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制冷与空调》专业课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王银庄
[导读] 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河南省洛阳市嵩县第一职业技术高中  王银庄

摘要:在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升,互联网+大幅地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中职《制冷与空调》专业课教学,主要是为社会与国家培养更多的一线技术人员,因此,就需要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来提高教学的时效性。本文从通过互联网+模式教学,培养自主能力;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拓宽教学内容;应用合理的软件平台,丰富学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教学,实现理论实践结合四个方面,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制冷与空调》专业课教学研究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中职;制冷专业
        引言:中职《制冷与空调》专业课教学工作,由于学校因素、教师因素、学生因素、教材因素等,导致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就需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找出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解决策略,加快中职《制冷与空调》专业课教学的改革步伐。
        一、网络教学,培养自主能力
        在中职制冷专业教学中,由于学生自控意志薄弱,还未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学难度较大。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模式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可以通过校园无线网与局域网的开设,鼓励学生借助手机、平板电脑等媒介,主动获取制冷专业的相关知识内容,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教师也可以通过校园网、图书馆电子课程等,24小时为学生提供教学内容,让课堂学习与课下学习无缝对接,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化需求[1]。其次,可以利用慕课、网络资源等,来突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定期根据教学目标与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提供多样的学习渠道,提供舒适的学习空间。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促使学生自主踊跃参与。最后,通过在线课堂的开设,可以密切了解或者知晓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学生与技术人员、教师与技术人员的密切互动,相互学习,共同提升。
例如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为学生搜集优质的慕课资源。如以动画演示的形式,直观地阐述空调制冷的原理,并将整个制冷系统,灵活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来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二、信息技术,拓宽教学内容
        现代化信息技术,可谓是教师开展教学工作的好帮手。在互联网+背景下,教师还可以借助多种信息技术,来拓宽教学内容,为学生传递更多的知识技能。首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作为专业教师,可以搜集网络课件,并进行适当合理的优化,亦可自制教学课件,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营造趣味、活跃的课堂氛围。其次,可以利用Flash动画,将各项原理,通过动态演示的方法,便于学生了解与掌握[2]。


还可以将实际生活中的空调制冷系统与原理,全部呈现在学生面前,鼓励学生自主思考、探索和分析。最后,通过微课制作,将重难点内容进行压缩,或者通过教学直播进行课程录制。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实践操作中,寻找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然后与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同学,进行沟通交流即实现自我批评,自我学习,自我超越。
        三、软件平台,丰富学习形式
        正所谓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只有为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学习平台,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思考、探究、总结,最终获得全面发展。首先,中职学校的领导,要加大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力度。如,加强现代化信息教学设备、教学场所、实习实践场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为制冷专业教学活动,打下坚实可靠的硬件基础。其次,可以加强与科技企业、技术人员的交流合作。还要鼓励制冷专业的教师,主动参与软件平台的研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来研发合理的软件、平台,然后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3]。最后,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社交软件,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形式。如抖音、快手、爱奇艺、QQ群、钉钉群、微信群、在线课堂等等,这些都可以将学生快速带入到实际生活中。直观了解空调制冷的相关设备、系统与原理,掌握其维修、检测方式,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结合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中职制冷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互联网+背景下,还要实现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紧密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首先,中职院校可以通过社团或者兴趣小组的成立,鼓励学生踊跃参与。比如制冷和空调维修社团、线上指导小组等。可以定期在学校内部展开活动,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网络宣传、指导与分析,并且主动参与到实践问题的解决当中。比如通过视频直播、网站建设等,提高学生的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其次,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联系,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鼓励学生与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展开线上交流互动,指出学生的不足之处,然后改进优化。也可以鼓励学生去企业实习实践,灵活运用自身的所学知识,总结更多的经验,掌握更多的技能与方法,促使中职制冷专业获得长远持续发展,为社会与国家,培育更多一线技术人员。
        结语:综上所述,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出现与运用,为中职制冷专业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多的价值与优势。只有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立足于学生的需求,合理应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才能做好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陈东."互联网+"背景下的中职制冷专业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19,3(24):143.
[2]王清光.高职制冷与空调技术专业实训教学改革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3):497.
[3]郭海亮.关于空调制冷专业教学方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2):3584-35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