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教师角色,不做学生的保姆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荣启瑞
[导读] 有句话这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山东省肥城市湖屯镇中心小学         荣启瑞

摘要:有句话这样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由此可见,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极其重要,抓好一年级学生的养成教育,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字:习惯、成长、培养
        正文:小学教育,就是习惯教育。尤其是一年级,他们年龄小、可塑性强,但好奇心重,自控能力差,对于刚刚正式踏上学习之路的他们来说,习惯培养至关重要,教师如果能在平时的工作中重视养成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对学生以后甚至将来的学习、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下面就我对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所做的努力谈谈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要重视教育习惯的养成。
        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在的小学生在家长的溺爱下,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作业本上写错的字都是家长代劳擦的,作业写完了,整理书包也是家长代劳……等等,长此以往,造成学生做事没有方向,动作磨蹭,有始无终,丢三落四的坏习惯,自理能力极差。怎样帮助一年级孩子走好入学的第一步,使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我们应高度重视。
        二、抓好学生的一日常规教育,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一年级小孩子刚入学,这种全新的环境对他们来说还不适应,对于他们来说,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就需要老师花大力气对他们进行一日常规教育,时刻提醒他们,让他们懂得在学校里就要遵守学校的制度。一年级学生要养成的习惯涉及到方方面面。


比如:不乱扔垃圾,不在墙壁、桌面乱刻乱画.保持地面、黑板、窗台的洁净。养成爱清洁的好习惯,勤洗澡、勤换衣服、勤理发、勤剪指甲,早晚刷牙。注意用眼卫生,节约用水等。利用儿歌形式对他们进行习惯教育,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孩子是在儿歌中长大的,儿歌琅琅上口、简单易记,是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
        第三,习惯养成要把握第一次。
        习惯训练要重视第一次,第一次往往印象深刻,先入为主,具导向作用。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发现了,很好教育,可能以后就不偷了。如果孩子第一次偷东西老师没发现或没重视,孩子偷了十次老师才发现或才重视,就不好教育了。以身教法也很重要。人的习惯很多是模仿来的,尤其是坏习惯。
        第四、家校共育,促进养成。
        对小学生教育固然重要,但是离开家长的配合是不行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与家庭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俗话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有出息,将来会成才,这和学校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关键在于家庭教育如何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形成合力,循着孩子成长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家长在小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因此,我首先召开家长会介绍养成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利用每周周末向家长指导教育方法,布置每周习惯养成的要求,赢得家长的配合。对于个别行为困难的学生多与家长单独沟通,这样使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有效地纠正。
        一种好的习惯将使人受益终身。一年级最重要的不是学习成绩,而是习惯的养成,只有为学生播下一颗行为习惯的种子,辛勤浇灌,踏踏实实为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的第一朵花才会慢慢绽开。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