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联网作为新时代的基础设施,为各行各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业将会是未来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互联网+旅游”模式将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有效结合,既是时代发展的产物,也将作为经济发展的加速剂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本文基于“互联网+旅游”新营销形式探索展开论述。
关键词:“互联网+旅游”;新营销形式;探索
引言
旅游业成为当前新兴的战略性支柱产业,体现出互动性强、信息量密集的特点,在旅游业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通信相链接的过程中,催生出在线旅游新兴业态,为旅游者提供机票、酒店产品、休闲度假产品、景区门票产品及服务的在线预订和在线咨询服务,扩大了旅游价值链条,将上游旅游产品供应商和下游用户链接在一起,较好地促进旅游业繁荣和发展。
1互联网环境下旅游价值链构筑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衍生出旅游电子商务,使旅游商务活动实现信息化、网络化,向旅游者提供旅游产品和服务信息查询、在线预订等服务,使潜在用户通过网络或移动工具进行在线旅游信息查询、旅游产品预订,并发布旅游体验。旅游价值链指获得订单、分配支持、分配及分配后的支持等过程,在不同经营主体相互合作的条件下,向旅游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实现旅游产品的无缝衔接,形成不同运营主体的相互合作和竞争关系,如:旅游目的地的竞争、旅游代理商的合作、酒店与旅游代理商的合作等,实现合作共赢。另外,根据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理论,企业要考虑内部价值链和外部行业结构,提出五力分析模型,包括新进入者、替代产品或服务生产者、供应商、现有竞争者、买方5种竞争力,并据此提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差别化战略、聚焦战略。随着旅游类网站的大量出现,旅游产业链得以重塑,形成旅游业内外部分工合作构建的动态复杂价值链条,包括产业链延伸模式、对接模式、转移模式和融合模式,旅游产品在线预订也逐渐由PC端向移动端倾斜,向旅游者提供个性化、便捷、全面的服务。
2现存问题
现阶段旅游行业已充分认识到互联网技术结合新媒体形式对行业发展的重要性,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传统纸媒转型不足我国鲜有以旅游为主题的报纸,相关报道多集中于节假日期间曝光问题。传统媒介缺乏对旅游信息的有效关注,尚未形成专业的旅游报道体系。在融媒体发展中,基础薄弱助力不足,一定程度上减缓自身转型的速度和程度。(2)知识、技术与资金制约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政府层面对于互联网促进旅游产业高度重视,然而地方落实不到位,地区知识、技术和资金制约,很大程度限制着新营销形式发展。(3)新媒体营销形式利用程度低对于新媒体营销,大企业得心应手,而地方盲目性严重。内容上并没有将地方特色和新媒体完美结合,形式上千篇一律。两微一端网络媒介更注重互动性、时效性,也带来一定的时间、操作成本。(四)缺少有效的效果评估方式网络和大数据条件下营销形式、传播途径多样化,现阶段并没有一套有效的传播效果评估体系,因此企业宣传侧重点尚不明确,难以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3“互联网+”时代的旅游产业融合发展形势
3.1科技催生虚拟景区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随着现代技术在旅游产业融合中的应用,VR技术、AR技术、3S技术、刷脸技术、通信技术、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将会成为旅游景区、购物中心、博物馆、主体公园等的基本配置,从而催生出虚拟景区。
在虚拟景区中,人们通过刷脸进入,根据自己的喜好借助VR技术选择自己要经历的场景。
3.2创新性旅游产品
(1)基于数据和信用的旅游新产品,基于海量数据的综合处理、分析和评估,形成对企业和用户的信用评价,将评价结果和传统旅游产业相结合,形成全新的旅游业态。信用住和信用游是在综合数据评估的基础上,形成对消费者的信用评价,并与酒店、景区业务相衔接,实现消费者在酒店、景区消费的一键支付。阿里巴巴旗下的飞猪和阿里商旅就是依托集团下芝麻信用对用户信用历史、行为偏好、履约能力、身份特质、人脉关系5个维度的评价,形成芝麻分值,用户芝麻分值高的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的旅游服务。(2)定制旅游,大数据是旅游行业创新和变革的基础。在旅游市场营销中应用大数据技术,特别是基于旅游企业拥有的海量数据,通过数据清洗、分析、刻画旅游消费者消费形象,并针对消费者的消费需求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针对性强的旅游产品和服务。这将会成为旅游行业创新和变革的机会,使旅游活动更加个性化。目前,定制旅游还仅仅出现在旅游部分环节的定制上,不能实现住宿、讲解、购物、交通等旅游全部环节的定制。如果能够线上线下各旅游环节完全实现一对一定制服务,将会推翻当前主流的大众旅游模式,从而开辟个人定制旅游的新模式。(3)智慧旅游,智慧旅游指依托互联网信息服务,将旅游者的需求和旅游资源信息进行交换,从而达到最佳资源配置。随着5G技术的深入研究与运用,未来智慧旅游在旅游交通、住宿、餐饮、购物和景区等旅游各环节实现360度全方位覆盖,从而能够更及时有效地提供旅游信息,调整旅游资源分配,从而极大缓解当前旅游信息滞后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便于政府对旅游的监管,这将使旅游更便捷、更安全、更安心。
3.3业务及功能加速拓展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单一的旅游产品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这就使得加速拓展业务及功能成为旅游集团发展的必然趋势。研学旅游、科考游、商务游、祈福游、赛事游、农事体验游、博物馆游以及为游客、当地居民提供生活服务等将成为旅游集团业务拓展的新领域,将技术创新与需求解决相结合,为游客提供更加方便、多元、高品质的新产品和服务将成为集团旅游功能拓展的主要内容。
结束语
为了实现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推进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要经历机构、场所、业态、产品及管理等五大方面的融合过程。从当前我国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情况来看,科学技术的应用将催生出虚拟景区,管理信息化的实现将提升服务效能,发展动力将转向创新驱动,而旅游集团的旅游业务及功能将会得到快速发展。现阶段,应当充分认识到旅游产业融合中存在的问题,把握旅游产业融合的发展形势,推动旅游产业与现代技术及其他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而促进我国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维尼.“互联网”背景下旅游产业发展策略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34):1-3.
[2]焦旭坤,龚瑞平,姚东朴.“互联网+旅游扶贫”助力乡村振兴游客及下姜村居民双重视角下互联网对乡村旅游扶贫的效果调查[C].中国统计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2019年(第六届)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优秀论文集.中国统计教育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国统计教育学会,2019:467-560.
[3]谷宣.“互联网+”乡村旅游全产业链融合模式探究——以山西省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22):142-143.
[4]沈文.新时期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社会学研究[J].产业科技创新,2019,1(3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