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托起明天的太阳——浅谈班主任工作中的点滴做法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第9期   作者:周丰收
[导读] 在义务教学阶段的日常课堂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老师既要有序安排教学任务,又要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生活管理等其他方面。
        摘要:在义务教学阶段的日常课堂教学管理中,班主任老师既要有序安排教学任务,又要负责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生活管理等其他方面。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思维、新手段不断涌现,社会价值观也日益多元,因此,班主任教学管理工作面临更多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当前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班主任;教学工作;家校共育;工作方法
        义务阶段教育对学生收获知识、性格和价值观的养成有着重要影响,对其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班主任要结合当前教育教学理念,运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工作,着力提高日常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加强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一、义务教育阶段班主任工作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管理方式和理念滞后。在以前的传统的教学中,课堂主体突出和凸显了教师的决定性地位。学生只是被动的,学生学习积极主动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不仅如此,考试为导向的教育体系下,中小学班主任的过多关注学生的文化课程成绩,忽视学生的学习素质课程,如艺术,体育,音乐,甚至文化课程占据素质课程的现象,严重影响着中小学生的全面发展。
        2.教学管理创造性发挥不够明显。通过调查和研究,发现目前的热情和主动性,大部分的中小学班主任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需要改进的问题不能及时参与,课堂教学管理工作和处理方法需要讨论,这实际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班主任专业发展保障体系的建设还有待完善。中小学班主任职业生涯规划缺乏政策指导,教学管理绩效相对消极。当前我国中小学大多实行大班制教学,为了确保正常的教学管理秩序,班主任每天在课堂教学管理中耗费的时间长达6-7个小时,同时作为普通老师,他们教学任务和没有减轻,这些都导致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加大。
        3.部分班主任老师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中小学班主任应具有基本的组织管理知识体系,能够处理课堂教学管理中的各种问题。中小学班主任也是学生的临时监护人,需要对管理范围内的所有学生保持高度的责任感。但从具体的教学实践来看,专业知识和能力与实际工作要求存在较大差距。
        二、提升班主任工作质效的对策建议
        1.常态化开展班主任学习培训。中小学班级日常管理离不开班主任,班主任在教学管理水平上的专业化将直接影响班级日常教学管理的有效开展,因此,中小学教师分管专业技能培训的步骤,是提高中小学班级日常教学管理水平的关键。为此,有关部门和学校的负责教师应建立长期有效的培训机制,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为中小学负责教师提供专业技能培训,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需要结合当前中小学班级日常教学管理中常见问题的解决,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使中小学班主任在处理类似问题的过程中能够有所作为。


        2.提高班主任的思想道德水平。学校层面的各种因素都是外部因素。中小学班主任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身。在获得外部支持的情况下,要实现班级教学管理水平的提高,就需要构建自我发展意识。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指导下,外部因素通过内部因素发挥作用。为了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小学班主任需要树立正确的发展观。在这个意义的指导下,他们应该总结自己的工作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3.完善和尽力班主任老师日常工作考核制度。一是负责工作考核评价体系的教师要具有规范性、开放性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考核结果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二是在以应试教育为指导的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增加师德、德育、学生心理辅导、学生行为辅导等内容,实现中小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三是以考试为指导的中小学教师工作评价体系学校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建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结果与工资的关系。学校要在利益驱动下,提高中小学班主任日常教学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按照有关要求进行科学管理。四是将班主任纳入职称评定和考核范围,在职称评定过程中,应优先考虑考核成绩优秀的班主任。
        4.畅通家长和班主任老师的沟通联系渠道。中小学班主任日常教学管理的内容不仅局限于校园范围内,还需要与学生家长沟通学生在校园内的各种表现。因此,中小学班主任的日常教学管理也需要学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在传统的教学管理方式中,中小学班主任通过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然而,这种传统的沟通方式并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随着中小学班主任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学生家长成为提高班级教学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作为班主任应紧跟时代步伐,注重运用微信微博等其他手段方式,使得交流沟通更加便捷有效,提高义务阶段学生教育教学效果。
        三、结束语
         义务教育阶段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础阶段和关键组成部分,其教育管理的重要意义愈加凸显。这一过程进行的好坏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行为习惯和价值观的养成。因此,班主任老师应该结合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动态,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围绕服务学生,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为目标,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与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存在问题以及应对策略[J].张洪霞,陈晓旭.科技创新导报.2015(12)
         [2]浅谈如何做好中小学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刘红娟.中国校外教育.2015(12)
         [3]新时期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创新与优化路径探析[J].柴珍珍.中国校外教育.2017(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