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0/8/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7期   作者: 德·阿丽腾其米格
[导读] 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来讲,实施美术课堂教学的宗旨在于锻炼小学生自主探索美术知识的素养与能力,塑造小学生的良好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

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那仁和布克牧场学校    德·阿丽腾其米格

摘要:对于小学美术课堂来讲,实施美术课堂教学的宗旨在于锻炼小学生自主探索美术知识的素养与能力,塑造小学生的良好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但是在现阶段的小学美术课上,很多小学生并未真正感受到美术实践的乐趣,甚至对于美术课产生乏味与厌倦的兴趣。因此,目前针对小学美术课堂有必要关注美术课的现存教学缺陷,同时还要结合小学生的审美兴趣特征与学生年龄特征来改进美术课堂模式。
关键词: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现存问题;对策
        小学生处于十分重要的审美意识养成时期,在此阶段中,作为美术教师必须给予小学生全面的美术学习引导,启发小学生运用独立探索的方式来获得美术课堂知识,加深小学生对于美术课堂探索环节的印象。并且,美术教师对于信息化手段有必要结合运用于美术课堂,锻炼小学生的审美实践能力,鼓励小学生运用自主创作的思路来完成美术课堂作品。
        一、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现存问题
        首先是小学生无法体会美术课程内容探索中的乐趣。小学生具有热爱美好事物的天性,美术教师若能做到全面启发小学生追求与探索美好的日常生活事物,那么小学生将会感受到美术课堂的浓厚趣味性,进而对于美术知识的学习过程充满了热情[1]。反之,小学生如果仅限于学习美术大纲中的基础内容,则会造成小学生陷入被动掌握美术课程知识的状态中,很难达到小学生美术探索思维被激活的效果。
其次是教师忽视对于小学生进行美术课堂引导。小学生在美术课的各个课堂环节中应当学会自主展开课堂探索,运用自主探索的方式来学习美术课程知识。但是从现状来看,美术课堂教学仍然充满了乏味与压抑的气氛,导致小学生产生怠惰的心理情绪,并且局限了小学生的美术探索思维。由此可见,小学美术课的传统教学思路亟待加以转变,作为美术教师有必要启发并且鼓励小学生展开自主的美术知识探索。
再次是师生对于美术课程的学习过程没有给予全面关注。美术课堂过程应当充满探索性,进而达到活跃小学生美术探索思维的效果,激发小学生热爱美术知识的崇高人文情感。然而截至目前,小学美术课程仍然被很多师生忽视,师生认为美术课堂的自主探索过程与小学生的课程学习成绩之间并不具备直接联系。由于受到忽视美术课程学习的认识误导,那么将会导致美术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具有明显的形式化特征,无法实现美术课程教学的最佳实践效果。
        二、改进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具体思路要点
        小学美术课程的基本教学宗旨在于引发小学生注意日常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激发小学生对于美好事物的热爱情感,提升小学生的人文审美素养。


然而在目前的现状下,很多美术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美术课堂模式优化对于锻炼学生良好审美素养与美术实践能力的必要性,那么将会造成小学生的美术课堂实践潜能被忽视,甚至引发小学生厌倦美术课的情绪。为了实现对于美术课堂模式的转变,那么关于改进美术课程的传统模式与思路需要关注如下要点:
        (一)启发小学生思索美术实践知识
        小学生对于美术课程知识如果能主动进行思索,则意味着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实践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为了达到锻炼小学生审美能力的美术课堂效果,那么美术教师对于全班小学生应当给予美术课堂启发,引导小学生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真实体验来思考美术知识,自主完成美术课程的实践作品。
        例如对于素描基础知识在进行探索与学习时,教师首先应当为小学生呈现典型的素描作品,要求小学生详细观察美术素描作品。在此前提下,教师可以带领小学生来到公园或者近郊地区来进行自主的素描写生训练,从而让小学生感受美好的自然风景,激发小学生自主尝试描绘美好自然景物的热情[2]。
        (二)师生在美术课堂上应当展开充分的互动
        美术教师在美术课上应当与小学生展开全面的课堂探索互动,引导小学生融入美术课的良好互动气氛,激发小学生探索美术课程知识的强烈兴趣。美术教师对于同学们创作美术作品的新颖思维应当给予肯定与鼓励,运用美术课堂评比等趣味性的方式来激活同学们的美术课堂创新思维。
        (三)增强美术课堂的趣味性
        美术课堂的整个授课过程都要充满趣味性,避免小学生感觉到美术课十分乏味,进而失去独立尝试美术作品创作的热情。在目前的美术课上,美术教师对于信息化的美术课堂场景应当予以全面的呈现,运用生动与直观的美术作品展示方式来吸引小学生,启发小学生深入观察并且全面思考美术作品的特性。
        结束语:
        小学美术课主要涉及美术作品赏析以及美术创作等基本课堂环节,小学生在学习美术课程知识以及自主完成美术作品的前提下,同学们的审美意识将会得到全面的激发,活跃了美术课堂的整体互动氛围。目前面临小学美术科目的全新课改需求,美术教师需要做到灵活创新美术课程的授课思路,启发小学生探索更多的美术课程知识,引导小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实践素养。
参考文献:
[1]庞影.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35):224.
[2]赵新财.提高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探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8,4(02):2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