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断训练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郭云
[导读]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咸阳市秦都区电建学校  郭云

摘要: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片断训练篇幅短小、内容单一、形式灵活,是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文字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基于初中学生认知水平,在分析当前学生写作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写好片段作文进行探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片段训练;写作现状;有效策略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为语文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面对人文性与工具性并重的语文教学要求,作文教学便显得尤为重要,成为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成为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但由于中考制度的存在,我们的作文教学好像只能戴着“镣铐”跳舞,“独抒性灵”被更多的章法、技巧所替代,学生写的辛苦,教师教的更辛苦,师生夹杂的更多是无奈与不解。
        一、当前作文教学出现的弊端
        (一)现实中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生存教学,忽略了生命教学
        “言为心声”,写作最初的目的是为抒发情志,而在以考试为主要评价手段的今天,我们的作文教学更多的是章法教学、技巧教学,而缺乏“独抒性灵”的生命教学。
        (二)学生因课业负担过重失去了走进自然、亲近阅读的机会
        初中学生课业负担太重,学生被囿于家门与校门之间,失去了亲近自然,走进多彩生活的机会,难以积累写作的素材。手中的教辅资料已经满满的占据了学生的生活,学生只能放弃阅读,从而封锁了自己与阅读亲近的机会,难以积累写作的亮点。
        (三)家长不重视孩子的阅读,不重视语文学习,决定了孩子写作中的价值取向
        很多家长不支持孩子走出家门去体验生活,认为那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很“危险”;他们也不愿意孩子开展课外阅读,把课外读物称为“闲书”,认为读这些书挤占了学习时间,学生因此缺乏应有的生活积累和文化积淀。
        (四)繁重的语文教学使语文教师无暇更精深的指导学生写作
        语文教师的教学任务一般都非常繁重,而且大多数语文教师都兼任班主任工作。所以,许多语文教师不仅自身无暇去积累较多的写作素材,少有“下水作文”,而且会出现作文指导和批改不到位的现象。
        二、利用片段训练提升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
        (一)抓好片段描写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在第一节课布置第一个片段描写——我的新语文老师,逼迫学生自己观察,自己书写一个真实的语文老师。为摆脱他们固有的思维束缚,我有意降低写作的难度,提出以下的要求:一是选择老师的一个特点,二是选择一个角度来支撑自己观察到的特点.一周后学生交流,以“我发现了老师 的特点”形式,展示自己的观察成果。
        一周的准备,换来了丰硕的成果。学生眼中出现了一个丰富而个性分明的语文教师。在此基础上,我利用其中的一个特点,引导学生怎样运用语言形式把观察的结果展示出来。学生相互交流,老师加以引导,其间可以涉及到人物的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形容词的运用、动词的运用等等。


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到收获的喜悦,奋笔疾书,一二百字的片段描写瞬间完成。
        (二)由形象到抽象
        从内容入手,把学生形象的生活经验视为片断训练的写作源泉,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并能激发学生写作的热情。运用抽象的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并不仅仅是生活的原始形态,而更要激发学生因外物触碰而产生的性灵的激荡。
        1.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观察体验生活。在学生进行写作常用片断训练时,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学生可操作的情景,指导学生观察。学生面对形象鲜明的观察物,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发表欲望强烈,为学生学习语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亲近自然。大自然的风霜雨雪、花鸟虫鱼;周围的车来人往、世事变迁;国际间的风云际会、纵横捭阖……都可以成为写作的源泉,只有让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亲近自然,才能够认识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厚积薄发,激发学生写作的渴望。
        3.加强课外阅读。在阅读中审视生活,积累感悟,实现用文字书写生活的愿望,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语言积累。
        (三)由模仿到创作
        模仿也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模仿就没有创造,创造中也难免带有模仿的痕迹,创造就是对范型的概括和重新组合。
        1.鼓励学生抒发真情实感。在片断训练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尽量做到仿形式重感受,让真情实感在特有的文字形式之下更加动人。同时展开联想,以丰富生动的内容结合多样化的形式,实现初步的创作。
        2.及时总结写作中独特的方法。在对范文的学习指导中,教师根据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从生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感受文章独有的特色,为学生在片断训练中进行创作创造了客观条件。
        3.讲评有综合性。讲评时,教师再提供范文对照。也可以使用不同性质的范文,供学生参考,综合指导,以促使学生的片断训练从仿写走向创作。
       (四)由易到难
        片断训练起步要求低。最初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为主要目标。因写作对象具体可感,语言有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兴趣。兴趣成为习惯,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就可以提升片段描写的高度。
        例如有关写作方法、语言特色等的练习。只有按照学生的心理发展有机的进行训练,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达到利用片段描写带动作文教学的目的。一般地说,初一上学期应以观察性片段描写为主,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使学生敢于表达;初一下学期加入有关想象和联想的片断训练,拓宽学生的写作思维,使学生开始多角度的写作;初二在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方法后,片断训练应结合内容和章法进行训练,给学生以更广阔的写作空间,使学生能够进行较完美的书面表达;初三重点在于综合运用片段训练中的知识,进行有机的组合,连缀成完整的文章。
        总之,作文片断训练是个“积水成渊”的活动。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片断训练教学还停留在对文本的仿写中。如何引导学生在训练中更多的进行创新,需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总结,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使我们的片断训练教学到达一个新的高度。
参考资料:
1.《语文新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修订版.
2.《普通写作学教程》.主编:路德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