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际工作中,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常常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干扰,使得整个电力系统运行时容易出现震荡、超过负荷等非正常状态,而造成设备故障及突然停电等突发状况。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有效地起到提高保护的智能化水平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因超负荷运载等问题而造成的突发事故的发生,因此为了能够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及时切除故障,应在电力系统继续保护中科学地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从而促使我国的电力行业进一步持续稳定地发展。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用
一般情况下,对于电力系统而言,其在具体的运行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制约,进而就会存在振荡、过负荷等一系列情况,进而不利于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因此,为确保故障能够尽快的解决,我们需要把人工智能技术有效运用在继电保护系统中,通过使用这一技术,能够提高继电保护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确保电力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1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含义与特征分析
1.1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含义
人工智能技术从概念上讲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应用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个分支,研究领域主要为人类的智能化思维,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是通过科技手段对人类的智能化思维进行模拟,然后形成较为系统性的技术体系,最终可以将其应用到企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各个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涉及的内容较为复杂,如逻辑思维和心理学等学科方面的内容。目前,该技术常被应用在复杂性工作或者具有较高危险性的工作中。
1.2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特征
人工智能技术是对人类大脑思维的一种有效模拟,因此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可以代替人脑参与部分的工作,并结合相关要求对一些数据信息进行相应处理。人工智能技术下的智能计算结果具有很强的精准性,将其应用于我国电力企业的继电保护工作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促进我国电力产业结构的全面革新与完善。
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
2.1专家系统的应用
专家系统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主要运用于电力系统的故障诊断及勘测等对时间没有太高要求的保护工作中。专家系统将人工智能从之前的纯理论性的研究转向了在实际工作中得以运用,是人工智能的一项重大突破。而无论专家系统在何种系统中得以运用都能够有效地达到使继电保护工作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的目的。专家系统在继电保护中的工作原理,就是先将有关专家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领域中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予以统一整理分析,之后使用计算机的相关程序来进行模拟专家的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与判断,然后提出最终的解决方法。如用专家系统来排除故障,就可以将故障现场采集的数据及信息输入到计算机,通过专家系统来对故障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确定故障原因,维修人员就可以根据故障原因顺利地解除故障,恢复系统的正常运行。这样一来可以方便工作人员寻找系统出现故障的原因,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对策去解决问题。此外,通过利用这些规则还可以实现对继电保护设计中的问题全方位分析,进而可以解决电力保护设计中的矛盾冲突。同时,专家系统也可在系统的整体继电保护中得以运用,通过对整定原则、鉴别规则等的制定,从而对相应的电力设备实现智能调整及智能维护。
2.2人工神经网络
将其运用在供电体系里面的继电保护设施中,主要是为了能够将故障问题的类别、故障问题出现的距离以及保护对象等若干内容推断出来。比方说,对高压输电线路实行保护,借助于网络模型来充当保护对象的判定构件,该构件能够飞快、精准的将出现问题的构件判定出来。除此之外,对电流实行保护期间,借助于该网络模式所拥有的识别能力,能够识别出供电体系里面故障的详细情况,让电流来处理顺向的故障,使用闭锁反应来处理逆向故障,这样就增强了电流的顺应能力,继而提升了电流的敏感度。
与此同时,这种网络模式的运用,还能够与专家体系融合在一起来配合运用,继而将供电体系里面的故障问题诊断出来。
2.3模糊理论
将其运用在供电体系里面的继电保护中,能够做到原有体系不能运算出来的结果。在最近几年中,其的运用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主要涵盖了设计体系、管控模式以及有关的运算,这些内容在继电保护体系里面的作用特别重要。比方说,其的运用能够将生产电能期间不确定的参数值运算出来等等,借助于该理论能够将一些不确定的参数值,创建出一个模糊体系。与此同时,与原有体系中存留的计算方法做比照来看,该理论的运用能够优化运算结果,由于原有算法主要是通过一个独立的目标来改善问题,无法达到管控和限制调节量的目标,因此为了能够对更正超限电压,就应该运用这个理论来测评电能的品质。
2.4暂态保护的应用
现阶段,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得到人们广泛的使用,因此,可以对故障的形式进行准确的判断,以及找出故障存在的原因,以便工作人员能够采取措施进行尽快的处理,使继电保护工作能够高效的运行,进而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成本。此外,其还可以增强故障判断的准确性,进而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浪费。再者,对于暂态保护而言,其在具体的应用中,能够确保故障的判断更加准确,其主要的工作原理在于:通过使用一些有效的信号,可以使电力设备、输电线路得到有效的保障。以往的继电保护方式不能有效符合电力系统的要求,因为其主要是使用过滤的方式,进而就会忽略故障信号,不利于工作人员及时找出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这一过滤方式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基于这一现状,暂态保护的应用就会发挥出有效的价值,不但能够缓解上述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把一些故障进行有效的提取,这样就会使智能技术得以有效的发挥出来。
2.5遗传算法的应用
遗传算法是在1975年由美国的科学提出来的一种计算模型,它主要是用于模拟大自然的遗传机制与自然界的适者生存理论,首先将相应问题的所有备用解都进行编码,然后按照其理论来进行全局优化搜索,从而找到问题的最优解集。遗传算法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中被广泛应用,如图像处理、电力系统无功优化、输电系统电容的最优化配置及控制及诊断输电网络产生的故障原因等方面都有应用。使用遗传算法的最大的限制是关于输电网络故障诊断模型的系统化科学化的建立,一旦这个问题得以解决,就能够使用遗传算法来有效地解决故障诊断问题。
3结语
通过上述的分析可知,现阶段,伴随着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这时人们对于电力的需求将会不断增加,与此同时,还对其供电的质量也具有较高的要求,因此,以往的继电保护显然不能符合人们的用电需求,基于这一现状,要想解决人们的各种需求,就应该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在继电保护中,通过使用这一技术能够在极大程度上,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同时还可以促使其更加智能性、可靠性,进而朝着良好的方向不断前进,进一步使其具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同时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吴兴龙,陈乐,张芸.人工智能在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9):131.
[2]胡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257.
[3]曾苑芳.自适应技术在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中的应用[J].技术与市场,2017,24(09):115-116.
[4]朱雪雄.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现状与发展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四卷)[C].《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总课题组,2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