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建议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韦莉红
[导读]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在建筑行业的机电施工过程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到新技术以及新设备,这对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安全管理不能只依靠管理部门,还需要整个项目组都做出相应的改进。从项目经理开始,整个管理体系都需要对这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以此来提高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行业;机电工程;消防安全
1引言
        施工现场发生火灾的频率越来越高,对此,我们要进行相应的反思以及做出改进措施,反复回顾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汲取教训,事故让我们警醒,不断改进是我们的职责所在。而对于目前建筑机电工程来讲,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不容乐观,需要做出的改进也有很多。目前城市的一个普遍现状是高楼越建越多,这些高楼并不只是写字楼或者观赏楼,更多的是居民楼,如今的居民楼高度在二十层以上的并不少见,这样人群密集度很高的建筑物中,却存在许多消防漏洞,因此,居民楼中的高楼消防管理水平亟待提高。
2消防工程建设在建筑机电施工中的重要作用
        消防工程不仅如人们所经常认为的在于火灾的消灭,其实火灾预防也是消防工作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提高一个建筑的消防能力,能够有利于社会稳定,保障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以及促进经济的稳定发展。因此如何提高消防工程的管理水平,加强消防工作的工作效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的目光。
3建筑机电施工进程中的消防管理要点
3.1机电工程施工的消防管理要点
        机电工程的施工管理中,消防管理部分的主要工作是职工的消防意识和消防技能的岗前培训工作,以及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对消防工作的重视程度等。而机电工程的建筑项目中,大部分职工其实是工作在建筑一线的农民工,农民工的流动性相对较大,不仅不能保证其是否接受过消防安全培训,即使接受过培训,也不能保障其接受度,这对工程项目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切实有效地落实培训工作,成为项目经理面临的一个难题。
        消防管理的另一部分内容是,制定出一套完善的用电用火的管理机制,一套需要被严格遵守的规章制度对于人员较多的工程项目来讲是最好的管理方式,也是进行安全消防教育工作的有效策略之一。因此,一个机电施工项目应该必配一套用电用火制度,包括接电、电焊等危险工作的审批程序、可燃易爆物的摆放位置等都需要制定详细明确的规则。
        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更加的重要,现场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是最大的,而且,现场不像仓库,有严格的摆放控制,那些易燃易爆的物品容易摆放错误,甚至暴露在高温之下,因此,现场必须要配备一些消防器材,不能为了应付检查而当成摆设,需要对消防器材进行定期的维修养护,并在需要的地方设立一些警示牌。
3.2建筑消防系统的施工管理要点
        在建筑工程中,火灾是所有灾害中后果最严重的,却最常见的,因此,建筑过程中,建筑内部和外部的防火工作都非常重要,消防管理时也需要对火灾的预防投入额外的注意力,而根据相关经验,消防系统的布置结构必须要结合建筑本身的结构特征,才能保障消防系统构建的合理性。
        在施工过程中也不能放松工作人员的消防意识培养工作和消防技能培训工作,应该随时抽查或者定期检测,以保障工作人员有随时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比如焊工的工作过程中,安全控制和操作规范都非常重要,火灾的易发性使得焊工需要更高的安全意识,才能拥有足够的自救能力。
        消防安全管理需要贯穿到项目工程的每一个环节,才能将消防系统的管理措施落实到位,并同时提高施工效率。现场工人的招聘工作也需要考虑到消防安全管理的需求,尽量避免流动性较高的工人或者以较好的条件与工人签订长期合约,才能有效实施相关消防知识的培训工作,培训工作应该包括逃生路线的宣传,火灾的应急措施教育等。项目经理进行现场管理时必须要注意易燃易爆原材料的摆放问题,不能因为只是临时摆放而掉以轻心,消防栓也要根据专家意见合理设置,以此尽量减少隐藏的风险。


4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消防管理策略
4.1严格把控工程质量
