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供电企业对电费风险控制比较重视,但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目前没有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导致风险事件层出不穷。故此,在本文中笔者从理论角度入手,从不同的角度探究了何为电力营销,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管理内容,以此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理
1 电力营销的概念
简单的说,其实电力营销就是一种利益回收的方法,主要是依靠向电力用户提供稳定优质的电力资源供应以及电力服务,从而来收取经济利益。在电力行业的运营过程中,供电企业必须要向电力用户回收电费,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促进电力行业的长久运行和发展。在实际的电力运行与发展管理中,当我们对广大用户实施电力营销以后,并不是都能实现利益回收的,因为诸多的原因,有的时候我们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电费回收的过程也是十分的困难,因为有一部分用户会以为种种原因拖欠电费,这对于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以及电力事业发展都带来一定的不便,当电费拖欠现象蔓延或者是拖欠的金额过多时,就会造成电力企业电费风险的发生。所以,建立完善的电费风险管理体系,从而在根源上避免电费管理风险情况的发生,对于电力企业运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对于整个电力行业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2 电力营销中常见的电费风险问题
2.1 电费回收存在的问题
电力企业营销管理的过程中,电费回收风险是一类比较常见的电费风险问题。电费回收风险主要就是指在对电费进行收缴的过程中,由于客户自身原因或者是用电项目违规等的原因从而导致的电费收取不够及时,用户存在电费拖欠与延时缴纳等的问题。首先从客户自身因素来看,在进行电费回收时,用户的资信水平较低,存在拖缴甚至不缴的情况,导致企业承担较大的经济损失。其次是从用电项目的资质来看,电力企业在与一些工业生产项目进行合作的过程当中,由于缺少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对于某些项目的合规性和合法性没有进行审查,使得在供电过程中某些项目被关停,难以进行相关费用的追回【1】。
2.2 电费计量存在的问题
电费计量风险同样是电力营销电费风险管理中的一类突出问题。电费计量风险发生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一是相关工作人员在进行电能使用量计算与核查的过程中,对于用户用电基础数据的获取不够准确和全面,计量管理缺乏有效性和精准性,对于用户用电异常的情况无法进行实时监管,很容易存在用户偷电和窃电的情况,从而使得最终的计量结果不够准确,导致用户少交费,给电力企业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二是在进行电费核算的过程中集中核算的方式方法虽然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普及和应用,但是相关的工作人员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能力还不足,相应的电费核算操作的规范性还有待提升,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电费缴纳额计算的效率,容易产生潜在的电费风险问题。
2.3 用户用电观念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供电企业对用户主动缴费的依赖性仍然较高,且缺乏强有力的监管条件,使得长期拖欠、恶意拒缴等用户负面行为频繁发生。其中,一些用户认为电不属于商品,不必缴纳费用,还有些用户抱有“得过且过”的侥幸心理,企图用逃避的方法躲过电费回收。此外,还有部分用电用户法律意识淡薄,利用非法手段实施窃电行为,导致其实际用电量远大于电表计量数值,也使得供电企业电能供应与费用回收出现失衡,给供电企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3 加强电力营销中提升电费风险管理的措施
3.1 创新电费收取和催缴的方式
当前,为了尽可能的分担电力企业的电费风险,还要结合信息时代的特点和用户的实际需求,来对电费收取和催缴的方式进行创新,不断的拓展缴费渠道,以便利化的电费收缴服务来降低电费风险问题的发生概率。首先,电力营销管理部门可以针对不同电力用户的特征来制定相应的电费收缴方案,对于一些大型用电企业或工厂不建议采取年度收费的方式,以免收费额度过大导致电费回收难的情况,而是可以采取分解电费的方式,交电费分散到每个月或者是每个季度,这样既能够减轻缴费单位的压力,同时又能够降低电费回收的风险。其次,就是要开通多元化的电费收缴渠道,建立网上缴费通道,并且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进行合作实行绑卡代扣,从而有效的分散电力企业的电费回收风险【2】。
3.2 注重基础信息的整理以及加强系统层面的应用
针对现阶段我国供电企业电费营销管理现状来看,未来要想切实提升电费营销管理水平,就必须要注重对客户基础用电信息的整理,还应该从系统应用的角度入手,真正实现全局范围内的电费标准统一目标。比如可以利用国网SG186营销系统平台,首先,对客户的所有资料以及信息进行整理,并且通过对其基础信息进行完善,确保相关的关键性参数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基于智能电网的持续发展以及智能用电体系建设工作的持续进行,自动抄表方式也随之产生,并成为目前供电企业采集方法以达到电能表的远程查抄、计量以及收费,从而令供电部门及时了解各个用电消费者实际用电状况,并及时了解供电网络负荷情况,作为设定关键参数的参考。其次,则可以通过整理计算模块本身,对计费标准有更为规范的统一和认识,这样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障电费计算过程处于可控制范围内。最后,则需要对系统的容量进行扩大,从而切实提升了运行速度,确保了业务本身以及数据在集中处理之后,可以完全支撑平台的运营和运作。
3.3 建立相对完善和规范的电费管理制度
实际上针对供电企业自身而言,如果可以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形成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可以有效形成规范化的电费管理模式,进而确保后续电费收取更加合理。通过对业务流程进行完善,可以加强抄表质量层面的管理力度,同时也可以针对电量以及电费的退补问题进行全面的统计,最终使得这些相对关键的环节得以重点监控和保护。对于基层的供电范围来说,需要对现场基本信息进行初始录入,在电费管理中心则必须要利用营销系统的相关信息对电费统计情况进行复核。在整个过程当中,电量波动的核查情况以及差错实际上都是可以通过数据考量得出的,进而对供电企业的抄表工作人员工作行为起到控制的作用。在退补流程上通过设置相对严格的标准,还可以有效对营销数据本身的真实性进行还原。相关的部门可以通过及时对数据进行核查,进而确保电费账务数据合理,这样在电费回收以及后续催缴的过程都可以起到很好的监督管理作用。未来,作为供电企业应该不断优化自身的业务流程,尤其是需要针对复核业务进行规范管理,通过建立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从而对电费的复核人员操作过程进行规范,还可以建立与形成《抄表管理制度》或者是《电费电量统计分析制度》等诸多条款,加之单位自身针对从业人员岗位要求所设定的《上岗工作标准》《岗位工作考核要求》等诸多内容,从而使得电力营销工作得以渗透到每一个岗位以及每一项环节当中。这样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切实提升抄表核收的内部控制能力,确保电费监管工作可以处于规范化以及制度化的标准轨道进程当中,对于全面提升供电企业电费营销管理水准尤为必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电力营销中的电费风险管理与控制,能够为电力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提供助力,减少因电费拖欠给企业带来的负面效应,提升电力企业的营销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徐曼,张露.电力营销中电费风险管理分析的探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2):65.
[2]陈喻.供电企业电力营销管理策略及其实施[J].现代营销(信息版),2019(11):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