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探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39卷第7期   作者: 邢小马
[导读] 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也被人们给予更多关
        摘要: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建筑设计也被人们给予更多关注。建筑设计不仅仅结合建筑发展的背景,更要有文化内涵。在建筑设计过程中,文化设计应当作为核心内容被加以考虑。为了更好地推动现代建筑设计与传统建筑文化的融合,本文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核心价值、传承与发展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建筑文化 建筑设计 传统建筑 现代建筑
        一、引言
        传统建筑文化的思想和布局涵盖了中国源远流长文化中的元素,而将传统建筑文化融入现代建筑文化则能够整合我国建筑文化的地域适应性、延续性和礼乐性,并帮助现代建筑的艺术性更好地展现出来,提升现代建筑设计的文化水平和文化内涵。传统建筑设计中注重地域适应性以实现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延续性则是将传统建筑文化中的纹饰造型与现代建筑文化有机融合并整合统一起来;礼乐性展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造物设计与礼乐结合的一面。这些元素推动着我国建筑设计的发展,并形成了现代建筑设计理念。
        二、传统建筑文化的艺术特征和核心价值
        1、实用为先
        虽然未获定论,但我国古代建筑一直被认为是兼具艺术美学和文化内涵的物品。我国的传统建筑艺术和文化强调建筑的实用性,无论是空间规划、结构布局,还是内部构造,都关注人在其中使用的便利性。反观现代建筑设计,很多设计师受限于建筑质量和施工安全的要求,缺乏对建筑艺术的感悟,缺乏文化底蕴,建筑的实用性远不如传统建筑。虽然质量和安全是建筑设计到施工都应关注的重要部分,但不应成为建筑设计的全部。
        2、人文情怀
        我国传统文化以人文情怀为典型,传统建筑文化也不例外。传统建筑设计关注建筑使用者的人性与人伦需求,充分考虑到使用者作为人的价值,大部分建筑中都体现着人文性的特点,以人为本,服务于民正是这种人文精神的体现。这提示现代建筑设计应在这些方面加以改善和变通应用。
        3、哲学思想
        哲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取得一部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也不例外,传统建筑设计中处处展现着浓烈的哲学韵味。例如,园林建筑中对光线的运用、假山和水池的层次,均展现着“道法自然”、“对立统一”和“整体局部”的哲学思想。虽然传统建筑的设计师们并没有刻意展现这一点,但最终建筑中依然呈现出对自然的尊重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意境,由此也使我们更加了解哲学思想已经内化到炎黄子孙精神脉络中。
        4、生态发展
        “风水”是古代建筑无可避免的部分,风水学实际上是研究如何对自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地应用,如何确保生态健康发展的学问。那些在风水学上被认为是良址佳境的建筑所在,必然契合了周边自然环境与生态结构。包括建筑文化在内的我国传统文化对风水学有着极高的重视程度,也提醒现代建筑设计师们关注生态原则,延续建筑文化。
        5、文化技艺
        我国传统建筑文化中有大量可以应用于现代的技艺和方法,因此,设计师应充分研习和借鉴传统建筑文化,掌握传统建筑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材料,最小范围地影响环境的方法,强化建筑文化,重视人文、景观等方面的内容。
        三、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文化的关联
        传统建筑文化历经一代一代匠人以及不同时期的经典建筑延续至今,是现代建筑设计的基础,也是现代建筑设计的起点。将传统建筑设计文化元素融入现代建筑设计,有助于现代建筑设计呈现出更丰富、多层次的文化内涵。而要做到这种融合,建筑设计人员应对传统建筑文化予以足够的重视,主动学习,积极应用,在设计过程中兼顾传统与现代。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问哈艺术素养也在提升,对建筑的要求日趋多元化,除了关注建筑的质量与安全,也希望建筑能够兼具艺术美感和实用功能,众口难调的审美情境下,建筑设计必然越发复杂多样。


        建筑设计人员如果希望能够有所成就,就要不断钻研现代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不断学习和掌握传统建筑文化元素,才能够得心应手地在建筑设计中兼顾传统与现代,功能与美感,惟其如此,才能传承传统建筑文化,推动现代建筑文化的不断进步。
        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并不意味着放弃建筑的现代性,目前已有多处融合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案例。例如,上海世博会的中国馆,就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天人合一,和谐共生”的思想为主导,配以代表中国喜庆颜色的正红色,获得了一片赞誉之声。
        实际上不止是中国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一直被广泛推崇,在传统建筑文化中时时处处存在着。例如,赵州桥作为我国里程碑式的石拱桥案例,开启了我国桥梁建设的新局面,历经千余年而屹立不倒。赵州桥的建设案例,包括结构和造型等,多被用于现代桥梁设计中,成为我国大量桥梁设计的美学和力学底色。无论是借鉴赵州桥的建筑技术,还是融合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馆设计,传承传统文化对推动现代建筑艺术发展裨益良多。因此,对传统建筑文化和艺术的传承不可放弃,但也应用批判的视角审视,筛选,去粗取精,才能够使现代建筑设计、文化和艺术更好发展。
        四、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
        1、传统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学习传统建筑技法乃至对材料的使用也是一种发扬和传承。传统建筑设计与施工十分注重材料的选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建筑材料已经有了长足进步,有各种种类满足不同的建筑需求,可供选择的范围越发广泛,能够实现建筑的不同功能需求。但传统建筑对材料的选用也十分严谨,并注重在不同的场合以不同的材料实现不同的功能,塑造各具特色的氛围等。因此,对于传统建筑中的材料使用应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尝试。建筑材料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表达建筑的理念,这也是现代建筑设计应当充分借鉴的。
        2、传统形制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建筑文化的一个特色表现是“形制”,简单来说是建筑物的外形形状,在长期的时间累积中,形制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建筑设计不但应考虑对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在借鉴的过程中也要考虑到形制的运用。在传统建筑设计中,形制主要表现在建筑的对称性、外观、外形、廊檐梁拱等多个方面。形制展现传统文化的另一个重要模式是被作为阶级和阶层的代表,不同层级可以使用的形制也各不相同。传统建筑形制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故宫和苏州园林就各有特色。形制对现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3、传统符号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传统符号是传统建筑的重要构成,在现代建筑设计中也多有使用,并已发展成熟。文化符号在传统建筑文化中特色鲜明,往往在一个符号中集成了大量信息和内涵,高度概括和表达多重意义。而一些约定俗成的造型、图案、花纹则表现出了民族特色。选用恰当的符号能够帮助现代建筑设计更好地表达传统文化内核,但需要注意的是对符号的应用应当是有筛选的有机组合,而非对符号的堆砌。
        五、结论
        现代社会的发展给现代建筑设计和施工带来便利,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应用,先进的方法和工具前景广阔。这些创新、完善和改进给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无数可能。现代建筑文化来源于传统建筑文化的基础,对现代建筑设计师来说,要借鉴和融合传统文化的优秀之处,不断提高现代建筑的文化底蕴,传承传统建筑设计艺术,展现现代建筑设计风采。
        参考文献
        [1]田淑梅,童志文,张洋.传统人居环境中的生态策略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以三峡文化科研中心为例[J].华中建筑,2019,37(11):57-60.
        [2]冯艳林.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应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12):15-16.
        [3]高强.中华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J].新材料·新装饰,2019,1(5):31-32.
        [4]许婷.文化背景下的精致与和谐——浅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在现代校园建筑设计中的运用[J].安徽建筑,2019,26(10):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