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7期   作者:董俊杰
[导读] 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已经处于全面建设中,为了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变电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摘要:现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智能电网已经处于全面建设中,为了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性,变电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当前所应用的提高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方法有多种,所以说在进行保护方案制定的时候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保护需求设计,选择最佳方案进行智能电网的保护,保证智能电网可以稳定、安全的运行。做到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实现总结积累经验,不断的研发新的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保护中得到应用,推动我国电力工作的发展不断的朝向更加科学、合理发展。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措施
引言
继电保护技术是对电力系统安全性进行提升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避免大面积停电对电力系统产生的影响,提升电力工作效率,对于我国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在近年来智能技术和电力技术发展的背景下,智能变电站技术也得到了显著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得到应用和发展。在全新社会形势下,群众对机电保护工作的设计、运维也提出了严格的标准和要求。虽然当前我国继电保护技术已经得到了显著发展,仍然存在很多缺陷问题没能得到有效解决,所以怎样对问题进行处理,提升运行工作安全性和稳定性也是一项具备较强意义的工作。
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特点
1.1电力中的一次常规设备建设实现了智能化发展水平
一次常规设备在智能变电站的运用中,将智能组件和智能传感器同时安装到一次常规电力设备钟来,一次设备在控制和采样方面完全实现数字化。在实际运行中,通过光缆将控制命令和采样数据传输到一次设备与测量设备、计量设备、控制设备、保护设备和状态监测设备中来,通过智能组件和装置智能传感器完成安装后,一次设备就完成了智行能化的功能。
1.2通信全面达到了标准化的规约
在建设智能变电站期间,严格采取相关的标准来对所有智能设备建立和完善通信接口和信息模型,加强统一标准来实现各设备之间无缝连接,通过各设备与变电站通信网络之间的连接,实现信息之间的资源共享。
1.3有效增强自动化运行水平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
智能变电站不但具有协调就地、区域和全局的功能,还可以把协同互动和在线决策进行更高级别的应用,自动化建设水平可以达到更复杂化和更多样化,因此在智能变电站中自动化的运行可以发挥较高的应用水平。
1.4功能结构和集成实现了紧凑化
在现阶段的智能变电站中,由于不断提高的智能化应用功能及其技术,有效地实现了智能电子设备与一次设备和传感器三者之间的紧密结合,同时功能集成和物理集成是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特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和一次设备之间达到了紧密融合的层次,专业界限在变电站内变得更加模糊,可以说无论是结构还是功能集成在当前智能变电站建设中都具有紧凑化。
2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措施
2.1合并单元隔离措施
合并单元主要为保护装置提供交流采样数据,类似于常规微机保护的数据采样。在一次设备带电运行、间隔合并单元故障或进行不停电保护装置校验时,安全隔离范围应包括所有接收该合并单元交流采样数据的保护测控装置。例如某线路合并单元故障,在检修前应退出该间隔对应的线路保护及该合并单元对应的母差保护。对于线路保护而言,本间隔合并单元故障造成保护装置采样异常,保护功能已闭锁,为防止保护装置误动,故将对应保护装置退运。对于母差保护而言,在一次设备带电运行情况下,某线路间隔采样异常,会使得母差保护计算产生差流,很可能造成母差保护误动,故将母差保护退运。
2.2加强对安全措施的制定
在变电站工作开展中,由于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所以变电站中的信息交互方式也出现了明显变化。

所以在检修工作正式开始前,工作人员就需要制定合理的隔离措施,确保后续工作手段能得到顺利发展。在对设备进行检修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停电和不停电问题的分析,换言之,在对检修方式进行选择过程中,需要提前考虑变电站的实际工作状态。在一次设备停电过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对设备进行调整,从而在不同方式下制定更为全面的安全措施。但是在不停电状态下,工作人员还应该在检修合并单元过程中加强保护措施的完善。
2.3优化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设计
在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设计工作当中,应当选取更加具有可行性和针对性的保护模式,在间隔型保护模式中,可以选择直采直跳,而如果是多间隔型保护,则可以通过SV或GOOSE模式。在电压限定延时的情况下,则需要确保系统能够在过负荷的情况下发出警报,以便于维修工作及时展开。此外,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间隔层和站控层中,除却需要通过断路器实现自动开断外,还应当开启后备的保护系统,避免由于开关失灵导致保护工作缺乏有效性和及时性。针对继电保护系统所进行的故障检测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对科技设备良好的应用,通过设备的可视化功能,更加直观的发现故障情况,以便于制定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4线路保护装置隔离措施
当某段线路的保护设备产生故障时,首先应当将相应的保护回路加以断开,其推出线路应当开启相应的软压板,及母差保护可以接收相应的信号;其次,应当对侧边线路加以保护及隔离,两侧实施纵联差动来对跳闸进行保护,并将相关通道加以断开;再次,退出相应的接收及发送软压板;最后退出重合闸功能,防止产生保护误动。
2.5提高继电保护的可靠性措施
过程层所进行的继电保护主要是对系统进行,包括迅速跳闸以及对母线、输电电路和变压器等设备进行的保护,保证整个电网的运行风险降低,确保电网系统的安全性。优化电网设备和装置。因为在过程层中主保护定值所出现的波动相对较小,因此哪怕在电力系统中过程层运行出现变化其波动值的大小不会发生改变,如此可以保证电力系统可以稳定的运行。但是因为在该系统中有大量的一次设备应用,所以在设计的时候必须将开关和硬件进行分离保证其独立性,如此可以保证输电电路以及母线可以实现更好的保护。所以说为了更好的实现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应该通过多段线路保护实现智能变电站和变压器的保护,特别是在进行站内保护装置的设置的时候应该实现同步采样,并且在实现采样的前提下并对其进行适当的调整,保证所采集的数据是可靠的同时适应性较强。
结语
在智能变电站中,其二次系统运维的关键内容就是制定与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与常规的微机保护相比,该变电站具有较明显的差异,传统的作业模式发生巨大的改变,这极大增加了工作人员的运维难度。本文首先对智能变电站的构成特点及各个继电保护设备的隔离办法进行分析,最后对安全措施制定中所遵循的原则加以探讨,以期为该变电站二次设备实施安全措施提供有效的依据。
参考文献
[1]樊迎春,张友红.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的典型缺陷分析与处理对策[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34):37+39.
[2]王江,邬大为,王盛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的处理及分析[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28(S1):179-185.
[3]龙泽波.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典型缺陷的处理及
分析[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40):91-92.
[4]王同文,谢民,孙月琴,沈鹏.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3(06):58-66.
[5]高吉普,张沛超,何旭,徐长宝.智能变电站保护系统可靠性的自动分析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9,42(15):107-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