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道路成为贯通经济的桥梁,因此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施工道路的质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分析了目前影响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主要因素,并对施工控制要点以及通病的防治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 市政道路;施工技术;通病防治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蓬勃发展,城市道路早已成为贯通经济的主要命脉。俗话说:“要想富,先修路”,市政道路的建设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出行,影响着城市的交通面貌,同时也在影响着该地区的经济运行,甚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建设进程。因此,市政建设在城市建设中占据比较重要的比例,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面貌迅速更新,我们对于道路建设的效率以及道路建成的水平越来越有更高的要求,政府也逐渐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在市政道路的施工建设中。虽然在施工建设中,设备设施也在逐渐的完善与更新,但是经过多方面调查与反馈等信息,发现仍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需要施工方能够合理且全面的解决在市政道路建设上出现的问题,并且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技术要点,积极解决并防治道路建设中的通病问题,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市政道路施工质量。
一、影响市政道路工程的相关因素
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是在城市内施工与建设,因此,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影响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环境因素
市政道路的施工主要分布于人口较为密集的城市中,施工道路正是平时人流涌动的街道,因此,对于这种道路的施工极易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周边如果有居民楼,要考虑噪音、卫生等条件因素,尽量避免对住户造成影响,进而施工的时间需要受到合理的选择和控制。如果施工的道路是主要街道,还要考虑车辆、人员通行等问题,单侧车道施工需要考虑车辆限流,整条道路施工,要彻底堵塞道路,需要进行合理的交通疏导。为了避免长时间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交通,整个市政道路建设的工程的时间需要简短,提高效率。此外,对于室外的道路施工,容易受到恶劣天气的影响,如:雷电暴雨等天气,雨水的冲刷会对于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从而影响施工方的进度。
(2)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也是道路施工过程中容易面对的问题,每条道路的环境不同,遇到斜坡陡峭、土地松软或者有较高水位地下水的道路,对于工程的施工造成了困难,需要前期对道路情况进行完善或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而增加了施工的工作量,对整体进度造成影响。此外,遇到地下管道较为复杂的道路,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道路施工的难度与进度。
(3)其他影响因素
在市政道路施工团队中,人员的选择和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操作水平需要有一定的要求,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但在实际中,存在很多“技术不精”的工作人员,他们专业能力不够,工作经验和资历水平不足,在责任意识方面也存在欠缺,从而导致施工速率以及工程质量的下降[1]。
二、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1)路基的质量控制
一切事物的运行都离不开牢靠的基础,路基的质量是一条路好坏的基础。因此,在道路施工中,应该首先控制好路基的质量。路基材料是否均匀;是否掺杂了一些颗粒杂物导致路基的密度受到影响;路面碾压是否平整,是否出现倾斜等情况。这些因素控制不好都会导致后续路面施工上的困难以及道路质量的下降,需要施工过程中仔细检查并及时修整。
(2)路面的质量控制
路面质量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关键,在使用混凝土铺设路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混凝土固液比不合理等问题导致路面的整体抗压性下降[2],出现凹凸不平的情况。严重可能导致路面下沉且路面开裂等情况,严重影响工程质量。为了避免上述的情况,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配比,增强其抗压性。在路面铺设前应该确定好各种工艺参数,并保证路面不掺杂任何杂物,浇水浸湿基层路面,保证路面铺设过程中更好的黏合。最后控制好路面的切割时间并且留好胀缝的位置[3]。
(3)原料的质量控制
在道路建设中,路面原料的选择至关重要,能够直接影响后续施工路面的效果和质量。因此,在原料的选择上需要专业的人员认真负责地去采购,保证原料符合国家标准。
三、市政道路工程的通病及防治手段
(1)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
混凝土路面出现裂缝是目前市政公路存在的普遍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种。首先,可能是在路面施工完成后,没有进行合理的水分保养,加上阳光的照射水分流失,导致路面严重缺水,进而产生混凝土路面干裂的现象发生。其次,可能是在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掺杂了石子等杂物,导致路面材料不均匀,在后续碾压过程中出现受力不均,进而出现裂缝。另外,可能由于城市交通情况或气候的原因导致道路的寿命减短,出现裂缝现象。
防治手段: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原料比例进行混凝土的混合,对其含水率和抗压性进行测量与评估。并且仔细检查混凝土是否有颗粒物的混入,对混凝土进行合理的筛分。在路面铺设过程中,充分碾压,并保持一定水分,避免出现干裂的现象。在道路铺设完成后,进行及时的检查与养护,避免出现上述的各种问题。
(2)过路管道路面出现裂缝
由于市政道路位于城市之中,地下管道错综复杂的现象不可避免。在施工中也给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的困难,如填充不足,在压实过程中受到阻碍,在后续的检查上不到位等,使得后续的道路也容易出现裂缝或塌陷等问题。
防治手段:在管道错综复杂的位置进行铺垫与固定,并将缝隙的杂草、垃圾等物清理干净后再进行填料,避免密度不均匀引起的裂缝、塌陷等问题。其次,在检查井附近的回填过程中,要同时注意井筒及井墙部位的回填检查工作,保证整体的填料密度[4]。
(3)混凝土路面出现塌陷
道路的塌陷问题也是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通病,经过一定的车轮碾压,受力不均,很容易造成路面的塌陷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道路施工过程中,混凝土中掺杂一些固体颗粒物,如石子等,使混凝土材料密度不均匀,此外回填不及时、回填土压实不平等,也是导致后续路面出现塌陷的主要原因。
防治手段:在路面施工过程前及时与施工部门联系,根据压路机的要求确定路面覆盖厚度。在路面施工过程中,及时检查每一步操作的缜密性,对混凝土材料进行筛分,确保填料密度。路面回填压实过程中也要注意回填土的密度。
(4)管道渗水导致闭水试验不合格
管道渗水问题主要的原因可能是闭水封口处不严密,检查井的质量不合格,导致管道中的水从缝隙处渗出。此外,管道质量或管道接口处连接不牢也会出现渗水的问题。从而对路基材料造成影响,导致道路出现问题。
防治手段:在各种管道接口处进行仔细的抹面、勾缝等措施,放置液体渗出。在管道材料和接头材料的选择上要选择质量有保证的材料,在对管道接头处进行填料时,选用更加致密的材料进行施工。管道渗水的问题需要耐心且谨慎的处理,细节决定成败,确保市政道路工程完成的质量。
总结:
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工程,城市道路不仅方便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是一个城市文化面貌的体现。在道路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需要施工部门以及施工人员掌握道路施工控制要点,有效控制道路通病问题的出现,保证道路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陈金鹏,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科学技术创新,2020年第15期
[2]陈发达,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技巧刍议,四川水泥,2019年第11期
[3]柯孙苗,论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技术与市场,2014年第21期
[4]苏翔,市政道路施工技术控制要点及通病防治技巧刍议,四川水泥,2019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