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慧社区智能化设计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温丽娟
[导读]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的普及应用,
        摘要: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和物联网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衣食住行,也改变了我们居住的环境和出行的方式。传统小区的智能化设计已转变为智能化技术与信息化技术高度融合的综合性解决方案设计,真正实现由智能向“智慧”升级转变,解决各方的痛点和满足各方的需求。
        关键词:物联网、智慧社区、智能化设计
        1、引言
        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社区的运用不断发展,传统的小区智能化设计逐渐转变为基于物联网平台的智慧社区智能化设计。通过AI+大数据技术,传统的智能化基础设施得到AI赋能,使得家庭和社区更健康、更舒适、更安全、更便捷、更智慧。智慧社区典型的场景运用包括智慧安防、智慧出行、智慧停车、电梯智控、智能喷灌、智能家居、智能物业等。
        2、智慧社区智能化设计
        2.1 智慧安防体系设计
        2.1.1社区智慧安防体系建设目标

        2.1.2 智能出入口设计方案
        通过在出入口部署警戒摄像机、人脸设别设备、认证比对、电话云对讲、摇一摇蓝牙,并部署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控云平台,实现快速识别非业主,达到严控人员出入,综合管控。
        2.1.3 智能围墙设计方案
        通过在围栏周边设置电子脉冲围栏和周界摄像机,在后台部署超脑(边沿服务器)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控云平台。实现翻跃攀爬自动识别,围墙周界视频报警及复核,车场出入口人员钻爬穿越报警。
        2.1.4 小区内无人安巡设计方案
        通过在主要的通道口、道路分叉处、楼栋入口处等设置人脸抓拍摄像机,在主要出入口设置全局摄像机,在小区制高点设置鹰眼摄像机,同时,在后台部署超脑(边沿服务器)及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安防监控云平台。实现可疑人员、推销人员进入小区实时预警,小区内人员定位与轨迹分析,以及全景监控联动鹰眼巡逻。通过设定固定的巡检路线,可进行移动一键安全巡逻,减少人工巡检。
        2.2 智慧出行设计
        通过在小区出入口设置人脸识别设备、蓝牙、人脸识别对讲、梯控网关等设备,业主使用APP蓝牙、二维码等传统方式通行的同时,可通过物联网平台实现刷脸进入社区、楼栋,并联动呼叫电梯至业主所在公共楼层,便捷乘梯。
        当访客到楼栋前呼叫室内分机,长时间未接听转呼至业主手机,业主通过手机APP与访客进行远程视频通话验证,为访客远程开启楼栋门禁,开门同时呼叫电梯至访客所在公共楼层,实现智慧便捷探亲访友。
        2.3 智慧停车设计
        通过在车库的卡口设置车牌识别系统、智能车位锁,业主可车牌识别通行、停车收费,若访客为驾驶车辆来访,业主在APP上填写的车牌号码与车牌识别摄像机识别车牌号码匹配以及在有效来访时间段内,则道闸自动抬杆放行,出场时电子支付临时停车费。对于有自己车位的业主,通过物联网平台,可车来锁降、车走锁升,无需下车开锁,无需担心车位被占。闲时还可以进行车 位共享、租赁。对于新能源车主,业主可通过平台或平台的小程序实现充电桩查询、定位导航、充电状态查询、费用支付,为业主带来极致充电体验。
        2.4 智慧物管设计
        通过在小区配电房设置基于物联网的智能水、电表和压力变送器,在消防水泵房设开关量传感器、水浸传感器,在消防水池设置液位传感器等,通过窄带物联网传输技术和物联网平台构建机电设施与能效运维智慧平台,一手掌握机电设施设备的运行状态、故障情况、能耗情况,同时,通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一键巡检,并自动生成报表,AI预警、自动工单推送等。
        2.5 智慧喷灌设计
        通过在小区绿化设置基于窄带物联网技术的土壤温湿度和养分和气象环境检测器,在绿化水管上布置远程控制开关,通过LoRa、4G、zigbee等通信技术,以及利用大数据分析等,对绿化管理实现智能感知、智能预警、智能分析、智能灌溉及管理,为绿化管理者提供精细化培育、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方面技术支持,减少人力,降低能耗,实现低碳社区。
        2.6 智慧消防设计
        通过在户内设置烟雾探测器和燃气报警探测器,在管道井和设备房设置烟雾探测器和温湿度探测器,利用低功耗窄带物联网技术(LoRa、NB-IoT、RF433),采用本地+云端架构,实现社区火情的全面监测、全面管控,为社区带来更灵活、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3、结束语
        2012年国家发布“智慧城市”战略,以提高政府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使得城市运转更高效、更敏捷、更低碳。而家庭和社区是每个城市最小的组织细胞,也是智慧城市最小节点,是实现智慧城市的基石。智慧社区的设计要以智能、人文、服务为理念,以统筹各类服务为切人点,满足社区居民、社区管理者的需求为落脚点。在智能化基础设施方面设计要适度超前,在技术运用方面要依托新的信息化技术和物联网平台,把各种智能化基础设施和物联网采集设备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满足社区各方需求,并能将社区信息和服务向城市级共享。
       
参考文献:
        [1]《智能建筑设计标准( GB50314-2015)》.
        [2]《住宅装修工程电气及智能化系统设计、施工与验收规范(CAS 212-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