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刘建峰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刘建峰
[导读] 化学教材中有大量趣味性强的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的基础。

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五中学  刘建峰

摘要:化学教材中有大量趣味性强的实验,是学生认识化学学科,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能够学以致用的基础。以往,教师只是按照标准实验流程向学生演示一遍化学实验,很少与学生互动,更很少给学生创造亲自动手实验的机会,导致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差,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不够紧密,不能运用所学化学知识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化学教师要将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予以摒弃,以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依托,运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确保学生可以正确认识化学,主动学习化学知识,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核心素养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化学知识,如果他们能够对化学产生一定程度的了解,就会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身边的事物,还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学生的学习动机明确了,学好化学的自信心会油然而生,学习热情也会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打破传统教育思维的桎梏,化学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操作,以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完成化学实验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明确化学实验的原理、过程和目的,对化学反应的条件、现象及生成的物质做到了然于心。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提高他们的化学知识应用水平。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学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的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为学生日后走进社会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得到协调发展,他们就会勇于肩负起历史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真正成为时代和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方法
        1.设计趣味性强的化学实验
        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一旦他们对某种事物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无须教师耳提面命,就会主动进行探索和研究,并乐在其中,获得巨大的收获。为了保证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学习态度的转变,教师要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则,设计趣味性较强的化学实验,向学生展现化学的神奇和奥秘。此举可以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全神贯注地观察实验现象。教师还要加强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的关联性,将学生熟悉的化学现象用化学知识加以解读,这样学生就会有恍然大悟之感,他们的知识面也会得到拓宽。例如,在教学有关化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这样一个实验:将同种类型的植物幼苗发放给全班学生,让他们栽到花盆中,运用所学知识来培育幼苗,在其生长过程中施加肥料,观察幼苗的生长状况,并将整个培育过程记录下来。而根据植物不同生长阶段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所差异,学生必须要知道各种化肥的组成成分和效用,合理施肥,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才能保证植物的茁壮生长。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育后,教师让学生比一比哪名同学的植物长势最好,让该名同学说一说他的施肥经验,不失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途径。



        2.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知道化学学习是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每个人都会遇到疑惑,只有大胆提问,老师才能知道其薄弱点,并有针对性地查缺补漏。特别是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可能会对实验现象产生疑问,不明白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现象,化学实验的具体原理是什么。此时,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耐心解答学生的问题,巩固学生的知识基础.以“氧气的制取”为例,高锰酸钾、过氧化氢、氯酸钾都是常用的材料,在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加入适量的二氧化锰作为催化剂,将发生装置连接后就可以收集氧气了。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在实验过后提出一个以上的问题,先由学生在小组内部讨论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由教师集中答疑。这样,通过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化学知识进行补充,会让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使化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
        3.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师要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提出各式各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夯实学生的化学基础,让学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明确化学学习的目的,这样,其学习会变得更加高效。值得注意的是,教师提出的问题难度要适度,既要体现学生的思考过程,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与现实生活有所关联,以此来吸引学生主动探究。
        4.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化学知识通常是学生经过深入思考后习得的,他们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能否产生主动学习意识会受到其思维能力的影响。这就要求化学教师要加强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和讨论。在思维的激烈碰撞中,学生更容易生成新思路,生活阅历也会变得更加丰富,真正感受到化学学习的其乐无穷。教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应注重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大胆说出心中的所思所想。虽然学生的回答并不一定完全正确,教师也应进行表扬,让学生更愿意自主思考,进而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5.运用多媒体教学法
        对于一些危险性较高、不能在课堂演示的化学实验,或者是需要从微观角度观察的化学实验,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出来,将化学实验过程和实验现象变得更加清晰、直观。这样,学生可清楚地看到不同物质之间是怎么发生化学反应的,原子、分子之间是怎样结合生成不同物质的……这是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会使学生产生对化学知识的浓厚兴趣,更加积极地探索化学领域,感受化学学科的博大精深。
        三、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运用多种教学方式,致力于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教师还要使用多媒体作为实验教学的辅助设备,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化学实验的操作要领,明确化学实验的原理、现象及生成物质,进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文评.人教版初中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考点例析[J].数理化学习,2019(11).
[2]王燕.增强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效果的策略探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9(20).
[3]胡建,胡晓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策略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8(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