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导图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3月第9期   作者:徐晖
[导读] 随着时代变迁,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紧跟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有关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变得比较先进,思维导图慢慢进入大家视野。
        摘要:随着时代变迁,人们越来越重视教育,紧跟着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不断地深入,有关语文教学的方式也变得比较先进,思维导图慢慢进入大家视野。但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碰到了学生阅读能力弱、理解不深入的情况,导致学生无法系统地建立起完善的知识框架网络。为了改善这一现象,大多数语文老师会借助思维导图去加强阅读训练。本文将对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确保语文阅读教学的高质量,加强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整本书阅读;高中语文;教学
        引言: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图形思维工具,获得了人们的认可。它慢慢被融入到教育领域,能够充分开发人类的左右脑功能,确保学生在阅读整本书以后能获取重点信息,使阅读材料变得更加直观。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能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相互隶属与相关的层级图表现出来,使事物之间的联系更加清晰。学生可以建立起系统的知识框架,提升对知识的认知能力,有利于对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帮助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
        一、思维导图的含义和意义
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可视化的知识表征工具,能利用一些色彩、核心词、图象等去提升人们的理解和记忆能力,所具备的功能非常强大。它主要是为了将发射性思维进行表达,它能被应用到众多领域,用直观的方式将思维变得可视化,变得不再抽象,将大脑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思维导图运用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突出优势在于,能够充分激活学生脑海中已有的知识积累和社会生活经验,借助图文的方式将复杂的关系简单化,便于学生进行记忆,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创造力,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发挥出巨大的价值和积极的作用。

(思维导图原理图示)
在高中阶段,由于学习任务比较严峻,而语文教学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较高,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带来了压力。学生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对书籍的把控能力,提升阅读材料的速度,可以尝试使用思维导图,利用层级图捋顺各个事物之间的联系,慢慢呈现出整个材料的骨架,再将关键词和知识点梳理清楚,才能对阅读材料理解透彻。
        二、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语文阅读书籍通常篇幅大,涉及面广,理解难度大,学生若使用死板的阅读书籍的方式,必然会显得枯燥乏味,无法有效获得整本书的关键内容,很容易逐渐丧失阅读兴趣。但思维导图的出现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提升学生对阅读材料的概括和复述能力,能节省教师在阅读教学上所耗费的精力,开辟出提升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一)   个性绘制
思维导图既可以应用在课堂教学中,也可以用于课外书阅读,对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有积极作用。以《三国演义》教学为例,该小说作为四大名著之一,有很多的细节把握,并不是为了单纯地让学生牢记某些内容,更重要的让学生去理解有关内容。在学习中,当以“人物”为关键词时,可以将所涉及到的人物的信息进行分系列绘制,可以从人物的个性特征入手,也可以从人物身上所发生的事件入手,亦可以将两部分整合综合绘制思维导图,引发学生思考并提高鉴赏能力。通过调查学生喜欢的大都是曹操、诸葛亮、司马懿、周瑜等,而且绘制的思维导图也不尽相同,虽然存在一定缺陷,不够全面细致,但是学生树立了绘制思维导图的意识,可以多多尝试去加强这项技能。

(《三国演义》人物关系的思维导图)
将思维导图引入到语文课外书阅读中非常重要,可以通过绘制的方式呈现出当时的环境背景,更加容易代入现场,强调图文并茂。学生可根据书籍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意绘制,将当时的情况直观的呈现出来,有利于学生搭建思维逻辑。
(二)  图文结合
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图文结合的思维导图去呈现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内容,产生一些思考和感触。譬如《雷雨》的整本书阅读,这本书让远离时代背景的当代学生比较难以理解文章中的情感内涵,它能呈现的内容虽然丰富,但是毕竟属于戏剧表演类,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平时接触这方面的知识比较少,阅读起来还是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通过情景再现和思维导图绘制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学生先整理整本书的脉络,如下图:

在此基础上,教师再组织学生对书籍内的人物进行选择性地扮演,并要求学生自主排练,在表演中凸显人物的心理活动。将学生带入到场景中,较容易把握人物性格特点,能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与书籍中的人物情感产生共鸣。
三、结语
思维导图教学是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为基础的教学模式,它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体现出强大的功能,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平台,帮助学生增强对整本书阅读的把控力。通过图文结合和个性绘制的思维导图方式,去改善学生以往死板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语文整本书阅读的乐趣。
        参考文献:
[1]韩璐. 思维导图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9.
[2]新课标背景下的高中语文阅读课程建设[J]. 易晓,杜红梅.  教育科学论坛. 2019(08)
(本论文用于2019年度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立项课题。课题名称:思维可视化策略在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中的运用研究    项批准号:QJYKT2019-1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