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问题情境的创设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文丽
[导读]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习环境的优化,让环境当中的每一种元素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川省绵阳中学   文丽

摘要: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学工作者要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通过学习环境的优化,让环境当中的每一种元素都能够对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学科,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实践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所以构建数学问题教学情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本篇文章主要针对新时期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行相应的探究,通过问题教学情境的创设优化高中数学教学效果,满足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问题情境;情境创设;教学措施
        在高考的压力下,很多学生在学习方法以及教师在教学工作当中所采用的方法都是为了应试而开展的。在这样的学习过程当中,就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不能够满足新时期背景下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需要。基于此,为了能够改变现状,让学生既能够掌握知识,又能够在一个愉悦的环境当中进行学习,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当中明确学习目标,找到学习的方向,更好的对知识进行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情境创设需要遵循的原则分析
        (一)针对性原则
        针对性原则是问题情境核心原则,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从而针对性的解决某一个问题,学习某一个数学知识点。所以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要注重问题情境的针对性,而不是一味的为了活跃氛围而导致问题情境过于花哨。一方面不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还会给学生带来学习压力,导致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降低。
        (二)目标性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当中,很多教师往往是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而学生也仅仅是根据教师的教学进行知识的记忆和背诵,这种教学方法不仅显得单调,而且学生在生硬枯燥的学习环境当中找不到明确的学习目标,容易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到厌倦。而在课堂当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要遵循目标性原则[1]。让每一个问题情境都是一个学习目标和学习方向,这便于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系统的指导,对高中数学知识进行准确的认知,也会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形成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让学生的学习不再盲目,也不再枯燥。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方式探究
        (一)立足于实践,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情境当中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但是这些也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因此教师的问题情境创设还要立足于最终的数学知识实践,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知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让问题情境更具有实践性.比如教师可以在问题情境当中引导学生通过手工、游戏的方法加强学生对问题情境当中问题的认知和实践。比如在教学《平面向量》相关内容的时候,为了能够让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知识能够更加深入的了解,并且在学习过程当中能够主动积极的思考,教师就可以在教学过程当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表示一个向量常用的有哪些措施”。在教师提出这个问题之后,引导学生通过对“四心”的回顾引导学生从最简单的重心的问题出发,加强对“三心”的深入认知,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把握这些内容,可以让学生通过举例或者是理论知识实践的方法,加以认知。让学生通过构造一个平行四边形,并运用自己的理解得出方程组,最终求得实现知识的实践,应用在教师的问题情境当中,引导学生加强知识的实践。
        (二)立足于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具有较强的工具性和生活性,教师就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角度出发,关注学生所注意的话题,通过这些话题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并且在这些问题情境当中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有所收获。因此问题情境的创设和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是高中数学教学课堂问题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之一.比如在教学《三角函数》这一内容的时候,就要立足于学生的生活,提出问题。教师可以运用温度曲线和日照采光系数这两个和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采集本地近30天的温度曲线和日照采光系数,并由此推断某地温度气候的关联性,然后绘制三角函数图象,加强学生对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2]。由于这些问题是学生生活常见的,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及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中获取答案,能够让学生在课后刻意的关注这些内容,从而形成较高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这一过程就是数学知识联系生活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这样的问题就能够更好的推动高中数学教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结语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作为高中教学的重要学科,教学工作者要通过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氛围,让数学教学更符合学生的认知,以此满足高中数学教学需求,提高数学教学有效性。通过构建生活问题情境以及实践情境等多种方法,让学生的数学变得更加主动,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尝试用创设问题改变教学方式的探究[J].考试周刊,2020(48):70-71.
[2]周远方,吴海涛,林绍华.巧设问题情境  凸现人文数学——“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的课例与评析[J].数学通讯,2010(06):1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