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过程中BIM技术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高灿 杨姣 杨舒
[导读]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得到较快的发展。伴随着BIM技术的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和延伸。在装配式建中运用BIM技术建立资源库进行管理,将各建筑构件的物理和功能特性分类录入BIM系统软件中,通过模拟实际施工情况、碰撞检查等,切实的提高设计、施工方面的质量,使装配式建筑真正的实现工程协同式管理。因此,本文阐述了BIM技术的快速发展,对增强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装配式建筑;应用

        装配式建筑根据名称显而易见,就是将建筑所需构件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在工厂进行预制,然后送达场地进行装配。预制构件分为预制钢构件、预制混凝土构件等,完成后的构建送达施工场地后,通过最前沿的建筑拼接技术把钢筋混凝土进行浇筑和累建。在连接构件时已经将其抗震要求考虑在内,总流程从设计、制造到最终的实际运用,都是基于完整的模块化系统,使得成本和质量管理更加合理科学,构件的预制能够使得建筑施工过程更加绿色高效。通过钢筋插口的咬合以及混凝土的浇筑使得装配式建筑的安全性大大提高。在预制工厂中,与传统工艺相比,采用较少数量的工人,利用计算机绘图编程和自动化技术进行制造,易于对出厂的构件进行质量控制,符合国家对建筑工业化的要求。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现场,进行简单的吊装拼装作业,减少了对施工现场环境的依赖性。由于预制构件在施工前已由工厂生产养护完,装配式建筑可以大大减少现场施工工期,也不会对施工现场造成建筑垃圾污染,也解决了施工时切割模板、振捣混凝土等引起的噪声污染。
1 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概述
1.1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工程是项目主要就是将预制结构构件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现场进行装配施工,进而完成建筑工程的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保障工程施工质量。除此之外,采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还能有效降低成本,保障施工工期,有助于提升经济效益,促使建筑工程如期竣工。在施工之前,需要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设计构件,然后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构件的建造,再依据施工方案对构建进行装配。这一流程使得装配式建筑具有高效化以及整体化的特点,既能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能保障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十分符合现代建筑行业发展的需求。
1.2 BIM技术
        BIM技术也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设计建造中BIM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采用BIM技术,可以通过各类参数模型整合各类工程项目信息,并通过计算机构建建筑模型,为建筑施工提供更加全面的依据和参考。在装配式建筑中应用BIM技术,能有效提升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并能促进建筑施工方法的创新,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中的三维信息技术,可以使不同构件之间的互动关系更加清晰,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提升设计效果,构建出完善的建筑结构施工模型,为施工提供更加全面、直观的参考依据,这对提升施工效果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  BIM技术在其建筑施工过程中应用的方案
2.1对其整体设计方案进行优化
        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相比于传统建筑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更多且重要性更强,尤其是在这种建筑模式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对设计方案和规划的要求相对更高,如果设计图纸不能达到施工要求,就会对构件的安装环节造成比较大的损失,如果构件规格和实际施工差距较大还需要返厂重建,极大地浪费了施工材料,也不能保证工程的施工进度。

此类建筑的设计阶段相关人员需要保证设计图纸的规范性以及合理性,将构件的重要连接部位的误差需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标准,而BIM技术能够凭借自身的应用优势达到模拟施工阶段的具体细节,然后通过建立起标准可视化模型,能够为设计人员更加清晰地分析出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安全隐患,从而能够达到对其设计方案进行优化的目的。
2.2模拟施工
        由于施工环节是整体工程建设的最重要的部分,如果对施工的管理不足就不能最大程度上发挥出优秀设计图纸的优势,因此在施工之前工程的管理人员需要通过BIM技术对现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模拟,将设计环节和构件各个部分的参数作为主要输入数据建立施工模型,然后施工管理人员从模型中能够准确地判断出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或者与设计环节存在较大差异的问题。如果发现确实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则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改进,改进时需要将模型和具体参数作为设计人员的参考信息,并且通过施工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交流沟通尽量保证经过改进后施工方案的合理性,从而为实际施工提供比较全面的参考价值和促进作用。在这样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对其建立起的三维模拟动画进行改进,提升信息的表达效果,并且能够根据时间的差异性对施工数据进行准度的调节,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大幅度提升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环节的协调性。
2.3制造构件环节
        装配式建筑在施工阶段与传统建筑建设相比,其最大的改进就是通过预制构件的模式对传统的施工模式进行了改进,因此构件的质量能够在较大程度上对整体建筑的现实价值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工程的管理人员为了提升建设质量,需要对构件制造环节的相关措施进行改进,而BIM技术能够通过构件制造中应用的原材料以及制造工艺等,对其能够使用的生命周期进行预测和分析,并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构件的制造质量,为构件的管理人员提供了更加直观的观察方式。为了保证对构件数据的详细信息进行跟踪分析,还可以将对应芯片安装到每个构件中,在安装完成后可以通过BIM技术对其应用的具体信息进行跟踪处理,在发现存在安全隐患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2.4提升现场施工的效率
        现场施工是整体建设过程中的最重要环节之一,由于施工中涉及面比较广且技术、设备应用难度高等问题极容易对其施工造成较大威胁。因此为了加强现场施工设备以及技术应用的管理,需要运用BIM技术对部分重要节点连接等进行可视化操作,尽量降低施工过程中的误差和偏移问题。在设备仪器的精密性不能达到准确定位的要求时还可以应用BIM技术对其进行调整。通过BIM技术的可视化应用,对整体施工全过程造价成本有效地把控,提升了预算精度,对于施工方案也能及时发现不足并进行调整;同时,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效率,在具体施工中的调整操作也可以通过预制加工来实现,使工作能够更加高效完成。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BIM技术的快速发展,有效的避免了预制装配式建筑中出现的一系列施工难题,实现了从设计到运行维护的一体化管理,大大提高了装配式建筑的建设和管理水平。BIM技术是21世纪建筑业最大的技术变革,从而促进建筑行业又快又好的发展。BIM技术能够对设计方案起到优化的作用,能够在施工之前对其进行模拟保证不会与设计图纸之间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性,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还保证了施工和建筑物的安全和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达良.应用BIM技术建造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研究[J].通讯世界,2018(11):310-311.
[2]任哲楠,王占立.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BIM技术应用实践[J].居舍,2018(22):78.
[3]朱烨,朱从香,呼梦洁.基于BIM技术的装配式建筑建设过程探讨[J].山西建筑,2017,43(36):5-7.
[4]周冲,张希忠.应用BIM技术建造装配式建筑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方法[J].建设科技,2017(03):3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