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用采系统数据?提高用电检查效率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3月7期   作者:封杰
[导读] 电力企业是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摘要:电力企业是国家的主要能源之一,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每一个电力企业在用电检查管理方面都具备了属于自己的方法,甚至很多企业已经开始实施相对成熟完整的管理模式,但是纵观大部分企业而言,在电力企业用电检查管理模式上依旧存在很大的弊端。
        关键词:挖掘用采系统数据?提高用电检查效率
        引言
        用电检查工作是供电企业面向用户的一个服务窗口,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必要手段。用电检查的最终目的不是检查用电,而是服务用电。通过开展用电检查工作可以保证和维护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的合法权利;保障电网和电力用户的用电安全;还可以进一步规范供用电秩序,提高用户依法用电意识,消除违章用电和窃电行为,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1用电检查存在的问题
        1.1存在违规用电检查操作
        目前,许多电网公司在进行电力检查时,人员操作不规范,许多检查人员在全面准确了解检查程序的基础上盲目进行一系列检查。要保证电力检查的质量是很困难的。而电网企业对用电检查工作缺乏一定重视,对操作规范缺乏管理和监督,一定程度的放任了这种不规范用电检查操作。不规范的用电检查工作,难以真正有效的发现用电客户相关设备与日常使用当中存在的问题,这也为窃电行为埋下的隐患,导致窃电现象频发,形成恶性循环加大管理难度。用电检查工作人员在实际检查操作当中,不够关注窃电执法操作的合法性与程序性,导致时常出现供电纠纷,进而影响用电检查工作顺利开展,并且供电企业对窃电行为进行调查的时候也较为被动。
        1.2检查技术滞后
        电网企业用电检测技术的落后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防盗技术设备落后;二是检验人员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在电力工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电力技术都取得了有效的进步和完善,但电力检测和防盗技术及设备的发展却相对滞后。目前,我国电网企业提供的用电检测仪器和设备只能检测到现有的、较为常见的窃电手段,而对新开发的、新兴的窃电手段很难检测到。同时,我国电网企业用电检查工作人员技术水平也较低,很多检查人员在实际上岗之前,虽然都经过了专业技术的培训和学习,但是所学知识和技术都属于基础性的专业养护和维修技术,没有针对用电检查与反窃电等操作进行专门的知识培训和技术提升,导致目前用电检查工作人员自身技术能力参差不齐。电网企业对用电检查工作人员也缺乏操作流程和操作标准等方面的专门培训,导致很多工作人员在实际检查工作中不顾规范和标准,经常出现违规操作。
        1.3窃电行为取证困难
        发生窃电一般会留下篡改工具的痕迹。其他地区的痕迹很少,在获取证据的过程中也没有可靠的物证。同时,检查篡改工具相对困难,难以有效帮助反盗窃工作提供相关证据。窃电的发生也难以在时间间隔上进行界定,且窃电行为具有非标记性和持续性。即使在核查过程中确定了一些或一些数据,也很难清楚地识别出来篡改时间的具体时间。
        2提高用电检查的效率和针对性
        2.1异常线损数据分析
        通过借助台区线损分析功能,根据低压台区线损率(≥10%或≤0%)、统计周期(日、月、时间段)等规则,筛选出异常线损,可以实现对相应异常线损台区开展针对性用电检查工作。对筛选出的零负损台区,通过对供电量排序可以筛选出零供电量台区,及时消除台区供电量缺陷,规避零供电量造成的遮蔽。对筛选出的零负损台区,通过对线损率按降序排序按严重程度筛选出,做到用电检查有侧重点。


        2.2反向电量数据分析
        用户表计反向电量产生的原因,除因分布式发电上网外,95%以上是计量装置错接线、故障、窃电等原因造成的,因为在营销系统中智能电能表示数为正向有功总电量非有功总电量,反向电量部分不能计入到营销系统,导致因错接线或是计量故障造成的表计反向电量不能正常计量。通过反向电量检查可直接分析判断出用户计量装置是否存在异常,因此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抄表数据查询功能筛选出所有用户抄表数据,将反向有功总电量通过降序排列,进而筛选出有小于零的反向有功总电量异常用户,从而做到对其开展针对性用电检查。
        2.3计量异常分析
        在用户窃电、计量装置故障等情况下,会导致电压断相、电流失流问题,严重影响计量准确性,导致电量流失,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的“异常监测”模块中的“计量异常分析”“电压断相、电流失流”等问题进行筛选查看。通过点击“分析”可以查看异常用户的电压曲线图。分析判断用户的失压缺相原因,做到针对性开展用电检查。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单户招测”功能对异常用户计量装置实时召测电压、电流数据,可以直观看到某一相电压失压、电流断相问题;也可以通过“用户数据查询”中的“电压曲线”“电流曲线”功能,直观的查看该户每隔15分钟的电压、电流曲线图。进而做到针对性开展用电检查。该方法同样适应于对相关疑似专变用户的电压、电流数据进行召测查询,为用电检查提供分析佐证。用户私自增容、计量装置配置不合理会导致计量装置超限,不仅会危及计量装置的安全稳定运行,更会严重影响其计量准确度,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异常监测”模块中的“用电异常分析”,可以对“电流过流、电压越限”等问题进行筛选查看并分析,做到针对性开展用电检查。
        2.4其他指标分析
        终端抄表时间异常分析:有些表计受终端异常故障因素,造成冻结抄表数据非当日数据,一般为某日历史值,该类用户现场正常用电,但是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自动采集回来数据不走字,形成“非正常零度户”,导致电量与实际不符,该类用户可以通过筛选“终端抄表时间”来判断。通过“抄表数据查询”功能查出所有用户抄表数据,将“终端抄表时间”通过升序排列,筛选出不同于查询日的抄表时间异常用户,做到针对性开展用电检查。该公司通过筛查发现泽库县某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用户,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该户表计自2月3日终端抄表时间不再变化,有功总电量冻结值始终为同一值,导致其连续4个月抄表零电量,经现场采集运维消缺后,恢复正常从而及时追补回故障期间少计量的电量2.5万千瓦时。销户和抄表数据查询:有时因用电检查工作需求,需核实已经拆表甚至是销户用户拆表前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的电量数据。通过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综合查询”中的“销户和抄表数据查询”功能进行查询,输入户号或是表号,选择好表计失效时间,即可从数据库中查询出该表计失效前的相关数据,以便用电检查工作中对相关数据的比对。除此之外,还可以借助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对用电量突增、突减的用户,居民大电量用户进行重点排查;主动召测重点用户的电压、电流、功率数据,查看有无负电流、过电流、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对公网变台区表的零序电流、低电压、重过载运行、轻载运行等异常情况,对异常用户计量装置及时到现场进行检查,缩小用电检查范围,提高用电检查效率、时效性和针对性。
        结语
        用电检查是一项任务繁重的工作,在现有条件下,借助先进的信息科技智能手段,进一步深挖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数据,通过认真细致的分析,从海量的数据中主动筛选出少量的异常数据,提高用电检查的针对性;主动制定用电检查主题,通过多项指标横向对比异常数据,提高用电检查的可靠性;对现场异常情况作出初步分析判断,到现场再检查时目的性更强,提高用电检查的效率,从而实现故障、隐患的早发现、早纠正,以此来辅助用电检查工作的开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卓远声.关于电网企业用电检查工作中应用计量自动化的思考[J].大科技,2019(30).
        [2]葛艳飞.探讨电网企业用电检查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展望,2019(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