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小学音乐课堂的团队合作分析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李光华
[导读] 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方法较为单一、落后,学生缺乏对音乐学科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与模式,全面遵循“深度学习”理念,并且注重音乐课堂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对所学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音乐课堂。

广东省汕头市明珠路小学   李光华  515000

摘要:在当前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活动中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比如,教师的教学方法、方法较为单一、落后,学生缺乏对音乐学科学习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课堂教学效率比较低,针对以上问题,小学音乐教师需要转变教学理念与模式,全面遵循“深度学习”理念,并且注重音乐课堂的团队合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加深对所学音乐知识的理解与记忆,师生之间共同构建和谐、高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深度学习 小学音乐 团队合作 方法
        音乐也属于一门世界通用的艺术语言,对于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心理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而小学生正处于培养人生价值观、情感价值观的重要阶段,教师需要加强对音乐教学的重视。同时,教师还需要从能力考核、音乐鉴赏方面来优化音乐课堂,全面挖掘学生的音乐学习潜力、审美能力、创造能力。
        一、科学、合理构建团队小组合作
        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都是不同的,教师如果以统一的、标准的教育方案、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来对待学生,很容易让学生对音乐教育活动产生一定的逆反、抵触心理,无法展开深度学习,而在团队合作教育模式下,教师可以科学、合理构建团队小组合作,在了解每一位学生真实的学习进度、需求的情况下,来为学生划分小组,安排相应的团队合作任务,从中掌握学生的性格、思维模式、学习能力等,不断调整音乐教育进度、方案,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跟上音乐教育进度。其次,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团队合作中,教师需要转变以往自身是主导者的思维模式,而是要真正把音乐课堂的主导权交给学生,自己要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给予学生们更多的思考、探究空间,引导学生自主开展深度音乐学习。比如,我在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过程中,首先结合学生的课前音乐知识掌握程度来设计教学方案,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去探究作品,小组之间展开合唱比赛,让学生自主研讨合唱方案、形式等,这样能够提升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创造性、自主性,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除此之外,还需要重视鉴赏教学,让学生在鉴赏教学活动中展开团队合作,集思广益提升音乐教育质量。因为每一个学生的审美观是有限的,只有提高学生的个体鉴赏能力,才能够把众多智慧结合在一起。
       二、构建趣味性、多元化的音乐团队合作活动
        “深度学习”理念下,教师需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对象,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形式来开展音乐团队合作学习,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趣味性、多元化的音乐团队合作活动,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更为深刻掌握所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定期开展一些歌唱比赛活动,这样能够让学生在歌唱比赛中发现音乐的魅力,比如我校文化节歌唱比赛活动中,我总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歌唱比赛活动,让学生自主改变曲目,还通过班级合唱中的分小组演唱、分节演唱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无形之中锻炼小学生的歌唱能力、音乐素养。还有我抓住小学生都爱玩的天性,把音乐团队合作活动和游戏结合起来,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来开展演唱接龙的活动,哪一个小组坚持的时间最长为胜利的小组,对于胜利的小组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精神奖励,提高学生参与团队合作的自主性与积极性。持此之外,作为教师还要善于开展趣味性、多元化的音乐团队合作评价,对于学生完成了小组活动之后,教师要给予相应的评价,评价的方式也要注重多元化,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小组间的评价、教师评价。在自我评价中,学生能够检讨自己的不足之处,在小组间评价中,学生能够相互学习、获取更多的经验,展开深入思考、学习。在教师评价中,教师要多多肯定小组的优秀之处,对于不足之处要给予纠正,善于用发展性评价来对待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激励评价中获得进步、成长,提高参与音乐团队合作的自信心、积极性。
        三、重视音乐合唱教学活动
        小学音乐合唱教学属于音乐课中较为常用的教育模式,在音乐合唱活动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艺术修养和艺术情操,同时,也能够让小学生具备较强的集体主义精神以及合作精神,这对小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都是非常有益的,由此,小学音乐教师需要加强对音乐合唱教学活动的重视。首先,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合唱音乐兴趣,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好动性非常强,注意力无法长时间集中在一件事物上,但是小学生对于新鲜的事物具备较强的好奇心,其接受能力也比较强,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行为特征来开展音乐合唱活动,改变以往枯燥、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要真正展现出合唱的风采,激发小学生参与合唱活动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达到寓教于乐的音乐教育效果。其次,教师需要在合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让学生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在合唱活动中,只有每一个学生都拥有扎实的合唱基础,才能够达到理想的合唱效果,教师需要对学生开展个性化、差别化的指导,面对不同学习能力、歌唱能力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让学生开展音准练习、声部练习等。教师还需要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演唱姿势,学生只有把基础打牢了,才能够感受到合唱的魅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需要把学生作为音乐课堂的主体对象,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开展音乐深度学习。同时,教师还需要给予学生更多独立思考、共同合作的空间,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掌握音乐技能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其次,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生比较感兴趣、熟悉的方式来开展音乐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耿妍.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初探[J].音乐时空,2014(15):180-181.
[2]盛群.探究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9(09):106.
[3]李莎莎.试论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8):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