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在化学课堂中的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陈健
[导读] 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基础,它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福建省永安市第九中学  陈健  366000

摘  要:核心素养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基础,它改变了课堂的教学目的,是对三维目标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本文以《铜锌原电池》一节为例,实践探究如何将核心素养五个维度运用于化学教学中,深化课程设计中的教育功能和育人目标,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化学课堂;实践探究
一、核心素养提出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目前提出的核心素养,就在三维目标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直指教育的真实目的,对教学下一步的发展,更加明确指向。
   二、核心素养的具体实施课例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五个维度。它们具体到教材中如何贯穿实施呢?我们以《铜锌原电池》这节课为例来分析。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即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与解决化学问题。如《铜锌原电池》这节课中我们给学生分析电池的工作原理时,就运用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维度来分析。电池的工作原理从宏观上分析就是产生电流,提供电能;那么从微观上分析电流产生的原理就是有自由移动的电子或离子,即原电池的外电路是电子在电极和导线中定向移动,而内电路是离子在电解质溶液中的定向移动所产生的。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即能动态地分析化学反应,运用化学反应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如《铜锌原电池》这节课中我们给学生分析电池的电能是由什么能量转化而来的?电子和离子的流向是如何?这两个问题就涉及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维度。原电池的工作本质是通过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发生化学变化的同时也产生能量的转变,即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而在分析电子、离子流向时,我们则可以指导学生用平衡的思想来解决问题。原电池整体是显电中性的,所以存在着阴阳相吸,正负电荷相中和的平衡。我们从原电池产生的现象看到正极有大量的氢气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得到电子,正负电荷相中和变成氢气,由此可推知电子的流向是从负极沿导线到达正极。同理,负极因为锌失去电子后产生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锌离子进入电解液中,这就会吸引溶液中带负电荷的阴离子向负极定向移动,阴阳相吸,这就自然推出了电解液中离子的流向。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即能通过实验和模型来解释化学现象,揭示本质和规律。


如《铜锌原电池》这节课中我们对电极的判断是基于一般的金属活泼性,较活泼的做负极,较不活泼的做正极。但如果将电极的材料由铜锌改为镁铝,电解液由稀硫酸改为氢氧化钠后,学生们却发现原电池工作时,铝电极不断溶解,镁电极并没有溶解,还不断有气泡产生,这与设想的结果不同。问题就可运用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维度来分析.原电池的工作本质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这个关键点在于是自发反应,而两个电极中,虽然镁比铝更活泼,但是镁却不能与氢氧化钠电解质溶液反应,反而是铝可以反应,同时反应产生氢气,从实验的现象这个证据看,也符合这种分析,所以我们得出判断电极并不都是按活泼性来分的结论。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即能从实验问题和大胆假设出发,设计探究方案,进行创新实验探究。如《铜锌原电池》这节课中我们分析了溶液中离子流向,负极锌失去电子后变成锌离子进入溶液,带正电的阳离子就会吸引带负电的阴离子大量移动。那如何证明这种移动呢?这就可运用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维度来分析,可在原电池中设置KCl-琼脂盐桥来探究离子移动情况。在原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将负极和正极区域的溶液分别提取出部分,往提取液中加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可以看到负极提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而正极提取的溶液没有沉淀产生。实验探究的结果就是在负极区有氯离子,而正极区没有,这个现象正是离子移动的最好证明。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即在化学课程中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和实现绿色化学的社会责任。如《铜锌原电池》这节课在引课时可导入电池的发明史和对人类发展的作用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在结尾时可以提出这样三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废旧电池可以随意丢弃吗?如何处理废旧电池?使用绿色低碳能源有什么意义?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也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在化学课堂中深入贯彻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的不断努力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郭小华.许茂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考试周刊,2017(152).
[2]罗炯.赵菁.刘喆.刘佳.新高考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学中的培养与探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第十七卷),2018(584-586).
[3]郁德贤.论学科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8).
[4]尹明月.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渗透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J] .文理导航(中旬),2018(65).
[5]王和.基于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实践与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12).
[6]鲍十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探究[J].考试周刊,2018(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