一个优秀的项目工程不仅体现在较高的工程质量,还体现在较高的工程消防管理水平,因为一旦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不仅会对工程质量造成很大的打击,还会给承包建筑项目的建筑公司带来财产安全的损失,因此 严格的消防管理对于任何一个机电施工项目都是必要的。项目管理者可以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建立一个专门的消防安全管理机构,将职责明确到个人身上,进行有秩序、有条理的管理 ,确保机电工程项目中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一定的消防安全保障。
4.2 实施管理措施,执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度
        对于工作人员的安全管理不能只进行相关的教育培训,这样完全依赖于员工的自觉性是有一定风险的,必须再建立一套合理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比如对员工进行定期的消防知识检测,随机抽查培训成果,或者不定期展开消防演习,这样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迫使员工主动参与到消防管理中,严格遵守相关的消防监管措施,使得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措施执行得更加顺利。
        例如,某工程为保障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意识,与所有的岗位操作风险较大的工作人员都签订了“消防安全责任书”,责任书中不仅包括安全管理的各种条例,还明确将相关责任落实到了具体的个人身上,并提供了相同模板的规范操作流程图。与此同时,为了保障“消防安全责任书”的实施效果,管理人员需要随时根据人员的流动情况以及工程的进度对安全管理架构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尽量改变传统的“垂直”式管理模式,丰富水平层面的管理,使得组织结构更加扁平,这样的结构调整有利于信息的传递,在发生意外时,能让各个部门都及时做出正确的反应,提高项目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这样才能减少灾害给工程带来的损失,并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4.3消防管理人员安排施工人员开展消防知识培训
        在对工作在施工一线的施工人员的培训过程中,必须要着重说明关于火灾的一些消防知识,具体内容包括,如何在火势不大时进行正确的灭火操作,又如何在火势较大时选择正确的逃生路线,如何正确使用附近设置的一些消防工具等等,这些都是在工作人员逃生过程中最需要注意的问题,因此,相关知识的培训就非常重要,关键时刻能够挽回很多可以避免的伤害。
4.4创建消防安全检查制度,开展应急预案演练
        为保障培训效果,需要对培训者进行定期考核或者不定期抽查等检测方式,特别是对消防设施的熟悉程度以及用电用火规章制度的掌握程度,都是考核的重点内容。除了保障人员的消防意识以外,还需要对易燃易爆物品的摆放,消防设施的设置进行日常巡查以及修理维护。消防通道是否畅通也是日常安全巡查的一项重要内容。除此之外,项目经理还可以组织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消防演练,让所有工作人员在实践中掌握逃生技能,并且还能在该过程中发现目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不足之处。演练内容应该包括火灾时的自救方法,逃生通道的适应度,各级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速度,报警以及接警的速度等等,演练目的在于当真正发生火灾时,全员都有一定的自救能力。
4.5完善配套设施,保证消防器材功能作用
        消防安全管理中除了要注重对人的管理,还需要注重消防设施、消防器材的管理,不仅需要定期进行维护,还需要对其摆放位置做出及时调整,对其质量也需要进行不定期的抽查。国家消防局对于设施摆放等相关问题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项目管理者应该严格遵循国家的规章制度,如有必要也可邀请这方面的专家进行一定的指导。将所有隐患防患于未然,降低各种事故发生的概率。
5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机电工程中,消防安全管理十分重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制度是所有项目工程管理者的职责实在,制度内容应该包括对工人灭火以及逃生技能的培训,对消防设施的设置和维护,对易燃易爆原料的摆放规则以及对火灾发生时的报警等。
参考文献:
[1]钟振煌. 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探究[J]. 消防界(电子版), 2019(8):24-25.
[2]王舟, 邓丽娟. 浅谈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J]. 消防界, 2016, 14(10):40-40.
[3]宋燊. 建筑机电施工过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J]. 信息周刊, 2019(21):0376-0376.
作者简介:韦莉红,女,1981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工程师职称,主要从事建筑机电工程、消防工程、暖通工程施工及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