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苏现力
[导读] 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外,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广东省东莞市东城佳华学校  苏现力  523121

摘要:教师除了要带领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外,还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而作为初中班主任,则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采取有效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在本文中,将从5个方面详细论述初中班主任如何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旨在为广大初中班主任提供德育教育的参考和帮助,以便于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工作;工作创新
        班级管理工作的点滴都离不开班主任,而如果脱离知识传授这一点来说,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应该侧重于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修养。正是因为如此,相较于其他科任教师,班主任要更加清晰认识到班级中每位学生的特点和心理,使得班级管理工作手段能够更加具有针对性。就目前来说,班主任如何平衡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地位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怎样才能实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值得每个班主任值得深入探究和挖掘的。
        一、班主任应该树立榜样,选好榜样
        要知道,我国有五千年的历史,其中不乏具有忠孝、诚信、仁义以及爱国等传统美德的代表人物。比如说岳飞、雷锋、白求恩、陶渊明等等,这些都是初中教材内容中不断出现的人物。人物相关的故事和案例一再提醒我们不要忘记初心,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是在这一代代传承的过程中,也形成了定性思维,以致于难以适应飞速发展的今天以及学生的学习需求。陈旧的故事容易让学生产生麻木感,更有甚者出现逆反心理。为此,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具体过程中,要对榜样案例进行筛选和调整,要选择更符合现代生活、更真实的故事,以求先进性和真实性的统一,让学生能够在案例学习中感受到所传递精神的可行性,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学生产生厌烦和逆反心理。
        二、构建尊重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在班级中想要获得学生的尊重,想要取得良好的班级管理工作成效,首先要用平等、公平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此外,更要明确师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与学生沟通,获得学生的尊重和信赖,才能毫无保留地倾诉自己的心声和烦恼。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而每个班级中都会有表现差、没有纪律观念、成绩差的学生,班主任不能够动则责骂,在平时管理工作过程中,要给予多一点的关注和耐心,及时沟通,帮助他们进行后进生转化。


班主任对于班级中的弱势群体要多关注、多鼓励、多沟通,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心,要尽量做到态度温和、端正思想、不讨厌不厌倦等,争取以真挚感情打开这类学生的心灵之门。与此同时,班主任还要善于发现这类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只是一点点的进步.对于这类学生,班主任要不吝表扬和鼓励,不知不觉中,这类学生就会有所变化,变得热爱学习,改变自己的态度。班主任工作一定要带着爱心和耐心,让学生感觉到班主任的温暖和关爱,缩小师生之间的距离。
        三、班主任应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更加强调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此,作为班主任,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以为后续的学习和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更加全面的发展。
        德育教育工作并不简单,它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家庭三者的共同参与。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说:
        1、班主任要意思到德育教育的复杂性,主动建立多渠道、多载体和多层次的德育教育系统,与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展开密切交流和联系,共同促进德育教育的有效开展。/
        2、班主任要组织和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切实感受社会的现实.学生通过实践活动,能够深刻认识到社会的现实,有助于学生道德水平和素养的提高。与此同时,社会实践活动还能够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学生之间的感情交流,一定程度上弥补学生内心感情交流的不足,促使学生完美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形成。此外,通过集体活动,也能够帮助学生意识到个人努力与集体荣誉之间的关系,使得学生在此过程中能够变得更加尊重集体,服从集体,形成良好的集体意识和精神。
        总而言之,作为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不仅仅只是日常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一部分,更是关系到学校的整体建设以及社会对于未来人才选择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并不如想象中的简单,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考虑到初中阶段学生的敏感性和细腻性,初中生的德育教育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为了能够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班主任应该不断提升自我修养,以身作则,起到榜样作用。此外,在班级管理过程中,一定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到一视同仁对待全班同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指出学生的不足并一起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组织多样化的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实力,以保证德育教育顺利开展,并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建设提供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曹伟星.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J].新课程:教研版,2010(3):127-128.
[2]姚云舟.浅谈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新课程:教研版,2010(3):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