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其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基坑内支撑拆除技术作为建筑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技术。本文对其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探究,对基坑内支撑拆除技术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阐述,并根据笔者在建筑施工方面的经验对其施工流程、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为从事相关专业的操作人员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关键词:建筑工程;内支撑拆除技术;基坑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一些重要性技术也在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建筑工程项目发展的需要。虽然建筑工程项目中的许多技术已接近成熟,但在复杂的建筑环境中如何高效的完成其建筑的拆除工作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建筑施工人员。在这种情况下,内支撑拆除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
1建筑工程项目概况
某建筑工程基坑为内支撑拆除项目,依照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要求,拆除其基坑支撑支护梁。基坑的宽度大约为45米,长度大约为66米,工程项目开挖的深度大约为9.5米。经过对基坑内支撑的现场勘验,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目前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就是拆除基坑内的斜撑。在拆除工作正式施工之前,其相关手续和施工人员都以准备充足。
2基坑内支撑拆除技术的操作流程和原则
在进行支撑切割拆除过程中,施工设备应在基坑中,必须对需要切割的混凝土块的单体重量进行核对,以此确保吊装施工过程的安全。为了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对工程施工的进度进行合理的控制,施工时,需要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对钢筋混凝土的构件进行切割。另外,还要能够同时保证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提高。最后通过精确地运算,得出混凝土块的理论数据和计算数据相差多少。
在对基坑周围道路旁边的混凝土体进行单体切割时,需要同时达到三个要求:第一,混凝土体的单体重量W实际吊装<(W起重量-0.35)×0.9,W起重量需要依照30吨的施工机械设备工作状况的渐进特性取值;0.35表示吊钩及钢丝绳的吨位,0.9表示安全吊装系数。第二,依照20吨平板车承重条件,单体长度LMAX小于6.0米[1]。第三,施工设备在作业过程中,不能直接吊装或大于吊装半径的,需要把施工设备换成叉车,用叉车驳运混凝土体,但是只适用于起重能力不超过叉车起重量范围的区域,根据叉车起重量进行分配,分配重量大约在8-9吨。另外,由于埋筋、坡道和预留洞口受阻区域没有办法进行直接吊运和驳运的混凝土体,可以使用镐头机进行凿除处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施工设备工作受空间条件的限制,在构造柱旁边垂直方向需要提前留出10~15厘米的距离,预留的混凝土需要运用镐头机进行凿除清理。此外,还需要对钢格构柱进行切割,它需要运用氧气乙炔的切割方法,第一步先用钢管扣件在格构柱周围搭建脚手架,并在上面安装固定设施,预防格构柱出现故障,然后在对格构柱进行切割,让它切割的长度和重量可以达到人工搬运的标准。
3基坑内支撑拆除技术施工的注意事项及质量控制分析
3.1施工的注意事项
为了确保建筑结构内部在施工时能够处在稳定状态。在拆除过程中,要对施工周围的环境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例如:在进行基础底板的混凝土切割时,需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如果强度低于80%,需要停止切割任务;特别要注意与内支撑有关的结构,在施工时一定要根据其施工流程进行切割,要根据总包结构的施工进度来实行具体的拆除工作;然后根据其拆除顺序,先对连杆梁进行分离,再对主撑粱进行拆除。在施工完成后,还要确保建筑工程项目不会出现其他的安全隐患[2]。
3.2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分析
要想确保内支撑拆除工作的质量,就需要根据其拆除的标准规范进行操作。内支撑拆除工作必须按照其施工的标准流程来完成,严格遵循其操作原则。所以在内支撑拆除工作开始前,就需要根据其操作流程标准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禁止在施工过程中改变操作流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方面,在使用静力爆破法进行拆除工作时,要对提前埋设的爆破剂炮孔进行密封,防止其他物体进入导致其管件出现堵塞情况;在进行爆破拆除过程中,一定要按照其原理进行拆除,根据爆破的范围调整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量,避免施工危险的出现。在建设施工中,施工操作人员一定要加强自己的生命安全意识,不要为了更快的完成拆除任务,就加大化学添加剂的使用量,忽略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此外,在基坑拆除完工后,施工现场不允许出现任何建筑垃圾和材料,并且不允许把拆除时出现的废物和废土堆积在基坑附近。
另一方面,在使用人工拆除法进行拆除工作时,其具有较强的机动性,能够对精确的对基坑混凝土内支撑拆除工作[3]。通常情况下,对内支撑进行拆除施工时,基坑围护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应用人工拆除法拆除基坑混凝土内支撑会把基坑围护受损的程度降到最小。另外,人工拆除法运用的机械设备是风镐机等一类的小型机器,且操作简单,施工时不会对内支撑造成太大的破坏,可以强有效的减少因施工不当导致的安全事故,保障拆除工作的施工进度,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的质量标准。
4基坑内支撑拆除技术施工的措施
4.1安全保护措施
(1)在使用爆破拆除法时,在添加静力爆破剂的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例如佩戴塑料手套、防护镜等,避免爆破药物溅出给人体造成危害。另外,再添加静力爆破剂时一定要控制好时间,避免由于时间过长,造成不好的影响。
(2)静力爆破剂作为化学添加剂,它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所以一定要按规定进行存放,防止其与其他事物接触产生发生化学反应,导致药物的性能减弱或失效,产生不必要的资源消耗。
(3)在添加静力爆破剂的过程中,禁止操作人员将自己的面部或裸露在外的皮肤径直对着添加的孔洞,谨防静力爆破剂溅出,添加完毕后,立刻远离操作地点。同时,在监测静力爆破剂产生反应的前,一定要准备好清水和毛巾,防止药物喷溅到身上[4]。另外,还要在施工现场设置作业禁区,不准任何无关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避免危险和意外的发生。由于施工现场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最好在施工场地周围建设临时医疗卫生站,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以快速的进行处理。
(5)在整个工程项目所有拆除工作完成以后,要对基坑的整体状况与其地下水位的相关状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做好污水的处理。在建设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水位的变化,并对其做好具体的记录。
4.2环境保护措施
在建筑内支撑的拆除施工中,产生扬尘、噪音、建筑垃圾、污水等物质极易对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施工过程中,要提高施工单位和人员保护环境的意识。严格把控扬尘的产生,在施工周围建设防护网,通过人工洒水、人工降尘等方法减少扬尘的产生;从声源上减少噪声的产生,通过对机械设备结构的改良、优化操作方法等方法减少噪音的产生;加强污水的排放进行的管理,废水经过相关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才能进行排放。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环境保护的条例来进行操作,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在出现相关问题时,施工单位需要及时作出改进和调整。
结论
总之,在进行建筑内支撑的拆除工作时,要严格按照其标准的施工流程和相关原则进行施工。避免因操作不当而造成施工现场事故的发生,在使用爆破拆除法开展工作时,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谨防药物喷溅对人体造成危害和不良影响,影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还需要对内支撑拆除技术进行创新和优化,通过对施工经验的总结和归纳,了解其施工的要点,提高施工进度和质量,让整个拆除项目的效果和经济效益得到更好地提升。
参考文献:
[1]翁新云.建筑基坑工程内支撑拆除施工技术研究探讨[J].四川水泥,2019,(11):293-294.
[2]徐智成,彭云林,侯聚玲,等.深基坑内支撑拆除施工技术研究[J].砖瓦世界,2020,(4):99,98.
[3]何云志,刘文韬.内支撑拆除技术在深基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施工,2018,40(11):1883-1885,1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