读欲望入手实施有效教学。以《威尼斯的小艇》为例,这篇文章以“我”的所见所感入手,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以小艇为切入点,先给予学生自读文本的机会,使学生在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下,从整体上建立对文本的认知。接着,我根据文本重点,向学生提出问题,如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威尼斯的小艇”,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小艇呢?威尼斯的小艇有什么特点呢?作者为什么要介绍威尼斯的小艇呢?小艇对于威尼斯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在如此问题的驱使下,学生可以产生深度阅读的兴趣,同时获得阅读方向,为深入研究文本,实现有效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教学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生活实例来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兴趣,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有一些阅读材料是需要学生有一定认知能力的,比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大自然的语言》这一课,内容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但是现在的孩子们在外面活动的时间很少,更不要说了解大自然。针对学生的这种情况,老师要准备更多和大自然相关的内容,比如可以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科普视频,或者让学生制作一些和课文内容有关联的海报、手工艺品等等。经过这样的铺垫,学生会熟悉课文中涉及的名称,再带领学生学习课文,就避免了很多麻烦,也拉近了学生和课本的距离,课堂教学就会更加有目的性,有利于收获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创设教学情境,营造课堂阅读氛围
        语文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的积累,注重学生阅读观念和阅读习惯的养成,注重教师有效的课堂引导工作,也注重营造课堂学习的氛围,注重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习有些枯燥的语文知识时,组队学习比单独学习更加高效,也更符合学生的学习偏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探索文学阅读的好奇心和积极性。因此,教师在进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的方式,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阅读氛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在选择阅读题材和主题时,要选择那些能够激发学生去探索和思考的文章,利用提出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探索欲,鼓励学生互帮互助,共同完成对于问题的探索,在反复阅读文章的同时进行逻辑分析。教师还可以联系文章背景,为学生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提高文章情节的合理性,丰富故事主人公的人物形象,从而加深学生的阅读认知和理解。
        4延伸阅读,拓展学生阅读空间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让学生阅读教材指定的文本,更重要的是通过教材文本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热爱阅读、享受阅读,在阅读中增长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生美的感受,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要积极拓展学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能接触更多类型的文章,了解不同的写作手法。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过程中深刻理解作者表达的内涵,了解不同个体、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我在教学中尝试根据小学生年级的不同为其设计不同的阅读书目。比如为低年级的学生选定一些寓言类、故事类的图书,为高年级的学生选一些科技类、思想类方面的图书。通过小学阶段的阅读教学,能有效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使学生广泛接触到各种题材的文章,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空间。
        5对阅读效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
        只开展合作阅读活动,而不对合作阅读活动和每个学生取得的阅读效果进行评价,就不能使每个学生认识到他们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能使他们体会阅读的成就感。要科学合理地对学生在阅读活动中取得的成绩进行表扬,要对不积极阅读的学生进行批评,对于每个阅读小组取得的成绩进行综合分析,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激发他们在以后取得更大的进步。
        结语
        总之,在实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在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树立有效教学认知,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发挥自身的教学引导作用,采取适宜的方式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使学生获得愉快的阅读体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从而通过学生的发展提升阅读教学质量,实现有效教学,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继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红玉.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教学策略[J].现代交际,2018(2):200+199.
        [2]路振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新课程(上旬),2018(11).
        [3]李小燕.试论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实施小学语文有效教学[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3):139.
        [4]方茹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拙见[J].学周刊,201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